简介:[目的]构建创伤性脊髓损伤围术期临床路径,以优化医护流程、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确诊为创伤性脊柱骨折(SCI)病人的相关信息,以工业工程的标准化原理为基础,采用作业流程重组法和小组访谈法对以往创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围术期住院时间进行重新调整,制定标准住院天数、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时间,并将该路径进行为期6个月(2011年6月—12月)的前瞻性研究。[结果]以往病人平均住院天数、术前准备及术后康复时间分别为(14.17d±5.88d)、(4.71±2.50)d、(7.74±3.38)d。本研究设计的创伤性SCI病人围术期临床路径标准的住院天数、术前准备及术后康复时间分别为10.9d、4.2d和6.7d。[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围术期临床路径可规范医护流程、缩短创伤性SCI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系统评估延续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中的效果。方法:研究目标:本院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时间范围:2023年1月-2023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延续护理,深入探究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率。结果:就对照组来讲,研究组患残余尿量明显较少,尿路感染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中具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感染率,缩短导尿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4月7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骨科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获得了比对照组更高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采用骨科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术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从2022年1月到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5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患儿接受了持续留置尿管、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健康教育等康复护理措施。对比进行康复护理前后患儿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在行康复护理措施后,拔尿管时膀胱容量大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接受间歇导尿1个月后,膀胱容量大于拔管时,残余尿量少于拔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伴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术后重建膀胱功能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有力地提高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共计在本医院中选取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选择48例入组,通过单双号法分组,单个小组为24例。康复组实施康复护理,基础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基础组相对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基础组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使其整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甄选2019-12~2021-12收治的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患者62例,比照组31例:术后2个月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研究组31例:术后1个月开始实施康复治疗;比对两个组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运动评分、痛觉评分、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7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71%,(P<0.05)。结论: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越早,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治疗的效果越好,各方面功能恢复的越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