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颈椎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颈脊髓损伤是颈椎骨折的严重并发症,颈脊髓损伤后一旦合并截瘫可终身致残,使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还会继发其它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消化系统紊乱等,如不加强治疗或护理可危及病人生命,再加上胫腓骨骨折,护理较为繁重。我院成功救治了一例胫腓骨骨折颈4、6骨折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颈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后对其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实验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在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房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首次下床走动时长、住院时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缩短患者首次下床走动时长以及住院时长,效果显著。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 连续护理干预模式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脊髓损伤患者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抽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康复疗法)、实验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统计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痉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肌张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能缓解痉挛,恢复运动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行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8±2.1)d,短于对照组的(18.0±1.9)d,(t=8.39,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5%,高于观察组的3.13%,(χ2=4.01,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65.63%,低于观察组96.87%,(χ2=10.26,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活治疗评分、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脑脊液漏、切口漏开)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生活治疗评分(62.30±3.58)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治疗评分(16.30±3.89);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6.45±2.34)显著高于对照组(83.21±3.09),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各项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可提高生活治疗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后路联合手术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期间对患者的Frankel(骨髓损伤分级)和骨髓的恢复情况及ASIA评分(美国脊髓分级)进行记录,最后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后,ASIA评分好于治疗前,且Frankel分级D-E所占的比例也要高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联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效果明显,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脊髓,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后路 手术治疗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椎体侧凸角度和椎体后凸角度和神经功能恢复轻均优于治疗前(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疗法,能够充分减压,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并显著提高预后质量,可在临床范围内应用。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及康复训练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方法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心理疏导,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康复训练。结果1个月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应用疗效确切。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 综合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脊髓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明确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脊髓MRI图像。结果25例明确诊断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0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5,25例患者脊髓受累部位均在颈段、胸段脊髓,部分累及脑干,脊髓受累长度均超过3个脊髓节段、病变部位多累及脊髓中央。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以中青年患者多见,脊髓受累节段长、病灶多位于脊髓中央,以颈胸段脊髓最常见,脑干可受累,腰段脊髓几乎不受累。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摄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在我科住院患有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上,观察组采取吞咽-摄食训练,比较两组VFSS得分。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摄食训练可有效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 标签: 吞咽-摄食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JOA评分、JOA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痉挛、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加快脊髓损伤的修复,改善脊柱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干预 脊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43例,于治疗前后行X线片检测及功能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后椎管狭窄程度、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较治疗前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椎体后缘高度、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功能独立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结论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侧块螺钉固定结合颈全椎板减压手术在颈脊髓损伤临床效果,分析疗效不佳原因,为改进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疗效提供更有效的措施;方法我院从2008年9月到2011年12月收治大量有明显的颈脊髓损伤患者,排除后路椎管内骨性占位、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及退变性椎管狭窄患者,共收集16例患者,MRI诊断脊髓损伤2个节段3例(C6-C71例,C4-C52例),3个节段9例(C5-C75例,C2-C42例,C4-C62例),4个节段4例(C2-C52例,C3-C62例),椎间盘损伤变性12例,椎间盘轻度突出4例。X线及CT诊断合并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3例,棘突及关节突骨折8例,C5滑脱后经过颅骨牵引复位2例,无骨折脱位3例。所以病例均采用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结合颈全椎板减压治疗,根据临床资料及家庭回访结果,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的ASIA分级改变及JOA评定。结果1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0-48月,16例患者ASIA分级术前A级9例,B级4例,C级3例,末次家庭随访时A级恢复至B级1例,无效8例,B级恢复至C级1例,无效3例,C级恢复至D级2例,无效1例,术前JOA评分2-8分,平均4.3分,末次随访2—11分,平均5分,术前与末次相比,JOA总体平均改善率13.6%。结论侧块螺钉结合全椎板减压治疗颈脊髓损伤总结疗效不佳原因主要与后路减压范围不够、手术时机把握、术后瘢痕形成等有关,对于此类患者需要术前充分评估病情,术中需要充分减压,加强患者颈椎稳定性、防止脊髓二次损伤是提高颈脊髓损伤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侧块螺钉 减压 颈脊髓损伤 疗效不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度洛西汀联合治疗SCI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纳入患者分为28例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28例治疗组(综合康复+度洛西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PRI无显著差异,但是治疗后治疗组PRI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结合度洛西汀缓解SCI后中枢性疼痛效果显著。

  • 标签: 度洛西汀 综合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SCI)患者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确诊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于治疗前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综合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大鼠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水通道蛋白-4(AQP-4)和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0只)、OECs移植组(50只)、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50只),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和OECs移植组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OECs移植组和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在损伤处移植嗅鞘细胞。于术后1、3、7、14、21、28天进行BBB(Basso-Beattl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QP-4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术后3~28天,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的BBB评分较OECs移植组明显提高,术后第1天,联合组和OECs移植组受损脊髓灰质、白质中AQP-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均达到高峰,但联合组低于OECs移植组(P<0.05)。第7、14、21、28天,与OECs移植组比较,联合组AQP-4表达也较低(P<0.01)。结论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使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减少,这可能更有利于抑制脊髓水肿、消除脊髓继发性损伤,保存了残存正常脊髓组织并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军事训练致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于我卫生队的200例踝关节损伤士兵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能下地走路,踝关节损伤治疗优良182例,占96%,治疗尚可18例。结论对踝关节损伤的治疗要根据士兵损伤的实际情况来定,伤后应尽早治疗,并做好功能锻炼。

  • 标签: 踝关节损伤 军事训练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拔针后避免患者皮肤、皮下出血的有效按压方法。方法将120例静脉采血拔针后患者,60例常规按压方法(棉签)设置为对照组,采血完毕以棉签按压穿刺部位。60例按压方法(输液贴)设置为试验组,采血完毕以输液贴按压穿刺部位,并抬高上肢。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皮下出血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皮肤出血、皮下瘀血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采血拔针后输液贴按压穿刺部位,并抬高上肢的按压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皮肤、皮下出血,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穿刺 拔针 按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损伤术后意识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50例脑损伤术后意识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予指导正确的体位转换,防止反流误吸,及时吸痰,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正确的体位转换,防止反流误吸,加强营养,及时痰液引流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是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肺部感染 脑损伤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被动运动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在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站立训练时间、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3例确诊为颈髓损伤损伤平面位于C4—C8,ASIA分级为A—B级,病程在4个月内以卧床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3),分别进行被动运动四肢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和单纯电动起立床训练,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完成训练所需时间、运动评分、感觉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随站立次数增加,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各时期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完成站立训练所需时间更短(实验组8.5±4.12d,对照组15.20±5.66d,P<0.05),在治疗3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均得到了提高,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感觉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的无差异。结论被动运动后再进行电动起立床训练可减少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完成站立训练所需时间更短,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电动起立床训练,更有利于加快颈髓损伤患者康复进程,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被动运动 电动起立床 站立训练 不良反应 颈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