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疾病。作为脑卒中高发国家,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年发病率高达50.6/10万~80.7/10万,位居我国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首。近年来,随着侵袭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如何降低手术创伤并提高手术疗效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微侵袭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损伤(TBI)后钠通道α亚单位1.3(Nav1.3)的mRNA和蛋白在海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成年SD大鼠实施脑液压伤后,在伤后2h、12h、24h和72h处死,取伤侧海马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Nav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On,0Nav1.3在海马的表达特点。结果大鼠脑液压伤后Nav1.3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伤后12h其上调达最高水平,而Nay1.3蛋白的表达也在相同时间段出现显著上调(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av1.3在海马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细胞。结论TBI可导致Nav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这可能是TBI后神经元细胞膜上钠通道功能异常及其诱发兴奋性毒性作用的分子学基础之一。

  • 标签: 颅脑损伤 钠通道 神经保护
  • 简介:目的介绍颅开眶切除眼球后肿瘤手术技术经验及预后。方法回顾总结了颅手术切除眶内肿瘤13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过程中保留视力,美容重建等难点和技巧。结果其中血管瘤8例和1例视神经鞘脑膜瘤全部切除,2例视神经鞘脑膜瘤次全切,1例假性肿瘤和1例错构瘤部分切除;随访7例(6例失去联系),其中6例术前突眼视力下降3~6个月内均恢复,1例突眼眼外展未恢复。结论颅眶入路可根据肿瘤位置适当调整手术入路,更好的暴露眼眶内容物及肿瘤,能较好地保护眶内容物,基本不影响容貌。

  • 标签: 眶内球后 经颅 肿瘤切除
  • 简介:目的研究脑积水患者颅多普勒(TCD)监测结果与患者颅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纳入患者组,在行分流术前1d和术后5d分别行两侧大脑中动脉(MCA)的TCD监测;选择27例门诊体检健康个体为对照组,行两侧MCA的TCD监测。结果患者组行分流术前TCD监测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和阻抗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RI值与脑积水患者颅内压呈正相关(r=0.701,P〈0.01),PI值与脑积水患者颅内压也呈相关(r=0.426,P〈0.05)。脑积水患者分流术后PI和RI值下降,Vm、Vd均上升(P〈0.05)。结论TCD可作为评价脑积水患者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手段,RI和PI值是其有效指征。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脑积水 搏动指数 阻抗指数 脑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鼻蝶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对视神经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病区收治68例单侧视神经损伤的病人,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龄17-58岁,所有病例均行经鼻蝶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手术时间为伤后24h至47d。术前眼球活动障碍5例,患侧眼屈光间质、眼底及对侧眼视力均正常。术前CT见眶骨骨折63例,未见明显骨折5例,筛窦纸板骨折59例,视神经骨管骨折31例,筛窦积血57例,窦积血29例。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本组68例病人中56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2例12眼无效。5例术前眼球运动受限的患者,术后3例眼球运动恢复正常。结论内镜下鼻视神经减压手术,具有入路短,,康复快的特点。而且,由于重力作用,视神经减压后会自然下垂,减压效果远远大于其他手术入路。术中还可以发现影像及其他检查未明确的骨折。总之,内窥镜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有其独特的优点。

  • 标签: 内镜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手术
  • 简介: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等三家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全面反映我国神经外科侵袭领域医学研究成果,快速传递学科前沿信息,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及时交流临床经验为宗旨;以服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广大医务工作者为己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

  • 标签: 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 稿约 杂志 《化学文摘》 医学研究成果
  • 简介:目的总结口咽齿状突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4例,颅底凹陷伴Chiari畸形2例,颅底凹陷伴寰枕融合1例,下斜坡及齿状突后结缔组织增生1例,多种畸形复合2例。均采用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减压手术。结果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9例,因频发呼吸骤停而自动出院1例。术后随访9例,随访时间0.5~5年,未出现头痛、头晕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口咽齿状突切除术是治疗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变直接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畸形 颅颈交界区 经口咽入路 齿状突切除
  • 简介:内镜神经外科目前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内镜鼻颅底外科运用天然腔道鼻腔、在不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暴露病变,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以其、术后恢复快和费用低的优势造福于广大的患者,并获得越来越多的颅底外科医生的重视,将成为未来颅底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内镜 经鼻入路 颅底外科
  • 简介: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蝶窦入路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补充入路。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蝶窦手术入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管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蝶窦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颅咽管瘤 经蝶窦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2010年首届“神经外科新进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研讨会将于2010年6月25日一6月27日在南京举行。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功能性疾病等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理念、技术和发展前景进行广泛交流和研讨。期间还将进行《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活动,促进《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更好的为临床一线的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交流平台。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 标签: 微创神经外科 国家级继续教育 学习班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临床 杂志
  • 简介:目的:报告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2例显微手术经验,井与其他蝶入路进行比较。方法:扩张器插入手术侧鼻孔直抵蝶窦前壁进行扩张.显露蝶窦开口,凿开前壁,进行手术。结果:31例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脑脊液鼻漏。结论:此入路与其他蝶切除鞍区病变的术式相比,对鼻部组织损伤小。不必分离鼻中隔和两侧粘膜,省时,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 切除术 垂体腺瘤 治疗
  • 简介:1内镜鼻入路的提出和演变Cushing在1927年因为手术照明不足而放弃了鼻蝶窦手术入路。DoLt和Guiot又分别运用光学反射镜和术中透视定位等技术来进一步完善鼻蝶窦外科的发展。

  • 标签: 经鼻入路 神经内镜 CUSHING 手术入路 经鼻蝶窦 反射镜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患者的肿瘤大小、术前GH水平、术中GH的动态变化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7例垂体GH腺瘤,18例术前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均采用蝶窦入路手术,19例术中检测GH水平,21例术后1个月行OGTT试验。结果术后随访期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的30例,随访期内GH〈2.0ng/ml的有29例,总的缓解率61.7%,其中腺瘤77.7%、大腺瘤的缓解率是51.7%。结论垂体GH腺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OGTT抑制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鼻蝶入路手术是治疗首选,术中GH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判断手术效果,若能及时快速测定GH,将有助于提高缓解率。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的资料,其中丘脑痛3例,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1例,均正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给予运动皮质10Hz的rTMS(1000次刺激)治疗,每个疗程5d,共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后以及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来评估疗效。结果全部疗程结束后,疗效满意3例,疗效差l例。疗效满意病人中,随访1年后复发2例。副作用为治疗期间头面部轻度疼痛1例。结论rTMS对部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尤其是面部和肢体疼痛的病人。但其疗效不持久,可作为运动皮质电刺激的测试方法。

  • 标签: 疼痛 神经病理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其中海绵窦区22例,侧窦区10例,通过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瘘口完全闭塞19例,瘘口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13例。9例患者术后眼球突出、结膜水肿一过性加重。随访3月~2年,临床症状消失21例,症状明显缓解11例。结论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经静脉途径 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颅多普勒增强实验(contrasttranscranialDoppler,cTCD)结合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对于鉴别肺动静脉瘘(pulmonaryarteriovenousfistula,PAVF)与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所致隐源性卒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例隐源性卒中患者(PAVF组2例,PFO组2例)的临床资料,行cTCD、TEE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PAVF组cTCD结果显示患者平静呼吸时即见雨帘样栓子信号,Valsalva动作(Valsalvamaneuver,VM)后栓子数量变化不明显;TEE彩色多普勒(colorDopplerflowimage,CDFI)未见异常,右心声学造影VM后5个心动周期左房内肺静脉开口处见大量泡。PFO组cTCD结果显示,一例平静呼吸时可见4个栓子,VM后雨帘样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第40个心动周期有2个栓子信号。一例平静呼吸时无栓子信号,VM后可见〉50个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无栓子信号。TEECDFI示原发隔继发隔间裂隙左向右过隔血流,右心声学造影VM后2~3个心动周期卵圆孔附近的左心房内见数个气泡。结论cTCD结合TEE鉴别诊断PFO和PAVF敏感性高,易于操作。二者主要鉴别点在于cTCD平静呼吸时是否出现大量栓子及是否受VM影响。

  • 标签: 肺动静脉瘘 卵圆孔未闭 隐源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