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建筑行业打假是众望所归。国家和有关部门已经把建筑质量问题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就建设领域而言,当前,主要是规范建筑市场,坚持和完善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严格质量责任制度,改进政府的质量监督,完善工程监理。凡是质量责任不落实、不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质量不合格的要严肃查处,对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1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的新模式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同时,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工程质量“谁核定,谁负责”,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变相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而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进而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以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部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1.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活动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1.2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1.3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过程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1.4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1.5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为主要手段,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2确保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2.1工程图纸设计关一项工程的建设首先是施工图纸设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一定要选拔资质相应的设计单位,同时还要把好设计经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激烈,当然也不能为减少一点设计经费聘请个体、或个人设计,以免造成设计中的质量问题,还要注意有些设计单位为了多收设计费故意增加材料用量而提高工程造价,并且必须把好施工图纸设计关,防止造成工程还没建,就从胎里带来质量问题。2.2施工队伍选择关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一项工程建设立项批准之后,必须经过招标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队伍,具体方法一是听,即听取施工队介绍技术力量、设备状况、资金情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即看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情况;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四是访,即走访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住用单位工程队伍的评价,以便了解其信誉。在此基础上,按照标价合理、工期短、质量优、信誉高、素质好的原则,综合比较。绝不能靠关系,走后门,搞“名投实定”,特别要防止通过私人关系指定施工队伍,严禁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徇私舞蔽。2.3施工合同签订关施工队伍选定后,建设单位即应与其签订施工合同(或协议),把甲乙双方的关系用法律条文固定下来,合同内容必须是严密过细,条款详尽,责任明确,奖罚分明,要求合理,手续完备,查核有据。合同签订前与上一极主管业务部门报告,合同签订后,经当地公证部门公证,以便受法律监督。2.4基础主体结构关严格资料审查,要求做到质量合格,资料齐全,材料试验数量与批量符合;隐蔽工程与分部、分项工程评定手续齐全,必须有质量监督部门盖章,有质量监督人员签字方能有效,具体可实测1至3个主要分项工程,检查主要结构和主要部位是否符合规范合规标准和图纸要求,对建筑构件厂要审核是否有营业执照,是否符合核定的营业范围。对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使用,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形成纪要,由甲乙双方签字后付诸实施。2.5建筑材料使用关质量监督部门应为甲乙方提供市场信息,及时推荐和通报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建设单位在原材料进场时,要认真审查出场合格证、试验和化验报告单;坚持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规定将使用材料提前取样试验,防止使用不合格产品。2.6工程竣工验收关竣工验收,是基础上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军队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查看,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倒泛水,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主要是现场实测,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和技术上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2.7决算审计结算关工程竣工后,及时进行决算、审计、结算。要逐项核对工程量,对签证,变更严格审查,合理取费,防止施工单位超算、高套、冒领。挤干“水分”,降低工程造价。结束语我们面对全国近年来一件件的质量事故,血的教训,绝不能掉以轻心,建筑质量问题,警钟当常鸣。参考文献1白冰.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3,12.2周保国,王玉格.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简介:摘要舆论监督被看作是增强媒介权威的关键、揭露社会弊端的利器、正确决策的先导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动力。舆论监督的力量是通过整个社会舆论监督意识的梳理和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健全得以最终实现的。为此,应该保护舆论监督,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提高监督层次,改进监督水平,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保障社会健康运行。
简介:【摘要】2010年3月,公安部统筹部署开展为期三年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在“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消防、治安、内保、警务督察及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勤”的消防执法机制,形成整治火灾隐患合力。”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以公安派出所为依托,以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为目标,大力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积极创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和执法效能。笔者在2010年度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检查考评情况(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的基础上,结合新《消防法》颁布实施以来,泉州市各地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正视目前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仍然相对滞后,失控漏管现象的问题普遍存在。笔者带着课题,通过对泉州市公安局下属16个分局针对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广泛调研,进一步明确公安派出所消防行政执法地位,并就如何促进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关键词】消防派出所监督工作发展对策今年3月中旬,泉州市政府抽调市消防支队等11个部门指派专人组成五个联合考评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查看内页资料、实地检查相结合方式深入各县(市、区)就2010年度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开展情况进行考评验收。综合考评检查情况,各地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地方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农村社区夯实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方面,推进力度不大,成效不明......
简介:摘要健全监督体系,治理腐败问题,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成为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为切入点,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和行政监督三个方面对于治理我国日趋严重的腐败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