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古代中国,由“和氏壁”精雕而成的“金镶玉玺”,代表了皇权的合法性。然而,“传国玉玺”的权威性起于秦汉之后。在此之前,王室、诸侯最看重的“权利信物”是什么呢?

  • 标签: 古代中国 意味 问鼎 文化 合法性 玉玺
  • 简介:陈宏(1696~1771),清代中期广西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他是清雍、乾时期的名臣、廉吏,曾居官48年,历任12省21职,晚年时进京任大学士、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居宰辅之职,是古代广西籍人在全国居官职位最高、任职时间最久、社会影响最大的清官名臣。1996年,桂林市政府隆重召开了陈宏诞辰3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广西桂林图书馆珍藏的“国宝家珍”《陈宏家书》,经桂林文史专家一致推荐,由广西桂林图书馆馆长郭志高研究馆员和李达林研究馆员整理和校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社会影响很大。

  • 标签: 清代中期 陈宏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廉政文化 家书 桂林图书馆
  • 简介:《诗经》的第一《周南·关雎》,在今天的读者看来,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按照今天一般的注解本,这首诗是写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个窈窕淑女,睡着醒着都想着她,辗转反侧,相思入骨。

  • 标签: 《关雎》 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 爱情诗 妾媵 君子好逑
  • 简介:清初诗论家陈祚明(1623—1674)游幕大学士胡兆龙期间,遍选汉唐及明代诗歌,其《采菽堂古诗选凡例》称:'己亥(1659)初夏主少宰宛委胡先生家,论列三唐诗。先生多所正定,意莫逆。其明年,就都谏严颢亭馆舍。辛丑(1661)秋南归,事中辍。归二年,癸卯(1663)夏复走燕山,会胡先生移疾家居。多暇日,以稍差池旧牍,于是汉魏六朝古诗、三唐诗及明李献吉、何景明、边华泉、李于鳞、王元美、谢茂秦诸集,即渐评

  • 标签: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 边华泉 诗序 谢茂秦 李于鳞
  • 简介: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东郭先生”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位老学究为了救一只走投无路的狼,竟然不惜编造谎言欺骗赵简子(赢姓,赵氏,原名鞅,春秋时代晋国卿大夫),而当他所救的狼反过来振振有词地要吃他时,满腹之乎者也的他又争辩不过能说会道的畜牲,惊恐得四处求助。随后,“杖藜”的老者设计将那只忘恩负义的狼骗人袋里,准备引匕刺杀,本该叫好的他此时却大叫大嚷:“不害狼乎”,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愚蠢与荒诞。

  • 标签: 春秋时代 赵简子 卿大夫 国人 赢姓 晋国
  • 简介: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恒称”说屡见。本文支持“恒”、“亘”读为“亟(极)”的意见,认为“极(亟)称”实即“极言”,“极言”就是“直言规劝”。“极言”,为什麽能训为“直言”呢?《吕氏春秋.先识》“极言”高诱注说得很清楚:“极,尽。”可见“极言”就是“尽言”,就是规劝诤谏,毫无保留。《谷梁传.文公十三年》的“极称”说亦同。由此看,马王堆帛书《系辞》的“大恒”读为“太极”,也是可以成立的。

  • 标签: 郭店楚简鲁穆公篇 恒称 极称 极言 大恒
  • 简介:清华简《皇门》、《祭公之顾命》和《命训》的内容与《逸周书》同名三大体相符。通过简本和今本之间的对勘,可以发现古人整理古文字写本《逸周书》出现的文字误释误读、脱字典衍文等问题。本文参考清人以来总结的古书疑义条例,於语言文字层面讨论《逸周书》在後世整理时出现的文字误释、误读和语法的误解;於文献层面讨论衍文和脱文。根据文字误释的可能时代,推测今本最早整理於西汉。以字词误读为线索,释读《尚书·盘庚》一则。

  • 标签: 《逸周书》 出土文献 清华简 改字
  • 简介:整理小组对睡虎地秦简《语书》中“私好、乡俗之心不变”的断句、译文皆可商。应该读为“私好乡俗之心不变”,意谓“私下喜爱(爱好)乡俗之心不改变”。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语书 私好乡俗之心
  • 简介:引子:提壶挈榼归去来,南湖又报荷花开。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琶琶钗。银筝皓齿声继续,翠纱汗衫红映肉。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一天火云犹未已,梧桐忽报秋风起。鹊桥牛女渡银河,乞巧人排明月里。(唐寅《江南四季歌》)关于"夏",《尚书正义》:"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崔恩《三礼义宗》"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说文》:"佳木秀而繁阴"为"夏"。

  • 标签: 苏州风俗 三礼义宗 朱骏 尚书正义 通训 四季歌
  • 简介:地方志做为资料性文献,它的学术性,一直受到质疑。本文通过对安徽建省后的第一部道光《安徽通志》的人物进行梳理解析,认为地方志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还表现在各方面:大家修志是地方志学术性的前提,体例完善是地方志学术性的根本,资料翔实是地方志学术性的基础,内容丰富是地方志学术性的关键,引征广博是地方志学术性的重点,考证谨严是地方志学术性的保障。虽然道光《安徽通志》人物还存在着某些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其对证明地方志的学术性具有很高的范本价值和参考价值。

  • 标签: 道光《安徽通志》 通志 人物 学术性
  • 简介:第二轮志书断限正处于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时期,风俗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需要全面、系统、科学记述。认为风俗类的篇目"定名风俗或风俗志比较妥当"。主张注意记述的全面性,门类设置齐全,涵盖风俗各方面;在章节后设附录,补充正文不足。注意记述新出现的风俗和传统风俗形式中新增加的内容,体现风俗时代特点。注意记述本地风俗和外地的不同之处,记述本地区内的特异风俗,体现风俗地方特色。注意记述风俗事象的模式性、生动性和科学性。

  • 标签: 续志 风俗 编纂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