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延缓老年人衰弱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原北京市崇文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应用衰弱指数(FI)评价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衰弱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1 557名老年人,老年人FI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9(0.08),其中男性为0.08(0.07)、女性为0.10(0.08),女性FI值明显高于男性(Z=5.376,P=0.000),随增龄老年人FI值增大(H=329.698,P=0.000);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增龄、生理失能越严重、过去1年住过院、近3年住过院、对目前生活状态不满意的老年人FI值相对高(β’=0.082、0.236、0.336、0.065、0.089、0.193,均P<0.05),而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和睦、可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数多、参加集体组织活动的频率高、定期体检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FI值相对低(β’=-0.049、-0.052、-0.089、-0.047、-0.045、-0.219,均P<0.05),且生理失能对FI值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龄及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结论以FI的方法评价中国老年人的衰弱情况及特性与国外研究类似,对于评价中国老年人的衰弱情况也适用;老年人衰弱状况除与自身的生理与疾病等内在因素有关外,同时与社会、心理、行为等这些可干预因素均有关,应采取针对相关因素的综合性措施延缓老年人衰弱的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病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情况和影响因素,从而对慢性病老年患者采取用药干预。方法2017年3月选择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和慢性病住院老年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患者有65例,糖尿病患者有55例。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安全用药情况和服药依从情况分数分别为(9.52±3.14)分、(9.37±2.89)分;糖尿病组患者安全用药情况和服药依从情况分数分别为(9.24±2.87)分、(9.43±3.11)分;高血压组总分为(18.89±5.78)分,糖尿病组总分为(18.67±6.01)分,说明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存在问题;患者的文化水平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年龄越底,婚姻情况越好,患者的用药情况也越好,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药影响因素包括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婚姻状况。要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提升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海南百岁老年人抑郁患病现状,分析百岁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关联因素。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上门入户的调查方式对海南省910例(男性166例,女性744例)百岁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由经系统培训的调查员通过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对百岁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同时采集该人群一般人口学信息、睡眠质量、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百岁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关联因素。结果在910例百岁老年人中,292例为抑郁,其患病率为32.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自评、大小便失禁情况、饮食习惯、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锻炼情况、看电视情况和社会参与度的百岁老年人抑郁患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类型、健康自评、日常活动能力和睡眠质量是百岁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关联因素(均P<0.05);其中与家人同居(OR=0.50,P=0.026)和良好睡眠质量(OR=0.67,P=0.010)为百岁老年人抑郁状态的保护因素,而健康自评差(OR=3.34,P<0.001)和失能(OR=2.37,P=0.002)为百岁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百岁老年人抑郁与居住类型、健康自评、日常活动能力和睡眠质量独立相关,本研究为该人群抑郁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病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情况和影响因素,从而对慢性病老年患者采取用药干预。方法 2017年 3月选择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和慢性病住院老年患者 120例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患者有 65例,糖尿病患者有 55例。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安全用药情况和服药依从情况分数分别为( 9.52±3.14)分、( 9.37±2.89)分;糖尿病组患者安全用药情况和服药依从情况分数分别为( 9.24±2.87)分、( 9.43±3.11)分;高血压组总分为( 18.89±5.78)分,糖尿病组总分为( 18.67±6.01)分,说明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存在问题;患者的文化水平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年龄越底,婚姻情况越好,患者的用药情况也越好,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药影响因素包括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婚姻状况。要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提升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疗养院老年人在疗养期间的医院感染因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20例老年疗养员,对其疗养期间存在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参与研究的20例老年疗养中,无一例医院感染,老年疗养员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有很大提升。结论:老年疗养员的年龄普遍较高,其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以致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不断下降,极易受外界感染,再加上疗养院的老年疗养院人数较多,更易引起疾病传播。因此,护理人员需对疗养院老年人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老年疗养员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管理范围内社区 60 岁以上的 1200 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分析其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 结果: 在参与调查的 1200 名老年人中,总患病人数有 925 人,患病率为 77.08%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前 5 名的慢性病种类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以及脑血管病。根据 Logistics 分析发现便秘、吸烟以及睡眠障碍是导致老年人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本社区的老年人患病率相对比较高,而且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影响慢性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的,需要积极的加以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体检老年人群衰弱状态的转换情况,并分析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6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833名≥60岁体检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Fried衰弱表型等调查其基线健康状况和衰弱状态。2020年6—7月,随访研究对象的衰弱状态,对比分析其衰弱状态转换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衰弱程度进展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研究对象为3 061人,中位年龄71.0岁,男性1 256人(41.0%),基线时衰弱前期和衰弱者分别为1 563人(51.1%)和156人(5.1%)。4年后,1 304人(42.6%)的衰弱程度进展,395人(12.9%)改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OR=1.170,95%CI:1.147~1.194)、婚姻状态(有配偶:OR=0.377,95%CI:0.292~0.486)、体育锻炼(以每天为参照,从不:OR=18.610,95%CI:14.461~23.950,有时:OR=4.210,95%CI:2.186~8.107)、基线衰弱状态(以衰弱为参照,健康:OR=20.464,95%CI:11.779~35.553,衰弱前期:OR=2.147,95%CI:1.270~3.632)、卒中史(OR=2.195,95%CI:1.454~3.313)和糖尿病(OR=1.811,95%CI:1.346~2.437)(均P<0.05)。结论衰弱状态的动态转换较为常见,高龄、无配偶、体育锻炼少、基线衰弱状态、卒中史和患糖尿病是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衰弱程度进展高危人群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人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体检老年人群衰弱状态的转换情况,并分析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6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833名≥60岁体检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Fried衰弱表型等调查其基线健康状况和衰弱状态。2020年6—7月,随访研究对象的衰弱状态,对比分析其衰弱状态转换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衰弱程度进展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研究对象为3 061人,中位年龄71.0岁,男性1 256人(41.0%),基线时衰弱前期和衰弱者分别为1 563人(51.1%)和156人(5.1%)。4年后,1 304人(42.6%)的衰弱程度进展,395人(12.9%)改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OR=1.170,95%CI:1.147~1.194)、婚姻状态(有配偶:OR=0.377,95%CI:0.292~0.486)、体育锻炼(以每天为参照,从不:OR=18.610,95%CI:14.461~23.950,有时:OR=4.210,95%CI:2.186~8.107)、基线衰弱状态(以衰弱为参照,健康:OR=20.464,95%CI:11.779~35.553,衰弱前期:OR=2.147,95%CI:1.270~3.632)、卒中史(OR=2.195,95%CI:1.454~3.313)和糖尿病(OR=1.811,95%CI:1.346~2.437)(均P<0.05)。结论衰弱状态的动态转换较为常见,高龄、无配偶、体育锻炼少、基线衰弱状态、卒中史和患糖尿病是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衰弱程度进展高危人群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人预后。
简介: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3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失能失智老人的增多以及空巢、独老家庭数目的增加,“养老”成为摆在政府和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或将成为未来养老体系中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的机构养老由于起步较晚,现仍处于初步阶段,且养老机构正面临着供不应求和入住率低的双重矛盾。本文综述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入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促进机构养老的发展,真正做到健康养老。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76例青年人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AMI患者中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持续性剧烈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74例;大量吸烟者(20支/d)49例;高血脂42例;冠心病家族史39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4例。发病诱因中青年AMI发病前有明显刺激诱因52例,过度疲劳38例,情绪紧张、激动12例,暴饮暴食22例,大量饮酒9例。结论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高血脂的防治工作,吸烟是青年AMI患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必须严格戒烟,改变其不良习惯,加强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控制糖尿病等,有效降低青年AMI的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简易身体能力评估(SPPB)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在上海4个社区招募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人500例,其中男165例,女335例,年龄60~95岁,平均(70.5±7.8)岁。调查及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国际体力活动评价量表(IPAQ-SF)调查体力活动量(PA);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四肢骨骼肌重量(ASM)、相对骨骼肌指数(RSMI);采用便携手持式肌力测定仪测试下肢肌力(股四头肌力);骨骼肌质量(LB-MQ)采用下肢力量与其重量的比值进行评估;采用简易身体能力测试(SPPB评分)评估身体活动能力,包含平衡试验、4 m步速及5次端坐起立试验。结果男性的年龄、RSMI、ASM、股四头肌力明显高于女性(均P<0.001);而体脂含量明显低于女性(P<0.001);男、女性体质指数、SPPB评分、LB-MQ、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PPB评分与年龄(r=-0.615,P<0.001)、股四头肌力(r=0.351,P<0.001)、RSMI(r=0.134,P=0.003)、下肢LB-MQ(r=0.268,P<0.001)、PA(r=0.204,P<0.001)、体脂含量(r=-0.103,P=0.022)呈相关,与性别(r=0.068,P=0.132)无关。结论衰老是导致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但是老年人参与适宜的体力活动,减少体脂含量,维持骨骼肌重量,尤其是提高骨骼肌质量,可能是预防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的主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和临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和结果,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和复发的防治。结果全组患者首次术后55例治愈出院,8例症状好转出院。术后复发5例再次术后4例治愈,1例好转出院,再发1例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治愈。结论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程、CT密度,术后颅内积气量,引流量及术后脑组织复原程度是术后血肿复发的重要因素。术中及术后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术后血肿的复发。钻孔引流术仍然是复发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治疗方式。对于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预防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范围内选取 20~49岁未接种乙肝疫苗、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 580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 290例与高剂量组 290例,按照“ 0-1-6”程序分别接种低剂量组 10μg和高剂量组 20μg国产重组酵母( CHO)乙肝疫苗,对比两组表面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通过问卷方法调查每个对象可能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个体因素。结果:免疫接种后 6个月, 10μg和 20μg两个剂量组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80%和 92.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2.06 mIU/ml和 502.23 mIU/ml。高剂量组表面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结论:成年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应考虑遗传、疾病、年龄、营养状况、免疫状态、接种疫苗的质量及剂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20μg免疫效果优于 10μg;受种者年龄差异,青壮年优于老年人;有遗传病者、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不良者、免疫状态不佳者、配偶为乙肝病毒感染者人群,都是抗体阳转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