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胸腰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为主,后路椎弓根系统在临床已普遍使用,相比之上,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相对较小。由于胸腰段特殊的解剖特点,后路椎弓根系统加侧前方减压手术可以解决临床上部分胸腰段骨折并有脊髓前方压迫者,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复查行MIR及多排重建CT检查,发现前方减压不够彻底,后路植骨融合效果较差。我们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期后路行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体髋臼前和后的硬度分布特征,探索骨硬度分布的科研价值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本研究所用女3具标本均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选取3对髋臼前后样本,取出全部髋骨后剔除软组织,运用微型台锯将髋骨分割为髋臼前和后,后用高精慢速锯将髋臼前后切割成若干厚3 mm的骨组织切片,固定在载玻片后用砂纸打磨。使用维氏硬度仪测试骨组织切片不同解剖区域皮质骨和松质骨的硬度值。本研究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本研究在人体髋臼前和髋臼后随机切取骨片,代表了髋臼前后纵向的不同位置,测量共计450个有效值,3个样本髋臼前总体硬度范围在18.9~33.8 HV,均值(25.2±3.1)HV;髋臼后硬度范围在23.1~39.1 HV,均值(31.9±3.8) HV。男性捐献者髋臼前、后总体硬度范围分别为18.8~33.8 HV及23.1~39.1 HV;女性捐献者髋臼前、后总体硬度范围分别为19.4~33.8 HV及24.6~38.9 HV,所有标本中后平均骨硬度值均大于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2、4.724、5.487,P<0.01),研究数据表明男性和女性髋臼前与后均存在硬度分布差异。结论人体髋臼前后骨硬度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均为后骨硬度大于前。骨硬度值的研究可为髋臼骨折内植物的置入位置、置钉长度及方向等提供参考,同时为研发符合人体梯度弹性模量的内植物及骨盆髋臼假体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 标签: 髋臼 硬度 骨骼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胆结石98例,所以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配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组,组患者都包含4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选择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比开腹组患者短(P<0.05),术中出血量也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比开腹手术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并且术中出血量少,因此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胆结石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后协同护理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94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5.7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4.47%,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8.393,P=0.004)。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按照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结核 协同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性的选取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共80例,将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对其实施等量分组,每组中平均各有40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治疗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组患者的实际疗效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7.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7.5%。则治疗组综合治疗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突出,临床结果对比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以综合治疗为主,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还能够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总体疗效突出,临床实践价值高。

  • 标签: 小儿呼吸内科 支气管肺炎 培菲康 咳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正中入路排钉技术联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以后骨折为主的胫骨平台三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骨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采用后正中入路排钉技术联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的15例以后骨折为主的胫骨平台三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26~65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手术,采用腘窝"S"形切口,后正中入路完成显露,后方双支撑钢板近端排钉联合横向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后观察切口愈合及血管、神经损伤情况,定期复查X线监测骨折愈合情况,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延迟愈合,其余14例患者切口均期愈合。术后15例患者无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症状。所有患者术后获12~29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4周。患者术后3 d和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分别为9.3°±2.1°、9.7°±1.6°,内翻角分别为4.3°±1.2°、4.1°±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为84~95分,平均89.3分;膝关节屈曲为105°~138°,平均126.5°;伸直0°~8°,平均3.4°。结论后正中入路排钉技术联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以后骨折为主的胫骨平台三骨折,不仅能够做到单切口充分显露,而且可以实现稳定的胫骨平台固定,减少手术创伤,简化手术流程,术后效果良好。

  • 标签: 膝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胫骨平台骨折 后正中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体化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治疗髋臼双骨折的优缺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使用体化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4例髋臼双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53.2岁;均为Letournel-Judet分型的双骨折,其中11例合并无后脱位的后壁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8~19 d,平均10.3 d。手术均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满意复位后以体化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同时固定髋臼前、四方区和后骨折。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20~32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700~1 600 ml,平均980 ml;体化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术中无需再次塑形,与骨表面均贴服良好。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5个月,平均3个月。Matta影像学评估显示解剖复位7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优良率85.7%(12/14);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12~18分,平均16.9分,其中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7%(12/14)。术中1例患者分离精索时出现约1 cm腹膜破裂,即刻缝合修复;1例术后出现闭孔神经麻痹,未作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随访时麻痹症状缓解;余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双骨折采用体化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可以同时对前、四方区和后整体进行固定,无需塑形,骨折复位固定效果良好,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髋臼翼形体化钢板治疗髋臼双伴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髋臼双伴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8例;年龄19~78岁[(47.3±13.3)岁]。均采用单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复位并使用髋臼翼形体化钢板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二天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12个月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28.1±13.1)个月]。手术时间为35~150 min[(84.6±26.3)min];切口长度为8~12 cm[(9.4±1.0)cm];术中出血量为100~1 200 ml[200(300,500)ml];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3.9±0.9)个月]。术后第二天Matta复位标准:优32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为91%。术后3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12~18分[(16.1±1.5)分],术后12个月为13~18分[(17.3±1.2)分](P<0.01)。术后3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优3例,良34例,可6例,优良率为86%;术后12个月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P<0.01)。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后感染1例,髋内收乏力5例,术后螺钉松动并创伤性关节炎1例。所有患者未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髋臼翼形体化钢板治疗髋臼双伴后壁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个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家系的致病变异。方法通过多重探针杂交富集患儿PCCA和PCCB基因的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可疑变异,运用Sanger测序在家系中进行变异验证。提取患儿父亲外周血淋巴细胞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联合Sanger测序对新剪切变异进行验证;采用多种在线软件对错义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在患儿PCCB基因第1内含子和第7外显子检出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是c.184-2A>G剪切变异和c.733G>A(p.G245S)错义变异,Sanger测序验证表明二者分别来自父母。mRNA水平验证表明,c.184-2A>G变异可导致PCCB基因转录产物第2外显子的缺失;多个软件预测c.733G>A错义变异具有致病性,245位置的氨基酸在不同物种均具有高度保守性。结论PCCB基因变异可能是该家系患儿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PCCB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丙酸血症 PCCB基因 高通量测序 新变异
  • 简介:目的探讨减轻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维持血管通路,便于随时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解决了以往新生儿及婴幼儿采血选用后囟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的难题。我院儿科自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3岁以下需要采血及输液的住院婴幼儿及新生儿1860例,试用静脉留置针“用”法成功率高,做到采血输液步到位。方法对186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静脉留置针先采血,再接上肝素帽用于输液。结果186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2天,最长7天,平均5天。其中54例患儿局部皮肤发红,经处理无感染,94例采血不成功,失败率为5%,成功率为95%,未发现并发症,家长满意率为100%。结论头皮静脉留置针“用”即先采血后输液,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

  • 标签: 头皮静脉留置针 儿科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如果小腹凸出让你烦恼的话,首先可尝试下将主食换成大麦饭。有研究发现,次,坚持3个月,就可使腹部蓄积的内脏脂肪减少10%。进行这研究的大妻女子大学家政学部的青江诚郎教授说:“这是因为大麦中含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起了很大的作用”。

  • 标签: 内脏脂肪 小腹 水溶性膳食纤维 午餐 早餐 β葡聚糖
  • 简介:在医药卫生界,有个“次革命”的说法。第次卫生革命大致始于第次世界大战后二十世纪的20-3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些营养不良性疾病与传染病的病因逐步明确,如夜盲症是因为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维生素B可以预防脚气病,而坏血病则与维生素C缺乏有关,

  • 标签: 传染病 夜盲症 脚气病 坏血病 维生素缺乏症 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