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8例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为此次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治疗)与观察组(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各39例。对比并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44%,相比于对照组的79.49%明显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DHI(眩晕障碍量表)及VSI(庭症状指数)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耳石症复位后残留头晕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能有效缓解其眩晕症状,促进前庭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强化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其残余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常规护理,研究组(n=25)强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残余肾功能指标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变。结果:且研究组护理后患者肌酐清除率、尿碳素清除率分别较对照组高(P均<0.05);且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施行强化护理管理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48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对比不良情况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心理状态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显著降低了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前庭康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23年12月至2024年10月经我院耳鼻喉科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前庭康复训练。经过6周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缩短,前庭症状指数(VSI)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表(DHI)得分均较低。这表明前庭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本研究认为,前庭康复训练应成为BPPV治疗的重要一环,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实践、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72例尿毒症患者,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β2-微球蛋白、残余肾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β2-MG为(10.13±3.1)mg/L、BUN为(6.26±2.73)mmol/L、Scr为(349.75±115.49)μmol/L,肾功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中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中有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一些(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β2-微球蛋白,改善患者残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PRP凝胶联合换药治疗深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深Ⅱ度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常规换药,观察组加用自体PRP凝胶。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疼痛、瘙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愈合率高(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瘙痒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PRP凝胶联合换药治疗深Ⅱ度烧伤残余创面疗效确切,可促进愈合,减轻不适,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神经重症患者常常需要肠内营养支持,以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和康复。然而,传统的营养评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评估胃残余量。床旁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实时、准确的评估方法,有望为老年神经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提供新的评估手段。方法:使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短时间内,通过床旁超声检查胃残余量,并与传统的营养评估方法(如X线检查)进行比较。结果:1. 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的准确性:与传统的X线检查相比,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的准确性更高,误差率更低。2. 床旁超声对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能够更好地指导肠内营养治疗的剂量和速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3. 床旁超声对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床旁超声有助于及时发现胃潴留等并发症,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在老年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它不仅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还能更好地指导肠内营养治疗的剂量和速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同时,床旁超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值得在老年神经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张力性神经松动术配合局部振动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张力性神经松动术配合局部振动治疗干预,比较两组的残余神经痛程度、腰椎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VAS、JOA 、IL-6和 TNF-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IL-6和 TNF- a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JOA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给予张力性神经松动术配合局部振动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残余神经痛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2023年作者医院收治的58例BB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接受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对照组仅接受常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具体症状。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3%(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运动、认知能力、社会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SI、DH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VSI、DHI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采用改良Brandt-Daroff训练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改良Brandt-Daroff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6.72%、对照组81.97%,P<0.05;施治前DHI量表评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DHI量表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HC-BPPV患者运用改良Brandt-Daroff训练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残余症状并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身麻醉下应激反应、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比不同时间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结果:插管时、切皮时,观察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作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残余肌松效应持续时间、拔管肌松恢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可减少应激反应,减少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