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阴道穿刺取卵术时给予患者手术配合以及护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份-2021年1月份期间以人工辅助生殖就诊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阴道穿刺取卵术,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进行组的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相等,即对照组观察组人数各占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案,将患者术中出血、感染、阴道壁损伤以及妊娠率视为观察重点,对两组运用不同方案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不同手术配合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感染、阴道壁损伤以及妊娠率等指标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行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患者在给予针对性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案后,患者在术中出血、感染、阴道壁损伤以及妊娠率等方面显著被改善,成为临床中行阴道穿刺取卵术时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旨在筛选出一种有效治疗的方法。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5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50位。参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采取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愈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能够有效地进行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骶骨翼髂骨(sacral ala-iliac,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采用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3例,女9例;年龄(32.6±15.0)岁(范围13~52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1例,交通伤1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4例,Ⅲ型8例。AO分型(Tile-Muller):C1.3型4例,C3.3型8例;其中C3.3型8例的改良Roy-Camille和Strange-Vognsen分型:Ⅱ型2例,Ⅲ型6例。8例C3.3型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3分6例,4分2例;4例C1.3型无神经损伤。6例患者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9.3±9.2)d(范围6~32 d)。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骶神经根减压、骨折复位、SAI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骨盆前环根据损伤情况决定固定方式。根据Matta标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系统和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系统对临床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8例C3.3型骨折采用腰椎-骨盆固定,其中6例因为有纵向分离移位加用横联杆固定;4例C1.3型骨折采用三角固定术,横向固定采用骶髂螺钉3例、骶骨局部钢板1例。6例合并前环损伤者采用钢板固定4例,INFIX固定1例,耻骨支螺钉固定1例。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7.3±1.7)个月(范围6~12个月)。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优7例,良4例,可1例。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优6例,良5例,可1例。2例直肠、膀胱功能障碍者1例完全恢复,另1例术中发现S1,S2神经根部分断裂,末次随访时直肠、膀胱功能恢复,但小腿以下仍残存肌力减退;6例术前小腿以下肌力减退者均有明显改善,4例完全恢复,2例残存下肢感觉障碍。Gibbons骶神经损伤评分术前平均为3.2分,术后平均为1.4分,改善(1.8±0.7)分。术后3~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1例S2AI螺钉穿出髂骨外板,1例患者因腰背部不适于术后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无螺钉突出不适、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和内植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骶骨翼髂骨螺钉腰椎-骨盆固定或三角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目的:观察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hysterectomy,TVH)与腹式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hysterectomy,TAH)进行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非脱垂子宫,子宫肌瘤、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腺肌症等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并随机抽取行TAH者66例作为对照,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LVH组和TAH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最高体温较TAH组降低,肛门排气时间减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脱垂的子宫进行阴式子宫切,安全,可行,但需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阴道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和经腹腔镜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阴道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4例,阴道组采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1个月治愈率、术后3个月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阴道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均能够取得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的掌握手术指征,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复位质量对骨盆环损伤仿生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确诊为累及骶髂关节的骨盆环损伤,且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48.3±8.3)岁(范围:28~68岁)。患者在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后,以术后即刻CT检查图像测量的受损侧骶髂关节残余移位最大距离作为分组依据,≤5 mm者纳入解剖仿生复位组,>5 mm纳入非解剖仿生复位组;非解剖仿生复位组中,根据残余移位的方向,再将其分为分离移位组、前后移位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拍摄X线片,若出现骶髂关节再移位或内植物松动、移位、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即定义为内固定失效。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的功能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其疼痛程度。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根据患者术后CT图像测量结果,解剖仿生复位组28例,非解剖仿生复位组50例;非解剖仿生复位组中,分离移位组27例,前后移位组23例。解剖仿生复位组、分离移位组、前后移位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随访(37.8±6.6)个月(范围:25~51个月)。末次随访时,解剖仿生复位组患者术后Majeed评分优良率为96.4%(27/28),分离移位组为74.1%(20/27),前后移位组为30.4%(7/23);解剖仿生复位组优良率优于分离移位组和前后移位组(Z=-6.479,P<0.01;Z=-6.256,P<0.01),分离移位组优良率优于前后移位组(Z=-3.607,P<0.01)。解剖仿生复位组患者VAS为0分17例,1~3分11例;分离移位组为0分6例,1~3分16例,4~6分5例;前后移位组为0分3例,1~3分7例,4~6分13例;解剖仿生复位组VAS低于分离移位组和前后移位组(Z=-3.515,P<0.01;Z=-3.506,P<0.01),分离移位组与前后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13,P=0.070)。共8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解剖仿生复位组失效率为0(0/28),分离移位组为11.1%(3/27),前后移位组为21.7%(5/23);解剖仿生复位组与前后移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分离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前后移位组与分离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结论累及骶髂关节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后,骶髂关节解剖仿生复位患者的功能状态、疼痛情况、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优于非解剖仿生复位患者。分离移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前后移位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后路矫形术中,采取单侧或双侧双枚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固定技术的适应证,并且探究此技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1例应用双S2AI固定技术进行后路脊柱矫形融合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28.8±16.8)岁(范围12~60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拍摄全脊柱正位、侧位X线片以及全脊柱CT,根据Gertzbein & Robbins评分法评价螺钉置入的精确性,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CB),脊柱骨盆倾斜角(spinal pelvic obliquity,SPO),局部后凸角(regional kyphosis,RK),探究描述患者采取双S2AI固定技术的原因,并且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差异及疗效评价差异。结果11例中9例患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伴骨盆倾斜,另外2例为既往脊柱术后医源性后凸畸形患者。11例患者术后随访(11.6±8.5)个月(范围6~30个月)。7例患者单侧置入双S2AI螺钉,4例双侧置入双S2AI螺钉,3例患者联合置入髂骨螺钉(iliac screw,IS)或髂骶螺钉(iliac sacral screw,ISS)。共置入35枚螺钉,术后CT示30枚为A级,5枚为B级,螺钉位置均良好,术前侧凸Cobb角87.2°(5.3°,150.5°),CB为13.6 mm(2.2 mm,91.7 mm),SPO为30.7°(0.6°,57.5°),RK为27.6°(14.2°,128.3°);术后即刻侧凸Cobb角25.4°(4.9°,84.1°),CB为8.2 mm(3.1 mm,63.2 mm),SPO为12.1°(0.9°,27.0°),RK为8.4°(4.1°,57.8°)。术后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失衡均得到改善;末次随访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的形态有较好的维持。11例术中均无SEP以及MEP信号改变或者丢失,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伤口深部感染,伤口愈合不良。余患者术后以及随访过程中无明显断棒断钉,螺钉松动等。结论需行骨盆固定的患者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①胸腰椎大段椎体无法置钉,但需保持植入物密度;②行序贯矫形的手术策略时单枚S2AI螺钉的置入无法有效的分散腰骶部的应力;③行复杂腰骶部畸形翻修手术时需要获取牢固内固定时,运用同侧双枚S2AI固定技术是一种好的选择,可提供坚强固定,有效地矫正畸形,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中,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治疗方法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将在2018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共计46例,每组患者各23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愈后时间)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存在(P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组(A组)和外固定支架组(B组),各组50例。A组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B组行外固定支架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指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两组的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外固定支架术,其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共4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临床指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存在差异,前者优于后者,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踝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胫骨骨折中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术后恢复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研究样本采集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对其进行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信息、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骨折中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手术创伤较低,恢复速度较快,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有助于患者获得更佳的恢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