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干预对造口旁疝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在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行造口旁疝手术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8.5岁。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积极的心理疏导。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指数。结果干预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前及气管导管拔出时的血压均较对照组稳定[(116.25±8.79)mmHg vs(129.17± 7.65)mmHg,(121.35±15.30)mmHg vs (126.17±10.8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173,P<0.05)。干预组在入手术室麻醉前及导管拔出时的心率较对照组稳定[(71.23±7.26)次/min vs (80.26±7.63)次/min,(77.39±5.63)次/min vs (85.26±11.6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8、8.241,P<0.05)。麻醉前及术后3 d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42.63±76.69)分vs (48.26±6.62)分,(43.16±6.32)分vs(46.28±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2.145,P<0.05)。结论手术室心理干预对造口旁疝术患者的情绪及生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肿瘤患者经切口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口结肠造口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43例胃肠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4/43)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胃肠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95%(6/43);两组胃肠肿瘤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接受护理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43例胃肠肿瘤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伤口造口护理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后,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作用价值。方法:以构建伤口造口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后(2019年1-12月)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构建前(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构建前后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构建后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为(3.4±0.4)min明显短于构建前的(13.2±2.7)min(P<0.05);构建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构建前的84.0%(P<0.05)。结论:构建伤口造口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就诊时间,获得患者一致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R)腹膜外结肠造口与腹膜内结肠造口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确定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最为合适的造口方式。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LAPR腹膜外造口与腹膜内造口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评分>5分的研究纳入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采用Jadad量表评估。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及相关结局指标,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9篇临床对照研究,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210例患者。其中腹膜外造口组594例,腹膜内造口组6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腹腔镜腹膜内造口相比,腹腔镜腹膜外造口组造口旁疝发生率(OR=0.14,95%CI:0.08~0.25;P<0.00001),造口脱垂发生率(OR=0.15,95%CI:0.06~0.37;P<0.0001),造口回缩发生率(OR=0.24,95%CI:0.09~0.63;P=0.004)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缩短(MD=-0.82,95%CI:-0.97~-0.68;P<0.0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MD=-0.71,95%CI:-0.88~-0.54;P<0.00001),更容易获得排便感(OR=9.67,95%CI:4.40~21.23;P<0.00001),但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升高(OR=1.81,95%CI:1.13~2.92;P=0.01),而两组造口狭窄发生率(OR=0.62,95%CI:0.25~1.50;P=0.29)、造口感染发生率(OR=0.57,95%CI:0.29~1.12;P=0.10)以及造口时间(MD=-0.94,95%CI:-5.69~3.81;P=0.7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PR腹膜外造口能明显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更容易获得排便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直肠癌LAPR永久性结肠造口首选腹膜外造口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之间进行本研究的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研究样本选择,共选择10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其中对照组以传统的治疗方案为主,观察组则以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方案为主。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较高,因此(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相当,因此(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数据要低,因此(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进行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方案的效果极佳,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的程度,值得临床的借鉴与利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痰热阻肺证时应用痰热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 50例在我院进行 治疗的痰热阻肺证患者,治疗时间在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之间,随机均分为 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给予止咳、吸氧、化痰、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的对照组和 25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增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实验组,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痰热阻肺证时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症状均具有改善作用,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在治疗前肺功能对比无差异,治疗周期结束后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治疗痰热阻肺证时应用痰热清,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在痰热阻肺证的治疗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放血在脑卒中的急性痛风临床运用。方法:在痛风的部位上点刺放血后在用中药外敷患处12小时。结果: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有较明显的缓解疼痛。结论:通过总结放血及中药外敷在脑卒中急性痛风的疗效观察,运用自配药方(痛风方)治疗脑卒中的痛风急性期的患者疼痛缓解,让患者可以配合康复,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研脾胃虚寒证胃痛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剖析中药参附黄蒲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纳选患者的时间限定在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将入选的90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随机划分至对照组(常规治疗,n=45)及观察组(中药参附黄蒲汤,n=45)内,观察对比各种干预后的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脘痛(1.02±0.23)分,嗳气(0.86±0.54)分,纳差(1.15±0.45)分,胀满(0.66±0.45)分与对照组的(2.28±0.45)分,(2.26±0.22)分,(2.27±0.34)分及(2.19±0.18)分相比,数据具体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取得的临床疗效95.56%,对照组为80.00%,组间输入SPSS23.0检验可见p<0.05。结论:为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应用中药参附黄蒲汤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 摘要 ] 目的 : 观察热敏灸治疗 肺胀(肺肾气虚型)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 n1 ) 、热敏组 ( n2 ) 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热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 CRP 、住院时间及肺功能 的变化。 结果 : 对照组及热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 3 . 33 % 、 93. 33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后热敏组 CRP 值由 38.621 ± 44.230 下降至 22.103 ± 11.540 ( P <0.05 ) ;对照组 CRP 值由 37.621 ± 40.562 下降至 26.276 ± 22.921 ( P <0.05 ) ;热敏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10.55±2.05 天,对照组 11.93±2.88 天( P <0.05 ) ,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热敏灸治疗能明显 缓解肺胀(肺肾气虚型) 患者的病情,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 推广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