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冯牧是1939年末考上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第三期的。他在《窄的门和宽广的路》一文中回忆道:“我终于在另一次报考中,考上了鲁艺文学系,而且被认为是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的。”这是确实的。我认为冯牧不仅在“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就是在文学系第三期50名左右的同学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冯牧一生在文学创作、编辑与组织领导工作中的贡献可以证明。
简介:这是一篇辩护词。事情发生在1870年的美国密苏里州的沃伦斯堡。波登与杭斯贝两位先生是邻居又是朋友。一天晚上,波登养的一头名叫“老鼓”的狗跑到隔壁杭斯贝家的后院中,不幸被杭斯贝开枪打死,波登悲愤难平,提起控告。这桩狗的官司由地方法院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终审时,参议员佛斯特代表波登向陪审团朗诵了一篇名为《狗的礼赞》的辩护词。陪审团的法官们被这篇千古难寻的奇文深深地感动,最终宣判波登胜诉,以被告赔偿500美元而结案。由于此案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影响面很广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法律案件。同样,佛斯特的这篇《狗的礼赞》,把犬对主人最朴素、最纯真、最珍贵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因而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全球养狗爱好者喜爱的经典篇章。倍受推崇,万人争颂,其影响力至今不衰。当地还把此文刻在了为“老鼓”建立的纪念碑上,闻名于世。
简介:耶稣无论走到哪里,有着不同需要的人们总是围绕着他。面对渴望医治的眼睛,如羊走迷的灵魂,耶稣总是"动了慈心",出手相救。一次,耶稣来到推罗、西顿境内,一位迦南妇人因为女儿被鬼附得甚苦,求助无门,便寻求耶稣的拯救。与往常不同的是,耶稣非但没有热情回应,满足其所求,倒是"一言不答",毫不理睬。在妇人持续的求救之下,耶稣更是讲出一句匪夷所思的话:"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参太15:24-26)以色列人自喻是神家的羊,为耶和华所牧养,这不难理解。但耶稣在此明显将外邦的迦南妇人比喻成狗,一般而言,这轻则是欺侮羞辱,重则是种族歧视。我们到底应如何理解耶稣口中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