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0例和试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组)23例。自2018年1至12月共收集43例。所有患者在就诊当天及治疗后2、4、8周各填写1次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种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3种量表在治疗后评分[试验组治疗后4周DHI(45.5±30.6)、ABC(86.9±12.4)、SAS(37.9±8.2);对照组治疗8周DHI(34.8±28.5)、SAS(35.7±7.9)]优于治疗前[试验组DHI(59.2±25.9)、ABC(79.7±16.7)、SAS(41.1±6.8);对照组DHI(55.2±20.5)、ABC(80.3±18.3)、SAS(41.9±9.1)]。每组治疗前后数据配对比较显示:试验组DHI和ABC评分在治疗后2周、SAS评分在治疗后4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DHI评分在治疗后4周、SAS评分在治疗后8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评分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有好转。但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训练能更早期地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对急诊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急诊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眩晕患者88例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干预。比较两组眩晕症状、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干预后VSS-C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为(33.54±4.21)分,低于对照组的(40.25±4.36)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6评分为(10.33±1.45)分、(5.12±1.03)分,低于对照组的(13.05±1.87)分、(7.03±1.24)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可降低急诊眩晕患者VSS-C评分,减轻眩晕症状,减少不良情绪滋生,促进病情好转。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社区老人患有晕眩类症状的常见病因;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晕眩综合征患者240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在这些老年患者中,最小年龄为58岁,最大年龄为84岁,平均年龄为66.7岁,其中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80例,在这些老年性患者中,晕眩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种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时发病等。结果老年性晕眩患者以男性居多;而且患有老年性晕眩综合征的患者大多是由于、中枢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大多数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结论晕眩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患者发病通常是脑源和心源两组因素导致的,这也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此外,复杂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等也是导致患者晕眩的辅助性因素。为此,在临床医学上治疗老年性晕眩疾病时,应该从脑源和心源两个方面入手,如此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简介:摘要:眩晕是仅次于疼痛的第二大临床症状 [1],而颈性眩晕是眩晕最常见的疾病。目前致病原因和康复治疗方法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甚至引人争论 [2]。康复治疗方法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情况较严重者多用手术治疗,反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大致有:针灸、推拿、正骨手法、神经阻滞法、牵引疗法、颈椎稳固性训练、麦肯基、 PNF技术等保守治疗方法 , 现多推用多种方法按顺序综合应用治疗。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阐明颈性眩晕目前研究阶段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康复治疗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康复治疗对颈性眩晕的作用、颈性眩晕的预防以及对未来康复治疗的展望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颈性眩晕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中医对急性眩晕的认识和辨证论治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具体分析,结合西医治疗,讨论了在现代急救技术下,治疗急性眩晕时中医治疗的参与度。结果: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急性眩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和实用,在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眩晕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结论:中医对急性眩晕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