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影像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地医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中,结核病患者70名,进行影像CT检查,进行病理检测确诊,分析CT在结核诊断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从而分析影像CT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结果  病理性检查中,60名结核病患者,影像CT诊断,漏诊2名,准确率96.67%,漏诊率3.33%。结论  影像CT诊断肺结核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率高,临床应用上效果显著,可帮助医生快速诊断出肺结核,提供数据,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CT影像学 临床意义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周围型肺癌CT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征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诊断技术进行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对比。结果:CT诊断确诊为早期周围型肺癌一共49例准确率,准确率为96.51%,与病理学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CT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影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肺结节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35例使用CT影像诊断,对照组35例使用传统CT诊断方案,记录两组肺结节大小、边缘特征、形态特征,比较两组诊断效能,重点评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病症多位于下叶、靠近胸膜和肺外周的位置,与邻近血管关系有关,其中胸膜凹陷少见,增强扫描后,以I型和Ⅱ型为主。在肺结节诊断中,CT影像的应用价值良好,与常规CT诊断方案比较,在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方面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T影像在肺结节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定量提取更多结节特征,与常规诊断方式比较,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可预测肺结节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CT影像组学 肺结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增强老年腹部CT扫描影像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00例行CT检查的老年患者,探讨其护理方法。结果:300例行CT护理的老年患者中成功率为98%。结论:在老年患者行CT增强检查时开展全面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检查的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部CT扫描 不良反应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CT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征。方法:从经病理确诊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选取84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对其实施X线与CT检查,观察两种方式的病灶检出率与误诊率、影像特征检出率情况。结果:CT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率及影像特征检出率明显较高,误诊率明显较低,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

  • 标签: 早期周围型肺癌 CT诊断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到本院治疗肝癌患者10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肝脏增强CT诊断与肝脏MRI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肝脏MRI组诊断准确率96(96.00%)均高于肝脏增强CT组86(86.00%),P<0.05。结论:运用肝脏MRI技术对肝癌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肝脏增强CT技术 肝脏MRI技术 肝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肝脏肿瘤介入诊疗中,给予三维DSA和MRI或CT进行影像融合的应用。方法:共纳入40例肝脏肿瘤患者,开始时间为2020年09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采用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进行诊疗,并对其结果做详细分析。结果: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结果良好,病灶及病灶周围供血造影清晰。结论:对于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对病灶内部供血、周围组织供血状况检查结果明确。

  • 标签: 三维DSA MRI CT 影像融合技术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高患病率、高再住院率和高死亡率对其临床管理提出严峻挑战。建立有效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策略及不良事件预测等管理策略,将有效抑制疾病的发展与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影像分析上展现其优势。笔者就其人工智能在心力衰竭超声影像学分析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 影像医学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以及血管周围脑实质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而且是导致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CSVD起病隐匿,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检查。文章对CSVD的不同影像标志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患者预后,以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治率。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自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确诊的8例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随访12个月后患者转归情况,同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5例既往有糖尿病史。7例为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HC-NH),1例为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7例患者表现为偏侧舞蹈症状,1例患者表现为双侧舞蹈症状;6例出现挤眉弄眼、噘嘴伸舌等面部异常。8例患者发病时随机血糖为(22.1±3.17)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11.8±1.67)%,尿糖为+~++++。5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基底节高密度影1例。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双侧病灶2例,单侧病灶6例;基底节区T1像均为高信号。8例患者经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7例患者随访12个月未复发;1例患者缓解2个月后复发,经治疗后随访12个月未再复发。结论血糖控制不达标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结合基底节区的特征性影像改变及偏侧舞蹈症状可明确诊断。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应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及苯二氮类镇静药氯硝西泮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 非酮症
  • 简介:摘要耳鸣为临床常见症状,影像检查是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应根据临床诊疗需求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根据我国影像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理念,需要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生共同为患者影像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本共识针对耳鸣诊疗所关注的4个常见临床需求,简明概述了选择影像检查方法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 标签: 耳鸣 影像学检查 临床适用性评价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冠状椎体裂的影像表现,评价MRI及超声对胎儿冠状椎体裂诊断的效能,分析胎儿冠状椎体裂的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产前超声疑诊椎体畸形且行MR检查诊断为冠状椎体裂胎儿40例,排除5例引产和14例失访胎儿,最终纳入21例产后行MRI复查的胎儿,孕周为25~34(29.1±2.6)周,男19例、女2例。胎儿脊柱MRI序列包括磁敏感加权成像(SWI)、T2-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分析胎儿冠状椎体裂的MRI征象和转归,对SWI、T2-True-FISP和超声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评分的差异。计算SWI、T2-True-FISP和超声对胎儿冠状椎体裂的诊断准确度,三者间比较采用Cochran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修正McNemar检验。结果冠状椎体裂单发10例、多发11例,单纯累及腰椎16例、单纯累及胸椎2例、同时累及胸腰椎3例。矢状面SWI均可见椎体上纵行条状或点片状高信号,横断面见横行裂隙样高信号,将椎体分为前后两部分,19例前方体积大于后方。SWI、T2-True-FISP及超声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4)、2(2,2)、2(2,2)分,总体差异有统计意义(χ²=34.24,P<0.001),两两间比较SWI的图像质量优于T2-True-FISP序列和超声(Z=-4.04,P<0.001;Z=-4.11,P<0.001),T2-True-FISP序列和超声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Z=-0.58,P=0.388)。SWI、T2-True-FISP及超声诊断冠状椎体裂的准确度分别为100%(21/21)、66.7%(14/21)、47.6%(10/21),SWI的诊断准确度优于T2-True-FISP和超声(χ²=5.14,P=0.008;χ²=9.09,P<0.001),T2-True-FISP和超声诊断准确度差异无统计意义(χ²=0.75,P=0.194)。21例胎儿出生后MRI随访显示冠状椎体裂均消失,其中1例伴脊髓空洞症,1例伴脂性终丝。结论MRI尤其SWI序列对胎儿冠状椎体裂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胎儿冠状椎体裂生后均消失,从影像角度佐证其为正常的生理变异。

  • 标签: 胎儿 冠状椎体裂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的影像预测早期急性胰腺炎(AP)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1年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09例根据新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诊断为AP的患者,根据随诊结果分为进展组(40例)和非进展组(69例)。所有患者初次发病1周内行腹部平扫及增强CT扫描。采用计算机完全随机方法将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77例,进展组28例,非进展组49例)和验证集(32例,进展组12例,非进展组20例)。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上,对胰腺实质全部层面沿胰腺边缘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进行三维融合,采用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对纹理特征降维,建立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和4个序列联合的影像标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联合临床特征和CT特征建立临床模型,联合临床、CT特征和影像标签建立综合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早期AP进展的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训练集中,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边缘是AP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OR=0.16,P=0.033),联合血钙建立临床模型,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70。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和联合序列图像中分别提取了14、11、13、13、9个最优纹理特征,其中延迟期影像标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有相对更好的预测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85。基于延迟期影像标签(OR=2.22,P<0.001)及边缘(OR=0.02,P=0.042)建立综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90、0.86。DCA显示综合模型和延迟期影像标签均具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基于CT影像模型预测早期AP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价值,明显优于临床模型。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线上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及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系本科学生134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人数均为67人。试验组采用基于学习通及腾讯会议等的线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及进行自编问卷匿名调查,了解学生线上教学的效果。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合格率分别为80.6%(54/67)和64.2%(43/67),试验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总计发放134份,收回134份,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等方面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有助于提高期末总成绩合格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及质量,在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线上教学 医学教育 医学影像诊断学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后认知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但因不易察觉而可能被忽略,且脊髓损伤后认知损害与多种因素相关,大脑结构功能的改变可能实际参与了认知损害过程,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学者采用神经影像方法对脊髓损伤后脑结构功能改变进行研究,以期阐明脊髓损伤后认知损害机制。本文对脊髓损伤患者认知损害发病率及临床特征、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神经影像改变进行综述,旨在为脊髓损伤患者认知损害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损伤 认知损害 神经影像学 功能磁共振成像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影像在嗜铬细胞瘤(PCC)和副神经节瘤(PGL)的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于指导治疗。肿瘤相关易感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临床和影像表型有了更好的了解。功能显像在PCC和PGL亚型中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优势,因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几种靶向PCC和PGL特定受体和代谢过程的放射性药物被开发,包括131I/123I-间碘苄胍、6-氟-18-L-3,4-二羟基苯丙氨酸、18F-FDG和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生长抑素类似物,其中2种已被用于治疗。该文重点关注目前用于PCC和PGL的显像方法,这些方法因临床表型和基因表型而异。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生长抑素 MIBG DOTATATE FDOPA FDG
  • 简介:【摘要】影像和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分析的两大核心技术能够从CT中提取和分析大量高通量影像特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而其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对预后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对基于 CT 的影像人工智能在预测肺癌远处转移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 标签: 影像组学 肺癌 远处转移 CT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用器械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探究在肺部临床检查与诊断中使用16层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年末在我院内科就诊的100例肺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两个组别。分别使用不同器械对其肺部进行检查,再均做一次肺部活检检验,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影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以患者活检结果作为确诊依据,研究组患者通过使用16层螺旋CT检查,报告结果符合率(100%)高于参照组(80%),P

  • 标签: 16层螺旋CT 影像学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应用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确诊并治疗的7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X线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共涉及112个责任椎体,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查资料。结果: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2.9%(104/112),特异度为7.1%(8/112);X线诊断的敏感度为87.5%(98/112),特异度为12.5%(14/112)。MRI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 MRI诊断骨质疏松骨折的敏感性更高。

  • 标签: 骨质疏松骨折 MRI 诊断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CT影像在对早期急性胰腺炎进展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录入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开展分析研究,根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作为依据行亚特兰大分类,依次为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均采用腹部平扫及增强CT扫描,后经随机法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结果:在训练集中,除血钙、胰腺边缘指标比较,实验A组与实验B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特征均无显著对比,P>0.05;通过共线性检查后,训练集中血钙、胰腺边缘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腺边缘属于独立预测因子,P<0.05;尽管血钙并不能作为独立预测因子,但由于调查中存在统计意义的变量数据较少,同时相比较于单独编原模型,血钙加入后的模型明显提升,对此,将胰腺边缘与血钙两个变量均纳入临床模型的建立参考中。结论:以CT影像模型作为依据,来实施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进展预测效果较优,准确率明显高于临床模型,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CT影像组学 早期急性胰腺炎 预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