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复杂创面修复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14 年 1月至 2019年 12 月收治 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 100.0%。术后 2例患者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 3d、 5d治愈; 2例患者术后第 2d发生动脉危象,及时进行手术探查患者吻合血管以及重建该处血管血液循环后皮瓣成活。 30例患者经术后随访 6个月调查显示,患者皮瓣色泽恢复正常且外观良好,均未发生破溃现象。结论: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手术成功率高且疗效明确,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创伤后髂股静脉近心端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本院血管外科使用AngioJet对创伤后存在髂股静脉近心端血栓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AngioJet进行治疗的患者共76例,血栓Ⅲ级清除20例(26.3%),Ⅱ级清除41例(53.9%),Ⅰ级清除15例(19.7%),使用导管吸栓或导管溶栓后血栓Ⅲ级清除34例(44.7%),Ⅱ级清除35例(46.1%),Ⅰ级清除7例(9.2%),血栓清除率明显上升(P<0.05),1例(1.3%)出现脑出血,2例(2.6%)血栓急性复发,3个月随访通畅率91.8%。结论创伤后髂股静脉近心端血栓使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是安全、有效的,术中使用尿激酶溶栓、导管吸栓和留置接触性导管溶栓治疗可增加血栓清除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皮及女性外阴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集肿瘤患者32例,女24例,男8例,年龄18~68岁,平均49.4岁。对15例头皮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及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转移修复,对17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行外阴肿物扩大切除及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5例头皮修复及17例外阴修复患者皮瓣全部完全成活,头皮修复患者中2例出现缝合口愈合不良,外阴修复患者中2例发生皮瓣尖端部分坏死,4例出现缝合口感染,2例出现皮下通道血肿。所有皮瓣供区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头皮及外阴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KISS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修复效率高、皮瓣血供可靠、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修复头皮及女性外阴较大面积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修复手部外伤术后瘢痕挛缩畸形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应用削薄ALTP修复手部外伤术后挛缩瘢痕12例。先行手部挛缩瘢痕组织彻底切除,恢复手部正常的骨性结构及力线,手部缺损创面为5.0 cm×6.0 cm~8.0 cm×10.0 cm;遗留创面于大腿外侧设计ALTP修复,皮瓣I期显微修薄,皮瓣均不携带阔筋膜。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门诊复查、微信随访,观察创面愈合及皮瓣外观、质地、感觉、供区瘢痕及患手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2例因穿支电凝处出血,血肿卡压静脉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后皮瓣成活。本组术后均随访,其中门诊复查6例,微信视频随访4例,电话咨询2例;随访3~20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皮瓣不臃肿,质软,无色素沉着,外形美观;皮瓣供区仅遗留1条线形瘢痕。患手的握、捏、对掌、对指等功能得到大部分恢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TAM评定:优7例,良4例,可1例。结论削薄ALTP修复手部外伤术后瘢痕挛缩畸形,可携带不同组织进行立体修复,术后皮瓣外形美观,供区可直接闭合,减少供区损伤,是修复手部挛缩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动静脉畸形脑出血的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60例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股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 30例患者。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经股动脉造影、栓塞术后强化观察和护理,能够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脑出血 ;经股动脉造影 ;栓塞术 ;护理 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是因为血管混乱盘结引起的先天病变,患者会出现脑出血,癫痫,头痛等等并发症,主要的发病群体是 40岁以下的群体 [1]。临床中手术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股动脉造影和栓塞手术对该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是评价脑血管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但是仍然会有并发症出现 [2]。此次研究中,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我们分成了两组进行对比,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为护理提供依据,有以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60例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和研究组,均有 30例。患者接受了 CT和 MRI检查,满足动静脉畸形脑出血的诊断依据。共有 11例女性, 19例男性,最小 14岁,最大 48岁,平均( 37.55±3.26)岁。研究组有 10例女性和 20例男性,最小 15岁,最大 50岁,平均( 37.84±3.50)岁。两组的普通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 两组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了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常规组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是吸氧,血压和血糖控制,抗感染治疗,体征观察,遵医嘱用药等,研究组除了对照组的护理内容还增加了综合性护理,有以下护理内容。 1.2.1 一般护理 术后调整患者为平卧体位,将床头抬高,调整左右侧卧,两小时进行一次翻身。穿刺点视情况进行止血,术后制动术侧肢体,伸直 6至 12小时,使用沙袋压迫止血。 1.2.2 临床观察 术后对患者的心电进行监护,提供吸氧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术后如果患者有颅内再出血,最先出现的就是意识变化,为患者进行格拉斯评分,观察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观察血压,对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了解,确定患者的颅内再出血情况,术后 24小时对患者的体温、肢体感觉进行观测,如果脉搏减慢,肢体麻木,皮肤温度下降,可能是包扎过紧导致了栓塞,需要进行应急处理。 1.2.3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成功与否比较担忧,容易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患者术后卧床休养,术侧肢体制动,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和患者进行解释,为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加强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有更多的了解,增强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护理满意率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X2检验, 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 讨论 动静脉畸形脑出血使用股动脉造影和栓塞手术非常有效,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非常重要,要对患者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进行了解,避免患者出现水肿症状 [3],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症状,股动脉造影会导致高压,因此会出现血管破裂和加重出血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基础的护理操作,对动脉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机制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价更加准确,提升护理质量 [4]。 此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说明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接受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加强观察和护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并发症出血,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股动脉进行冠脉造影的护理需求,为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根据患者的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 90例)与观察组( 90例)。对照组为股动脉入路,观察组为桡动脉入路。给予所有患者术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情绪烦躁发生率以及腰背酸痛发生率、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者患者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腰背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患者更少发生并发症,患者感到更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混合现实技术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探讨实时定位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我们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患者12例。术前建立3D骨-血管-皮肤模型,模拟吻合血管,观察吻合口匹配情况。设计皮瓣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将3D模型投照于术区,实时观察虚拟血管走行,依其方向探查穿支,观察虚拟图像和实际解剖所得穿支定位符合情况。采用皮瓣晚期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2例游离皮瓣均存活,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2个月。按皮瓣晚期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例,良7例,可2例。术中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定位,虚拟穿支走行与实体解剖完全一致,图像重合率为100%。结论混合现实技术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切取可以获得实时而精准的穿支定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攀枝花市现制现售水的卫生状况和水质影响主要因素,为后续的决策工作选择提供参考信息。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攀枝花市城区内的所有现制现售水经营单位,对这些单位展开问卷调查,随机抽检 90台现制现售水机的出水进行检测 ,了解售水机器的水质,借助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来分析水质量的不同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受检测的 90台现制现售水机当中,符合 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水机为 78例,总体合格率为 86.7%。对调查表中的不同卫生管理情况的变量进行赋值,然后以水质作为应变量 Y,将变量引入 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当中,以 α=0.05标准作为判定依据,将 6个变量描述为 X1-X6,其中防护门、 10m内污染源、水质自检机制为影响现制现售水质最大的因素,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当前现制现售水的安全卫生问题还需要进行有效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和经营管理问题都会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因素控制,让企业制定更加规范的卫生管理制度规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神经神经阻滞镇痛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节外科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在B超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后行手法松解术,松解完毕后患者行主被动功能康复锻炼。记录术前及术后膝关节的屈曲度、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及功能锻炼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所得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2例患者平均随访(20.4±3.1)周。松解前膝关节主动屈曲度平均(70.0±10. 8)°,松解后末次随访主动屈曲度平均(106.4±7.9)°,平均改善(36.9±7.5)°(t=-28.5,P<0.05)。松解前KSS评分平均(78.3±2.3)分,松解后末次随访KSS评分平均(88.3±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5)。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平均(4.5±1.1)分,为中度疼痛。随访无假体周围骨折、伸膝装置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股神经神经阻滞镇痛下手法松解术能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缓解患者功能锻炼时的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低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2月— 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髌骨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14~46岁,平均26.8岁。均为髌骨外侧脱位,其中复发性髌骨脱位14例,习惯性髌骨脱位1例。所有患者行关节镜探查、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MPFL术,其中12例同时行外侧支持带松解,3例单纯行MPFL重建。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切口愈合、取腱区踝关节功能、髌骨外推试验和恐惧试验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33个月,平均24.2个月。手术时间65~85 min,平均71.2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取腱区踝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不适。屈膝20°位髌骨外推试验、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无再发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术前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IKDC评分分别为(51.7±2.5)分、(52.8±3.3)分、(47.1±3.3)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84.6±3.2)分、(85.0±3.3)分、(82.5±2.0)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9.5±1.9)分、(89.2±2.8)分、(87.5±2.2)分(P均<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MPFL,辅以外侧支持带松解,能有效治疗髌骨脱位,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增压型股前外侧双叶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9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29例四肢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例;年龄22~60岁[(41.9±11.1)岁]。24例为四肢的单一创面,创面面积12 cm×10 cm~38 cm×27 cm;5例为2处相邻但不连续的创面,创面面积7 cm×4 cm~13 cm×9 cm。均设计、切取股前外侧双叶皮瓣,并使用内增压方式处理皮瓣所携穿支予以创面修复。记录皮瓣穿支来源、皮瓣切取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供区愈合情况、远期皮瓣及供区外形、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64个月[(19.0±12.7)个月]。本组29例患者共设计30个双叶皮瓣。皮瓣切取时间25~60 min[(46.6±20.2)min]。手术时间4~11 h[(6.4±1.8)h]。术后1例1叶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非手术治疗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1~53 d[(18.5±9.9)d]。4例因皮瓣外形臃肿于术后4~8个月行皮瓣修薄手术。末次随访时,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感觉部分恢复。供区均为线性瘢痕存留,1例瘢痕面积较大,但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2例术后早期出现切口区感觉异常,3个月后逐步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增压型股前外侧双叶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可克服穿支不共干时不能设计切取双叶皮瓣的局限性,扩大双叶皮瓣的应用范围,同时减少供区切取宽度,有效避免供区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198例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患者,在患者治疗完毕后,观察患者是否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获取患者的详细病案信息,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9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0.1%。相关因素为:65岁及以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强化抗凝治疗与加压止血。结论: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应明确相关因素,及时做好护理工作,从而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