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通过监测仪表数据的互相关测定泥石流的速度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有效地对泥石流进行监测。以一定的间隔把一组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急流区,是一种获得泥石流前缘平均速度的常用方法。除此以外,这些传感器也能被用作泥石流发生的检测器。地震和声波传感器也能被用于测量泥石流前缘速度和流量(以相同的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测量泥石流的速度和流量。例如,通过电流计量表、溢流堰、文氏管测流槽、巴歇尔氏测流量测流槽和化学示踪剂等。然而,通过这些方法对泥石流的速度进行测量时,要求充分地确定泥石流波动的主要前缘。通过在两个连续测量的监测站记录的泥石流前缘之间的时滞,能够对泥石流的平均速度进行评估。
简介:摘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但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压力,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由于受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植被被开挖,在地质状况遭到破坏的影响下,增加了泥石流的发生概率,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社会的稳定。众所周知,泥石流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地质灾害,而造成泥石流发生的原因除了上述人为因素外,当降雨量达到一定值时也会造成地质的破坏,进而引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除了严格控制人为破坏因素,还应该加强对降雨量的分析,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泥石流预报模式和防灾措施,提高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国西南山区已发生的泥石流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出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降雨量条件,分析两者的关系,从而为今后各区域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简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同质泊松过程检验、核平滑估计和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R软件作图的可视化优点,对云南省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识别、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泥石流分布不均匀,灾害空间点模式分布与同质泊松过程的假定不符。此外,泥石流强度的核平滑估计和基于泥石流空间位置的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具有显著的聚集特征。其中,泥石流高聚集区主要集中于贡山-维西-福贡、泸水-玉龙-隆阳-腾冲、盈江-陇川、金平-元阳-绿春等地区;较高聚集区位于华坪-永胜-鹤庆、沧源-耿马-镇康、景东-双柏-楚雄、马关、东川-会泽-巧家、盐津-大关-彝良等地区。泥石流灾害强度分布大致以怒江州泸水县南端至文山州金平县一线对称,尤其是滇西和滇西北地区。研究结论对识别云南省泥石流灾害风险、优化灾害监测站的分布、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效率、减少灾害损失、优化救灾物资储备、改善救灾策略、完善巨灾保险救灾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