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辽宁中部城市沈阳、鞍山和本溪大气成分站能见度与颗粒物连续监测资料,分析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颗粒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各城市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月和季变化,峰值出现在3月或5月,谷值出现在12月或1月;各城市的能见度与颗粒物PM10、PM2.5和PM1的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其最优拟合关系方程及决定系数R2不同。从拟合方程来看,沈阳市雾霾污染时采用倒数曲线y=b1+b1x拟合效果相对较好,全年采用指数曲线y=b0e^b1x拟合效果较好;鞍山市采用对数曲线y=b0+b1lnx或指数曲线y=b0e^b1x拟合效果较好,本溪市采用倒数曲线y=b0+b1/x或对数曲线y=b0+b1lnx拟合效果较好。从决定系数R2来看,沈阳和本溪市能见度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总体相关最好,鞍山市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总体相关性相对较差。颗粒物细粒子PM2.5和PM1拟合的能见度效果较好,且在雾霾污染时拟合效果更好,说明细粒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明显。
简介: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夜间灯光数据获取最新的城市地表分布,并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2013年8月14~16日太原区域的一次高温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城市下垫面扩张对大气边界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模式中地表参数修正后,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太原主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小规模建筑群的扩张,有效改善了模式的预报性能,显著提高对近地面气温、地表温度的预报能力。城市下垫面的扩张,使城区夜间升温明显,热岛强度增强。与1992年的城市化状况相比,晴空天气条件下,2012年太原城区夜间气温上升5℃,热岛强度升高2~3℃。城市下垫面扩张,改变了地表能量分配关系,使得地表感热传输明显加强,潜热通量明显减弱,城市冠层作用下的储热能力增强。边界层内部湍流交换、水汽输送等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地表水汽输送减弱,边界层水汽含量减少,2~4km高度的水汽含量增加,湍流动能的影响高度增高,湍流混合加剧;14:00,城区边界层高度抬高了800m,城市上空混合层加深,持续时间更长。
简介:用石家庄站和同纬度城镇站(深州、晋州)1957—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闷热日数、闷热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和两站间的差异,以及14时气温、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1957—2010年,石家庄的闷热天气呈增多趋势;城镇站则表现出多-少-多的双峰型演变。石家庄的闷热天气与14时气温的变化一致,闷热程度增强,气温起主要作用;深州的闷热天气与14时气温和湿度变化有关,且湿度起主要作用。受城市化的影响,石家庄的热岛效应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强于深州,干岛效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明显加强。石家庄闷热天气主要由城市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引起,城市干岛效应引起的湿度下降抵消了一部分闷热天气发生的可能性。
简介:Undertakenjointlybythe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andtheMeteorologicalBureauofQinghaiProvince,theproject'ConstructionofthePrecipitationEnhancementManagementBaseforNorthwesternChina'startedceremoniallyintheupperreachesoftheHuangheRiverinAugust2001.Basedontheactualsituationoftheprojectandtheresultsofthefieldinvestigationconductedbytherelatedexperts,anareaofabout10000km2aroundHenanCountyofQinghaiProvinceischosenastheexperimentalsiteoftheprecipitation
简介:气象文化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从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气象事业的精神支柱、思想动力和发展之魂。气象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气象事业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范畴包含在长期气象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行业作风、服务理念、精神风貌、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思想和业务文化素质等。气象文化可归纳为导向、凝聚、激励、教育、宣传等作用。以先进的气象文化占领气象干部职工的思想阵地,可以满足气象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气象文化建设钢要》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气象文化建设要从先、特、优、新四个方面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