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时代不同法的观念也不同,古人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法的应用有一些特殊的习惯和习俗.古法多义,是古人法观念多样性的反映.学界认为商周人没有法观念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周代'在军法'的观念起源很早,由于军容不入国的习俗,春秋以前古人只在军中使用法的规范.

  • 标签: 法观念 习俗 军法
  • 简介:文子公案历来聚讼不已。竹简《文子》的出土,引起了学术界的更大关注,但是在关键的问题上仍旧有很大分歧。本书直面学术难题,重点考察了竹简《文子》传世本《文子》的关系,以及两本《文子》《淮南子》的关系和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及主题思想。通过缜密考证和深入分析,作者认为,

  • 标签: 竹简《文子》 出土文献 公案 书讯 《淮南子》 主题思想
  • 简介:<正>启发我们考虑两个问题10=1+9=2+8(?)3+7=4+6=5+5。换句话说,在线段x+y=10,0≤x,y≤10上恰有十一个整点:(0,10),(1,9),(2,8),(3,7),(4,6),(5,5);(10,0),(9,1),(8,2),(7,3),(6,4)。其中坐标为奇素数的点(奇素点)恰有在三个:(3,7)(5,5)(7,3)一般地,在线段x+y=2n,0≤x,y≤2n上恰有2n+1个整点:(0,2n),(1,2n-1),(2,2n-2),…(n-1,n+1),(n,n)

  • 标签: 线段 两个问题 三角形 哥德巴赫猜想 洛书 奇素数
  • 简介: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中,有一篇周文王告诫嗣子的遗言,整理者题名为《保训》。《说文》云:“训,说教也。”《左传·文公六年》云:“告之训典。”杜预注:“训,先王之书。”《国语·楚语》云:“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全文共十一简,基本完整,现将原文用通行字体转写于下:

  • 标签: 古代思想 竹简 战国 清华大学 《说文》 周文王
  • 简介:哲学具有三种基本形态,除了论坛哲学、讲坛哲学之外,还有实践哲学,亦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所奉行的哲学(“伦常日用之道”)。哲学研究也好,哲学教育也罢,都需要通过实践哲学产生效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就此而言,哲学本身确具有教育(“教化”)功能(“无用大用之用”)。只不过哲学教育是相对于哲学研究而言的,讲坛哲学是相对于论坛哲学而言的。

  • 标签: 哲学教育 历史 现状 论坛哲学 讲坛哲学 实践哲学
  • 简介:近年来美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某些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文化上的基本主张和发展精神实际上在肯定儒家观念。许多美国思想家象儒家那样强调人文精神和道德的重要性。东方所推崇的和谐的观念由于生态哲学的走时而在美国大行其道。构成儒学框架的阴阳、夫妇,父子等范畴所规定的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如今在美国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被置于个人的独立性之上,这种主次关系被认为是人生成功的奥秘所在。文章指出,向不同方向开拓的东西方思想是互补的,当一种思想方式走向极端、产生祸害以后,就要借助另一种思想方式纠偏,这是当代美国社会思潮儒家观念接近的根本原因。

  • 标签: 社会思潮 环境伦理学 儒家 思想方式 家观念 西方思想
  • 简介: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周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周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周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周孔之道”最力,东汉明帝时将周孔之道纳入国家教化体系。隋代王通承孔子“从周”之志,提倡以礼乐之道化成天下。唐太宗时周、孔分祀,迄至中唐,韩愈作《原道》,区分治统道统,“孔孟”逐渐代替“周孔”。明末黄道周认为宋儒乃因治统缺失而强调道统,从而导致门户之见的产生,因此他弘扬六经、回归周孔之学以救时弊。清代朱彝尊亦提倡周孔之道,而章学诚则认为义理、博学、文章三者必合于一,乃可通往周孔之道,道统于此有向学统转化的迹象。当今反思周孔之道的历史发展,对重建礼义之邦、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 标签: 周孔之道 治统 道统 学统
  • 简介:<正>司马迁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指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可惜语焉不详。直至今日,学界对这一线索仍莫明究竟。对此,笔者曾做过一番探赜索隐的工作,现将基本思路整理成文,以就教于专家。

  • 标签: 黄老之学 韩非子 齐国 三晋法家 老子 汉书·艺文志
  • 简介: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稷下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文化的交流融合齐国适宜的社会环境促成了黄老学派在稷下的诞生,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稷下学宫的《黄老帛书》是黄老学派的代表作品。

  • 标签: 稷下学宫 前道家 道家 黄老学 诞生
  • 简介:<正>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学,从魏晋南北朝的衰颓中发展宏大起来,隋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恢复和发展阶段。所以,史学界长期以来否定隋文帝对儒学发展的作用,实非中肯之论。其实,处在隋代这一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的隋文帝,儒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执政期间对繁荣儒学做了不少的贡献。可以说,儒学在隋唐时期一改消沉局面,再度振兴于

  • 标签: 隋文帝 儒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 隋唐时期 儒家学说
  • 简介:<正>船山重视法相唯识学,近人时有发明。熊十力先生说,他早岁十分崇拜船山学问,后读佛典,“始知船山甚浅。然考船山遗书目录,有《相宗络要》、《八识规矩赞》二书,自邓显鹤、曾国藩之伦,皆莫为之刊行。诸为船山作传者,亦置弗道。吾臆船山晚年或于佛学有所窥,陋儒或讳其书不传,未可知耳。”(《新唯识论·心书》)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也说:“尤可注意者,遗书目录中有《相宗络索》及《三藏法师八识规矩论赞》二书。在彼时以儒者而知治唯识学,可不谓豪杰之士耶!”船山对法相唯识学如何理解?法相唯识学船山哲学有何关系?船山于佛学研究为何独着意于法相唯识学?本文试作一些初步探索。

  • 标签: 法相唯识学 阿赖耶识 真如 佛性论 佛学研究 三藏法师
  • 简介: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的儒家文化已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但被运用于政治,而且被运用于经济领域,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美国500多位百万富翁的经商管理信条,这在《成功法则》中体现出来。

  • 标签: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成功法则》
  • 简介:《左传》筮例文王演《周易》李纯仁,耿志勇按:为庆祝本刊创办十周年,特于此期和下期发表部分纪念征文。在这些征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易学新秀已经以其独到的学见出现在易坛之上。易学史上争论颇多的问题之一是谁把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为之编制卦爻辞。文王演《...

  • 标签: 《周易》 《左传》 卦爻辞 《易》 占筮 周文王
  • 简介: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怎样实现"贞观之治",史学家早有详尽论证。本文所要论及的是唐太宗及其辅臣在贞观之治中,对齐文化的借鉴和运用。本文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君身自正,善始慎终"、"探讨兵法强军安边"等四个方面来探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认识齐文化的历史影响及作用,而且有利于使其更好地为当代现实服务。

  • 标签: 贞观之治 齐文化 借鉴 运用
  • 简介:19世纪的英国迈进城市化时代:工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崛起,而城市化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使人们因财富和地位的差异而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并推动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分层反过来又对城市本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英国城市格局逐渐发展成为以“贫民窟郊区”为典型特征的城市社会地理结构。

  • 标签: 贫民窟 郊区 社会分层 社会隔离 城市社会地理
  • 简介:8月4—8日在中国澳门举行,由澳门中国哲学会主办,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发展学院和香港港专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以下议题展开研讨:当代诠释学的前沿问题,诠释学哲学史,法律解释法律实践,社会批判理论正义和民主,古希腊哲学先秦儒学的互诠,隐喻、哲学文学,等等。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暨哲学系主任傅永军教授应邀率代表团出席。

  • 标签: 诠释学研究 中国澳门 法律实践 学术研讨会 经典诠释 文化诠释
  • 简介:《春秋》有“义”有“例”。西汉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其中多发明《春秋》之大义。而东汉何休作《公羊解诂》,自称“略依胡毋生条例”,又作有《文谥例》,以阐发《公羊》之义例,从此治《公羊》之学者,莫不重视“例”。何休重“例”的传统经徐彦疏何休的《公羊解诂》而得以发扬光大,进而在清代常州学派刘逢禄的《公羊何氏释例》那里被推到极致,以至于“何休一刘逢禄”这一谱系几乎被视作公羊之正脉。从另一方面看,历来对徐彦的《公羊解诂》多不重视,学界对该书的评价也不高。

  • 标签: 《公羊》 何休 《春秋繁露》 《春秋》 常州学派 刘逢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