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放松训练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的正念放松训练。观察2组患者血清皮质醇、胰岛素水平的变化,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等术后康复指标。结果2组均在入院时血清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最低,此后逐渐升高,术后2 h为最高;入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术后2 h研究组血清皮质醇为(120.15 ± 22.63)、(122.34 ± 15.75)μg/L,胰岛素为(10.41 ± 3.07)、(12.69 ± 4.5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血清皮质醇(129.85 ± 15.43)、(131.34 ± 22.79)μg/L和胰岛素(11.69 ± 2.99)、(14.84 ± 4.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06~2.638,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为(1.26 ± 0.13)分、强迫症状(1.43 ± 0.08)分、抑郁(1.18 ± 0.12)分、焦虑(1.14 ± 0.10)分、恐怖因子(1.34 ± 0.08)分及总分(120.91 ± 11.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 ± 0.53)、(1.65 ± 0.58)、(1.71 ± 0.12)、(1.76 ± 0.13)、(1.41 ± 0.12)、(130.47 ± 1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28~28.277,均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1.55 ± 0.18)d、住院时间(6.51 ± 2.20)d,较对照组(1.73 ± 0.25)、(7.65 ± 2.19)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37、4.592,P<0.05)。结论正念放松训练可以缓解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水平,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则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康复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优良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低于对照组的15.5%(P<0.05)。结论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可有效提升膝关节功能性,加快康复进程,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手术室层流手术间感染率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手术室层流手术间控制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评分、手术室各项感染指标、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出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感染控制知识、手术室环境安全、手卫生依从性、手术器械包装规范化、消毒隔离规范化5项评分及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手术室各项感染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及出院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行层流手术间控制性预防护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降低手术室感染指标,提升感染控制质量评分,为患者预后打下坚实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疗效与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刮宫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95.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62.4±6.4)ml,低于对照组的(96.1±10.2)ml(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8.2±3.3)min比(42.3±2.4)min、(14.3±1.2)d比(25.1±4.3)d、(5.5±2.1)d比(7.5±2.2)d,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创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出院,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专科护理小组的构建及在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组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专科护理小组,并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术中常规护理。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比较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比较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手术中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专科护理小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就诊且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肌肉紧张度、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接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其手术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观察组的肌肉紧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肌肉放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护理后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均P<0.05),两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均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⑤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6%、8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肌肉紧张感,改善其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使其感到更加舒适和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0.2±10.4)岁,体质指数(BMI)为(24.4±3.6)kg/m2。其中,恶性肿瘤811例,包括子宫颈癌405例、子宫内膜癌279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112例、外阴癌15例;良性疾病189例,包括子宫脱垂43例、子宫≥孕12周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57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84例、要求复通的输卵管结扎患者5例。手术方式: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颈癌Ⅰa1期患者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Ⅰa2~Ⅱb期患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卵巢癌早期患者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外阴癌行外阴广泛性切除+腹股沟淋巴清扫术。良性疾病患者中,子宫脱垂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孕12周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输卵管结扎要求复通的患者行输卵管复通术。(2)手术并发症: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中,25例(2.5%,25/1 000)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其中血管损伤11例、输尿管损伤11例、膀胱损伤2例、肠管损伤1例;130例(13.0%,130/1 000)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血栓66例、淋巴潴留囊肿20例、感染16例、肠梗阻9例、肾积水8例、生殖道瘘6例、腹壁切口疝4例、皮下气肿1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患者为3.1%(25/811),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0/189;χ²=4.778;P=0.029);子宫颈癌(4.2%,17/405)、卵巢癌(3.6%,4/112)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1.4%,4/279)、外阴癌(0/15;P均<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患者为15.2%(123/811),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3.7%(7/189);χ²=17.807,P<0.01],但各恶性肿瘤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²=4.318,P=0.229)。(3)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BMI、既往盆腹腔手术史、疾病性质(良、恶性)、手术时间、有无合并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40岁、BMI≥25 kg/m2、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合并慢性疾病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不同疾病的不同术式而异,患者的年龄、BMI、既往盆腹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及合并慢性疾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粪菌移植探究肠道菌群是否参与手术创伤及麻醉引起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手术组(S组)和粪菌移植组(F组),每组12只。S组小鼠在全身麻醉下行肝部分切除术制备PND模型,采集小鼠术后粪便制成粪菌滤液移植至F组小鼠体内。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术后/粪菌移植后第3、7天大脑海马区IL-1β、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 Iba-1)的表达情况,通过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 MWM)评估术后/粪菌移植后第3、7天的认知功能。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第3天、F组移植后第3天在目标象限内停留时间缩短(P均<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均<0.01);S组在术后第7天、F组在移植后第7天在目标象限内停留时间延长(P均>0.05 ),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均>0.05)。S组IL-1β、IL-6水平在术后第3天(P均<0.01)和术后第7天(分别为P<0.01、P<0.05)均较C组明显升高;F组IL-1β和IL-6水平在移植后第3天也较C组明显升高(P均<0.01),移植后第7天仍保持上调(P均<0.05 )。与C组比较:S组小鼠大脑海马区小胶质细胞Iba-1水平在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P<0.01 ),术后第7天仍保持上调(P<0.05);F组在移植后第3天Iba-1水平也明显提高(P<0.01),移植后第7天相差不大(P>0.05 )。与C组比较:S组在术后第3天、F组在移植后第3天BDNF的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1);在术后第7天S组的BDNF水平较术后第3天升高(P>0.05 ),移植后第7天F组仍保持在较低水平(P<0.05)。结论肠道菌群参与了手术创伤及麻醉引起的PND,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区神经炎症的发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增加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护理配合效果及对手术并发症影响的疗效。方法:研究期2022年3月-2023年2月,纳入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两组,每组患者32例),一组给予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患者围术期内引入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简介:摘要肥胖及糖尿病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并加剧家庭生活的负担。代谢手术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在病态肥胖和肥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异常的治疗方面已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代谢手术治疗肥胖糖尿病较非手术治疗在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为规范减重代谢手术的发展,一系列临床指南被相继推出,但随着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各类指南还需要根据临床发现和机制研究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笔者就目前最新的国内外代谢手术指南相关内容进行初步的解读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6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开胸组及微创组,开胸组患者行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微创组患者行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CRP水平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征,同时对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 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及术后5 d,微创组患者CRP水平分别为(41.29±5.16)mg/L、(26.43±2.17)mg/L,均显著低于开胸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5.42±21.41)ml、(213.42±41.16)ml、(305.15±13.58)ml、(2.31±0.26)d及(11.61±3.52)d,均显著少于开胸组(均P<0.05);微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治疗对患者机体CRP造成的影响,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及引流情况,且该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名。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实验组护士给予PDCA循环法专业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手术配合能力、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手术配合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提高手术护理安全和质量改进水平,推动实现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3DCT观察大龄(≥8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手术后残余畸形病理改变,模拟手术预判治疗效果,探讨多种手术方式综合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骨科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综合运用多种截骨术治疗的大龄DDH治疗后残余畸形病例资料共27例35髋,手术时患儿年龄8岁至13岁9个月。根据Tonnis分型,Ⅰ型7髋,Ⅱ型22髋,Ⅲ型6髋。根据Kalamchi & MacEwen股骨头坏死分型,Ⅱ型6髋,Ⅲ型11髋,Ⅳ型8髋,10髋未见坏死。根据Ponseti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2级3髋,3级6髋,4级4髋,5级12髋,6级10髋。根据改良Severin分类,Ⅱ型3髋,Ⅲ型13髋,Ⅳ型12髋,Ⅴ型7髋。术前摄骨盆-双股骨全长CT。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建立3D骨模型。根据患儿年龄和头臼匹配情况模拟相应截骨术,观察截骨后股骨头覆盖和关节匹配情况,据此行手术治疗。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Reimer指数和Sharp角的变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价随访时影像学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改良Severin分类评价影像学效果,以Ponseti标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13~36个月。末次随访时Reimer指数由0.54±0.24改善至0.19±0.08,Sharp角由53°±8°改善至38°±6°,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按改良Severin分类,Ⅰ型5髋为优,Ⅱ型19髋为良,Ⅲ型11髋为可,优良率为68%(24/35)。按Ponseti标准,1级17髋,2级11髋,3级7髋,优良率80%(28/35)。结论在3DCT模拟手术的辅助下,综合运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大龄DDH手术后残余畸形可缓解关节疼痛并改善跛行步态,早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OSR)与腔内修复手术(EVAR)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1月—2020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118例,其中男102例、女16例,年龄(70.5±9.6)岁。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OSR组23例和EVAR组95例。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生活习惯、合并症、瘤体最大径、复杂瘤颈形态等基线资料。(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饮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3)术后定期复查CT血管成像(CTA),观察有无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各型内漏等发生。结果OSR组和EVAR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VA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饮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OSR组,分别为(141.15±22.97) min与(242.79±29.41) min、(34.32±16.08) mL与(443.93±109.58)mL、(14.26±3.34) h与(52.25±12.05)h、(4.07±0.63) d与(6.48±0.83)d、(21.88±1.78) d与(24.44±2.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919、17.881、14.978、15.532、4.745,P值均<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获随访1年,除EVAR组2例出现轻微Ⅱ型内漏外,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主动脉瘤的OSR和EVAR均能取得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与OSR相比较,EVAR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术后禁饮食、卧床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定位导航系统)在颅骨或脑内微小病灶及功能区病灶精准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导航、定位并切除颅骨和脑内微小病灶及功能区病灶12例,术中均采用头皮Markers进行光学注册,记录注册误差,根据病灶的颅骨映射,由机械臂激光导航描记、设计头皮切口及骨瓣边界;术后行头颅CT和MRI扫描观察颅内出血、病灶切除情况;将术后影像与术前手术计划相融合,计算计划骨瓣中心与实际骨瓣中心的偏移误差。结果12例患者的注册误差为(0.90±0.12) mm(范围为0.6~1.5 mm),机械臂注册误差为0.09~0.12 mm。计划骨瓣中心与实际骨瓣中心的偏移误差为(1.9±1.1) mm(范围为1.4~4.5 mm)。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机器人机械臂导航下一次性精准找到病灶边界,对皮层及病灶周围组织破坏性小;术后复查头颅CT或MRI提示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可为颅骨或脑内微小病灶及功能区病灶切除术提供精准的定位和导航功能,提高了手术效率,保障了手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外周静脉通路链式管理方案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护理;选取2019年1—6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外周静脉通路链式管理方案。共纳入528例患者,因患者更改治疗方案脱落5例,手术临时取消脱落5例,住院期间检查科室未收集到相关数据脱落3例,最终纳入515例患者,对照组247例,观察组26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共留置589个留置针,对照组患者共留置474个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部位、留置针型号、重新置管率、留置针失效率、留置时间、静脉穿刺耗材费用及护理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前臂内侧静脉、前臂外侧静脉留置留置针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20 G留置针数量多于对照组,留置18 G留置针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针失效率、重新置管率、静脉穿刺耗材费用及护理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手术期外周静脉通路链式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留置针失效率、重新置管率,减少相关费用,提高外周静脉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Bur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失败或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及治疗结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采用Bur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失败或复发患者共5例的临床资料,随访后续手术方式,对其二次手术的长期结局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报告的尿失禁主观症状以及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问卷(PGI-I)评价初次Burch手术及二次手术的“主观治愈”,应用1 h尿垫试验结果评价初次Burch手术及二次手术的客观疗效(客观治愈、改善及无效)。结果5例患者中有3例接受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作为二次术式,1例患者接受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O),1例患者接受使用Secur悬吊系统的单切口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Secur)。5例患者由初次Burch手术起随访时间为(14.6±2.4)年(范围:10.8~16.9年),其中3例患者接受TVT二次手术后主观治愈;另2例接受TVT-O或TVT-Secur二次手术的患者则未获长期主观治愈,但TVT-O术后患者客观改善。结论Burch手术后复发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二次手术行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是可行的,本研究有限的随访资料提示可考虑使用经耻骨后路径的TVT作为二次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在平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行择期平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中压疮预防措施;15°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调整手术床角度;30°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巡回护士每间隔半小时按左倾30°-平卧-右倾30°调整手术床角度。评价3组患者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及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结果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6%(8/50)、0、4%(2/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120,P<0.05),进一步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术后压疮发生率高于15°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与30°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15°试验组和30°试验组患者术后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分别为(27.880 ± 1.637)、(27.520 ± 1.693)、(26.920 ± 1.94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779,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对比显示:对照组与15°试验组、15°试验组与30°试验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高于30°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变换手术床角度可在不影响手术医生操作便捷性的前提下,降低手术相关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其中间隔30 min,按左倾15°-平卧-右倾15°的手术床角度调整方案效果最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术前访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身体应激、不良情绪及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访视组采用综合术前访视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前1 h、术后24 h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焦虑抑郁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 d,两组患者NE及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术后24 h访视组NE及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 h NE水平高于术前1 d、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间以及不同时间点-不同组间均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访视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组术前1h SAS和SDS评分略有上升,但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均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1h SAS和SDS评分均高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均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综合术前访视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前的身体应激水平,并减轻术后应激状态,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减少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