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工业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工业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转换。如何确定合理的工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工业化进程的速度与效果,这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一般理论认为,合理的工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有以下几个: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经济运行的高效性、技术吸收的先进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产业关联的协调性、合作分工的国际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几条标准在总体上规定了什么样的工业结构是可行的。这里主要探讨一下需求适应性指标。目前需求适应性指标一般采用下面的式子来评价:其中,Di──i部门的需求收入弹性△di─—社会对I部门产品的需求增量di—社会对1部门产品的需求基数△NP──国民收入增量NP──国民收入基数一般认为,在Di≥s1的情况下,说明该部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量较大,应该给予重视,在发展该工业部门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但是该指标在评价部门产品的需求增量时,考虑的仅仅是国内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该工业部门的发展趋势的全貌,因而在细节方面还可以加以改进。进人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走向世界市场...
简介:基于合作生产理论,本文以307个新创在孵企业为样本,构建生存模型研究孵化互动介入模式和创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对在孵企业成功毕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创业家庭背景促成了创业成功,而创业经历对创业成功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孵化互动在促成在孵企业成功毕业方面的调节作用则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孵化互动模式Ⅳ和V对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有促进性调节作用,而所有孵化互动模式对家庭背景的存在都有抑制性调节作用,但是孵化互动模式对创业经历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于包含诸多隐性成分的行业专用性知识,孵化器经理的参与意愿和介入频率是影响孵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孵化互动部分替代了家庭支持的作用,降低了创业者对家庭的依赖。
简介:近30年来,中国的管理实践匹配了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绩,但中国的管理研究却滞后于管理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失灵现象普遍存在。即在学术研究方面完成了同国际上英语语系主导的形式规范的接轨,但从内容创新和实践解构层面来看,还处在学习、模仿和形式应用的层面;在直面实践的研究和基于中国文化特殊情境的研究方面,总体还处于表象、借用和顿悟的层面。就逻辑层次和结构机理的知识论而言,基于中国管理的研究,在普适层与实践层之间存在着情境层,以及基于特定条件科学和社会亚文化层面的理论知识,即情境理论知识是高度抽象的普适性知识与具体实践的实务行为之间的转换纽带和连接桥梁。中国管理研究历经近30年的学习、模仿与带着问题思考酝酿,事实上已进入了创新前夜,但还需要在进一步不断努力积累下,真正进入解决实践问题和理论创新的研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