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诊断不同人群缺铁性贫血的价值。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和健康体检者各60例,分别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其进行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检验。对比两组对象中不同人群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中孕妇、儿童、成人的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检验能够作为诊断不同人群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指标。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2011-2020年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收集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近10年的医疗业务统计报表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 固定资产、病床周转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费用均对平均住院日均有正影响,卫生技术人员数、手术人次、病床使用率均对平均住院日均有负影响。结论 医院可通过完善门急诊服务流程、提升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提高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制订科学、合理、适宜的考核指标等措施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广东希姆乐斯健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白药集团无锡药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HML-TB-18006001型眼调节训练灯对高度近视激光手术患者效果、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1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均为择期行激光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野光源G-MB12N眼调节训练灯干预。观察组:HML-TB-18006001型眼调节训练灯治疗。观察裸眼视力变化情况、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1周、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期,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优于同组干预后1个月,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78%),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眼调节训练灯对高度近视激光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裸眼视力,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而且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选择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2013年9月—2016年1月,病例数共27例,共54只眼,收集患者资料,通过散瞳眼验光证实病人有一眼是高度近视,所有患者均予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以及检眼镜检查,分析病人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正视眼中,无DR2只,轻度NPDR6只,中度NPDR5只,重度NPDR4只,PDR10只,于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均可发现正视眼病人;高度近视眼中,无DR12只,轻度NPDR7只,中度NPDR4只,重度NPDR4只,无PPDR。结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度近视为重要保护性因素,随着近视度数的上升其保护程度也就越高。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双通道视觉光学质量分析系统(OQAS)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3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应用双通道OQAS评价患者视力情况以及点扩散函数(PSF)、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MTF截止空间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OQAS值OV100%、OV20%和OV9%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情况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1,P<0.05)。治疗后,患者OSI、PSF和OV9%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2,F=9.102,F=5.029;P<0.05);而在MTFcutoff、SR、OV100%、OV20%的比较中均无差异。MTF为5cpd和10cpd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的MTF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F=4.039;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分别在5cpd、10cpd和15cpd的MTF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9,F=6.921;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的视觉质量,能够客观上反映患眼的像差、散射和衍射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用于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6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38例,采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研究组(38例,采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较对照组(68.42%)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63%)显著较对照组(21.05%)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改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白内障痊愈时间、主观舒适感异常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和散光度分别为(4.87±0.13)和(1.12±0.53),对照组为(4.63±0.15)和(1.43±0.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更显著,且经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40眼高度近视并且伴有白内障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以及低度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手术完成以后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分析其最佳视力,以及屈光度,分析其是否发生过屈光或者其他的手术并发症。对于20例随访6到12个月,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3为30眼。术后没有发现一例后囊膜破裂,20例患者中有17例术后第一天角膜出现中度水肿,3例出现高眼压,经过处理以后在2—7天之内消退,没有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比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及散光度数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天及1月视力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且术后散光度数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41.46%),差异显著(P<0.01)。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视力及散光情况,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近视矫正手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分别对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视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比较,SBK组裸眼视力优于传统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传统LASIK组裸眼视力>1.0,占77.5%,SBK组裸眼视力>1.0,占94.2%传统LASIK组疗效指数为(0.87±0.15),SBK组为(0.94±0.2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时能得到更好的视力效果,但两者的疗效指数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