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掌倾角为(12.68±3.80)°,治疗前为(-18.43±8.15)°;治疗后尺偏角为(20.58±4.31)°,治疗前为(8.74±4.01)°;治疗后桡骨高度为(11.71±2.02)mm,治疗前为(-3.05±4.12)mm。患者手术平均用时(58.3±9.1)min,愈合平均时间为(9.2±1.8)周,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就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并采用临床护理途径来进行护理。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本研究发现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其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更高,并且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要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方式下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结论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住院治疗时,运用临床护理的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入路D10补片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的效果及手术体会。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善释D10补片行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462例成人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25~70分,术后6~24小时下床活动,术后6小时开始进流食,第二天进普食,3~7天出院。其中3例出现切口红、肿、痛,经抗炎治疗切口甲级愈合。11例出现脂肪液化,经换药后痊愈。2例出现阴囊积液,经几次穿刺抽液后自行吸收,无深部补片感染发生,回访1年至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是针对人体薄弱的解剖部位-耻骨肌孔这一腹股沟疝发生的解剖学基础的修补技术。在治疗一种疝的同时预防了另两种疝的发生,且术后异物感不明显,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8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切口长度、股骨头取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周按Charnley髋关节置换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8.45±1.33)cm、股骨头取出时间(1.73±0.46)min、手术时间(48.24±10.61)min、术中出血量(285.24±37.18)ml;疼痛程度1级~3级0例、4级8例、5级58例、6级32例。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臂前侧入路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肱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为所有患者实施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按照患者手术入路的方式,纳入前侧组与外侧组(n=29)。前侧组采用上臂前侧入路治疗的方式,外侧组采用外侧入路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评分。结果前侧组患者的Mayo评分显著高于外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臂前侧入路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上肢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各50例。给予A组患者应用0.9%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给予B组患者应用0.6%的甲磺酸罗哌卡因,C组患者则采0.4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麻醉效果方面,三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麻醉不良反应发现,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在实施B超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过程中应该应用小浓度的麻醉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会对麻醉效果造成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将38例(40膝)择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20膝)和对照组(19例20膝),治疗组采用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膝关节前内侧切口),对照组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膝前正中切口)。由同一手术主刀医生完成手术。采用Spss19.0软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出血量置换后伤口引流量明显减少。疼痛的程度以及直腿抬高时间在手术后1~3天有显著差异(P<0.05)。2周内治疗组的活动范围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置换前、置换后12周活动范围以及K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对伸膝装置损伤小,可促进TKA置换后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置换后早期并发症,股内肌入路在术后1-3天内能提高患者的功能康复,减轻疼痛。术后随访1~2年未发生翻修。股内侧肌下入路对膝内翻的患者行TKA置换早期具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旁经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黄韧带增生为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40例。行显微镜下椎旁经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术,分析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CT显示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充分,术后及随访时MRI结果显示受压部位脊髓与神经根受压状况较术前MRI检查缓解明显。随访6~23个月,优37例,良3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显微镜下椎旁经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黄韧带增生为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保护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侧路脊柱内窥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实施经皮脊柱内窥镜侧路手术的治疗方式,经过长达半年的随访,对其术后不同阶段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经皮脊柱内窥镜侧路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且具备恢复快、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值得推广与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1组24例,对照2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1组患者行单纯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2组患者行单纯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评价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统计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为91.66%,对照1组为75%,对照2组为79.16%,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平均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炎症因子变化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美容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腔镜甲状腺手术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自控镇痛于跟骨和踝部手术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跟骨和踝部骨折60例分为2组,每组30例。R1组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实施股骨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术后连接镇痛泵行PCNA;R2组术后静脉连接镇痛泵行PCIA。结果2组病人一般情况各指标和手术时间,术中硬膜外罗哌卡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A组比较,PCNA组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失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外侧旁入路坐骨神经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优于PCIA,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试验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可通过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传统组采用后正中入路伤椎不置钉治疗,研究组采用Wiltse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一天腰背痛情况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Wiltse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保留了椎旁软组织生理功能,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眶上外侧入路在前颅窝底脑膜瘤神经外科治疗中的优势和意义。方法在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有50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采取了眶上外侧入路进行切除,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手术后症状的改善,将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患者有46例,Ⅱ级切除患者有4例;WHO(中枢神经系统脑瘤分类及分类)Ⅰ级有48例,WHOⅡ级有2例。手术后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为精神疾病患者10例,癫痫症患者8例,脑水肿患者2例,血钠过少患者6例,身体发热的患者有5例。无患者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鼻漏和死亡的现象。将5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经影像学检测均无复发现象。结论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对患者身体损伤小,肿瘤切除干净,术后无复发性,且恢复性好,在临床上有较大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