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60例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60例末节指骨基地背侧斯托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切开复位治疗,末节指骨过伸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穿入克氏针,在用钢丝进行加强。手术后撕脱骨折全部解剖复位,一个月拔出克氏针,6周后拔出钢丝。结果为60例患者手术后三个月进行随访,按照TAM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患者治疗评分为优有66例,评分为良有4例,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为100%。结论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进行末节指骨基地背侧撕脱骨折的固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锤状指畸形的情况,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焦虑神经症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8例。对照组进行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背俞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性神经症治疗的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都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焦虑评分下降幅度远大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刺背俞穴治疗焦虑神经症效果良好,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情况,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俞穴按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位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把颈肩腰腿痛中心收治的96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护理,观察者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护理加背俞穴按压,分别对两组复位后24h、48h、72h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简称VAS))结合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背俞穴按压能有效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促进腰背部和下肢功能的快速康复,对降低复位后的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足背蜂窝织炎脓肿形成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方法从进修科室选取一名高龄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足背蜂窝织炎脓肿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TIME原则准备伤口床,即T清创外科手术清创后,行VSD;I控制感染常规清创后,伤口创面覆盖优拓ssd,行VSD;M保持伤口湿性平衡机械清创后,行VSD,5~7天换药;E促进伤口边缘上皮化过程无菌剪修剪内卷上皮。待伤口床100%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由医生行皮片移植术,术后创面仍予以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结果该患者在20天后,足背植皮皮片100%存活出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足背蜂窝织炎脓肿形成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受检人员,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00例受检人员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和观察组(2型糖尿病受检人员),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其两组足背动脉管腔内径、粥样硬化斑块和足背动脉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人员管腔内径(2.02±0.32)mm、内膜中层厚度(1.31±0.21)mm、斑块数量(3.65±1.02)个,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足背动脉检查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取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患者进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的手术配合,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均有效治愈,未出现截肢病例,患者手术创面愈合较好,且未发生感染。患者患侧足背修复后的外形与健侧无明显差别,患侧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满意度方面,患者对疗效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是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手术配合,能够巩固手术的效果,促进患侧足背的美观恢复和功能性康复,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疗法对桡骨远端复杂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例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X线片的检查诊断,其中男性患者是10例,女性患者是1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40.1±1.5)岁。其中AO分型为,2例患者是B2型,8例患者是C1型,5例患者是C2型,5例患者是C3型。随访观察上述患者的骨折愈情况、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的时间是8.34±1.21个月。骨折的愈合时间是3.45±1.01个月;20例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在其活动腕关节时出现轻度疼痛,3例患者出现部分受限。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正中的神经损伤、内固定物的松动、感染和腱鞘炎等。经过相关分析,有1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有7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1例患者为可。结论在患者的掌背侧进行双钢板的内固定疗法,对桡骨远端的复杂且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骨折的愈合率较高,且腕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异体骨植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均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并异体骨植骨治疗,术后随访x线片测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存在关节炎、正中神经损伤及背侧肌腱激惹等。结果21例经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无掌侧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异体骨植入排异反应等并发症;1例出现背侧螺钉松动、背侧肌腱激惹。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治疗中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精神病科接受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顽固性幻听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伪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真刺激进行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幻听相关症状的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幻听症状以及精神病理症状相关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幻听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隔离对老年APP/PS1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脑内中缝背核束间部5-HT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15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社会隔离组(SI)和群养对照组(GR),分别予以单笼饲养和群养,3个月后,通过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行为学表现。行为学检测结束24h后灌注取脑,恒冷箱冰冻切片,挑选含中缝核的脑片进行5-H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GR组相比,SI组小鼠旷场实验中中央区时间比减少,穿越中央区的次数减少,总休息时间增加;强迫游泳实验中累计不动时间延长。脑内中缝背核束间部5-HT能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社会隔离使老年APP/PS1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降低了脑内中缝背核束间部5-HT能神经元的数量。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探究分析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幻听评分、阳性症状以及PNASS总评分均较低,其中治疗前PNASS总评分为(83.42±18.58)分,治疗后PNASS总评分为(75.68±22.36)分(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评分、GI评分明显较高(P<0.05);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估后,出现头晕、头疼的患者有2例。结论在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