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primarymalignantneoplasms,MPMNs)定义为同一个宿主的单个或者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近年来,因为肿瘤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等因素,MPMNs的诊断率有增多趋势.现报告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1例原发性肺癌耳廓转移合并多原发性肿瘤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以进一步了解和探讨MPMNs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以及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47-011
简介:摘 要:硬膜穿孔后硬膜外镇痛(DPE技术)据报道效果更确切,不良反应较少,作为一种比较推荐的当下热门分娩镇痛方法。据统计,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病率根据腰麻针的尺寸和类型为1.5%-11.2%。其中产妇的硬膜穿破后头痛(PDPH)的发生率比一般病人要高。据报道,Sprotte针发生率为3.5%,而腰穿后头痛一般卧床6h即可缓解,大多数患者卧床1-3天症状可缓解或消失。此方面资料多源于麻醉科和神经内科。主要原因还在于随着临床器材的改进,针越来越细,且注药孔在侧方,均比以前减少了PDPH的发生率,因此现在较长时间临床医师对PDPH缺乏相应的警惕。本文报道1例DPE技术无痛分娩致长时间PDPH的患者,提醒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需权衡该技术广泛应用的利弊及不可忽视细针腰麻穿刺针致PDPH的可能,以最大程度警惕风险,预防PDPH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方法 对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34岁,因口渴、多饮、多尿2年,症状加重四天入院,五年前逐渐出现指(趾)增粗,头颅增大,鼻大、唇厚,颧骨突出,饮水量大、并疲乏、萎靡。空腹血糖17.10mmol/L,尿酮体( +++),GH>50.00μg /L,MRI示垂体大腺瘤。治疗予以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补液与纠正酸中毒,血糖达标后,转外院行垂体瘤手术,术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随访 3个月,监测生长激素、血糖在正常范围。诊断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全并2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结论 本病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延误诊治。对于年轻糖尿病伴肢端肥大者应警惕垂体生长激素瘤可能,应完善生长激素水平测定和头颅 MRI检查有助于避免误漏诊。
简介:患者男,31岁,因左手无力1周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20/80mmHg,神智清楚,言语流利,左上肢远端肌力4级。头颅MRI示右侧顶叶散在多发亚急性脑梗死,考虑脑梗死。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为此次脑血管事件责任血管;另外发现右侧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起源于椎动脉颅外段,平C2水平(图1);左侧椎动脉在C1下方平面分成两支,其中1支向上穿越横突孔,另1支行向后上方绕过C1横突,于C1上方平面前后两条血管合并为1条椎动脉上行入颅(图2)。因此,此例患者存在一种少见的小脑后下动脉起源变异伴对侧椎动脉窗式变异。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德清地区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查和干预研究,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同时了解生长激素干预的作用。方法 分别调查湖州德清地区代表性的4所小学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3004名学生的生长情况,并对于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生长曲线3个百分位的109个学生进行分组,治疗组给予生长激素治疗,未治疗组未给予治疗。 结果 发现4所小学身高低于生长曲线10个百分点的儿童占19.5%,低于生长曲线3个百分点的儿童达3.6%,各个学校间比较(X 2 =1.649,P=0.648),无明显差异。同时在低于生长曲线3个百分点的109个学生中,治疗组(n=50)和未治疗组(n=59)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年增长的中位数分别为8.40cm和4.65cm,两组年增长比较(Z=-6.288 P
简介:[摘要]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发展成巨大型极其罕见,该型发展成巨大型的病例文献报道尚少。本文报道一例Ⅱ型巨大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治经过,并做相关文献复习,以增强和完善对Ⅱ型巨大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认识。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巨大侵袭性骨纤维性结构不良(FDB)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颅底侵袭性FDB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29岁,CT和MRI检查发现前中颅底巨大(9.7cm×8.8cm×7.9cm)沟通性肿瘤,于2013年8月28日经上颌骨掀翻入路切除肿瘤;因肿瘤复发、症状加重,于2014年9月3日二次行经右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首次手术后鼻塞和视力减退明显缓解、嗅觉消失,病理诊断为颅底侵袭性FDB;术后3个月MRI检查示肿瘤复发。二次术后病理诊断:颅底FDB,随访至今14个月,未见病情明显进展及肿瘤复发。结论颅底侵袭性FDB的病程进展迅速,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病理学提示生物学行为不良,术后很快复发,主张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不建议行放疗、化疗,同时注意密切随访、警惕恶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血管环 ( CVR)漏 (误)诊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对 CVR 的确诊率及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 1月至 2017 年 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 CVR 病例,从病史中截取 CVR 分型、临床表现、首诊年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信息 ; 根据首次入我院的出院诊断分为首诊确诊组和漏(误)诊组,行漏(误)诊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