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我院从2015年4月到2016年9月选取了110脑梗死患者,经鉴定共有90例患者脑梗死后出现抑郁情绪。以9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医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患者除了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方法外,还给予了研究组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用HAMD进行评分发现,两组患者之间没有较大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用HAMD评分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得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低,两组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程度,效果比较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抑郁患者 情绪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l6年11月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采用脾破裂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患者术后5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9.5%(5,5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12例,肺部合并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6例,合并伤口感染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8/5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保脾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患者在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用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发扬。

  • 标签: 脾破裂 创伤 手术治疗 脾动脉栓塞术 脾破裂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特点、致伤因素、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颌面部创伤骨折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致伤原因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个体化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患者满意率达到(80.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率达到(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其次为打架斗殴、意外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因素,同时其临床特点为男性患者居多(62.0%),下颌骨骨折居多(36.0%),多发年龄在21~40岁(72.0%)。结论在临床治疗颌面部创伤骨折中,应根据其致伤因素、临床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改善患者疗效,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致伤因素 颌面部创伤骨折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诊断标准.方法:10例脊髓创伤后2~11年的发生脊髓空洞症病例,平均年龄41岁.临床资料和MRI资料齐全.用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法记录临床表现,MRI重点观察脊髓及其空洞的形态和信号特征.结果:10例创伤后脊髓空洞症患者累及脊髓颈段2例,脑干与脊髓颈段交界4例,脑干2例,圆锥2例,空洞始于脊髓受压明显处,延及长度2到13个脊髓节段不等,空洞均位于脊髓中央;T1加权像上6例表现为串珠样边缘,其内呈脑脊液样低信号;T2加权像上空洞段脊髓增粗或萎缩,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空洞周边脊髓呈片状高信号.结论:MRI能反映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可能机制,其影像学变化特征可列入诊断标准.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形成与脊髓持续受压有一定关系,而与临床症状关系不大.

  • 标签: 脊髓创伤 脊髓空洞症 创伤后 磁共振成像 诊断标准 形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张氏三黄液”治疗骨科创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应用中药“张氏三黄液”外用治疗骨科创伤疾病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三黄液”和碘伏外洗创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创伤面痊愈率为69.44%,对照组创伤面痊愈率为41.67%,两组治疗后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氏三黄液”治疗骨科创伤疾病能明显加速创伤面的愈合,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碘伏。

  • 标签: 张氏三黄液 骨科 黄连 黄柏 黄岑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策,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创伤患者的创伤类型、感染情况、首次伤口清创时间对伤口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这200例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1.00%。其中开发性创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6.98%,明显多于非开放性创伤患者的10.81%(P<0.05);多发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41.18%,明显多于非多发伤患者的10.61%(P<0.05);休克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0.36%,明显多于非休克患者的17.36%(P<0.05)。126例开放性创伤患者中,感染患者的首次伤口清创时间为(4.68±1.84)小时,未感染患者的首次伤口清创时间为(3.32±1.65)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来说,开放性创伤、多发伤、休克以及首次伤口清创时间均为引发伤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监测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36例进行回顾分析,均给予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监测与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脂肪栓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经过早期监测与护理,仅出现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情况,发生率2.78%,经过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创伤骨折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类型,需做好早期监测与护理干预工作,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率。

  • 标签: 创伤骨折 脂肪栓塞综合征 早期监测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性疼痛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临床体验,为之后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帮助,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急性疼痛 临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微创手术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在脊柱外伤患者78例,从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为主要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微创组患者需要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分析。结果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数据比较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 微创 创伤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我院的9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的患者采取外固定架治疗,手术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创伤骨折 外固定架 常规内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创伤使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42例胸部创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胸部创伤患者临床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使用CT诊断后,患者的病理和穿刺相符合,说明CT诊断对胸部创伤具有比较重要意义。此次的患者有30例被诊断为肺挫伤,12例为单纯肋骨骨折。有5例合并胸骨骨折,8例合并气胸和胸腔积液。患者均为受伤后8小时内接受的诊断。肺挫伤患者CT图像伪大片、多发边缘模糊高密度影。合并气胸和胸腔积液患者图像为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子。单纯骨折患者CT图像明显,胸骨骨质连续性中断。结论临床中可以使用CT对胸部创伤进行诊断。

  • 标签: CT扫描 创伤 胸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负压闭式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的清创固定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局部换药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负压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住院费用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住院费用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闭式引流可以有效的促进骨创伤患者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闭式引流 骨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案,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有2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到E级,且B级患者在术前有15例,术后降低为7例;A级患者术前有16例,术后降低为7例。且,就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实施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活动功能,且辅以有效地预后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76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护理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观察对比。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2.63%(1/38)、15.79%(6/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74%(36/38)、78.95%(30/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预防压疮有积极作用,且可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骨折 压疮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的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的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42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综合组采取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BPRS评分低于常规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干预 综合治疗 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疼痛护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先选取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后选取的4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创伤骨科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试验组创伤骨科患者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护理前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6.68±1.71),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6.48±1.6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54±0.82),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29±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5.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创伤骨科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骨科患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创伤后脑积水患者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及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后脑积水能在保证治疗有效率的前提下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治疗 创伤后脑积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和体检的50例骨创伤患者、50例骨创伤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以及50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称为骨伤组、DVT组及健康组。对此三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骨伤组、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骨伤组(P<0.05)。DVT组治疗后,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要想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就必须降低以上三种危险因素的含量避免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消退。

  • 标签: 骨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关节创伤患者共计116例,使用X线以及螺旋CT对患者的骨关节创伤况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经临床手术检查,116例患者中,骨折处共150处,数字X线摄影检查骨折部位共108处,漏诊骨折42处,使用多层螺旋CT对进行检查,发现骨折处146处,漏诊骨折4处,进行X线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相较于多层螺旋检查要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骨关节创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阳性检出率,能够极大地提高骨关节创伤诊断的准确性,对于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X线检查 骨关节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上前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方法与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创伤性上前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牙缺失2颗及以下37例,3颗及以上25例,给予种植修复处理,共植入ITI种植体109枚,其中有32例采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与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牙槽嵴成骨检查,62例患者中均种植体与周围骨面结合,其中43例牙槽嵴骨完全覆盖种植体愈合帽,19例部分覆盖。6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种植体修复牙体为2颗,有1颗掉落,其他均修复良好。结论种植修复治疗可以对创伤性上前牙缺失情况进行显著修复处理,并对其余牙齿无损伤,能够达到美观舒适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咀嚼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创伤性 上前牙缺失 骨缺损 种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