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对8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CT诊断和X线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全部患者有78例被CT检测出胸腰椎骨折,检出率是89.7%,X线检出61例,检出率70.1%,CT检出率高于X线,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骨折脱位型和安全带型胸腰椎诊断中,CT诊断结果和术中观察结果较为接近,CT诊断比X线诊断更加优秀。此次CT诊断满意率是96.6%,X线诊断满意率是69.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中接受CT诊断的效果优于X线诊断,检出率较高,医疗人员比较认可,是非常可靠的诊断方式,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诊断 X线片诊断
  • 简介:摘要双能量CT(DualEnergyCT,DECT)是采取具备两种能谱的CT对解剖及病变予以呈现并对组织成分进行鉴别的CT技术。本文主要从双能量CT的基本原理、双能量CT在胸部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展望三方面予以综述,分析双能量CT在胸部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 标签: 双能量CT 胸部 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患者接受CT与MRI诊断后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2月当中收治的74例脊柱外伤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CT扫描诊断,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MRI扫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诊断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的检出例数多与常规组,但是骨折线的检出例数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脊髓损伤与椎弓骨折的检出情况对比无差异存在。结论在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CT与MRI在实际中各具优势,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以让患者同时接受两种方式同时诊断。

  • 标签: 脊柱外伤 MRI CT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隔离症患者临床应用CT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隔离症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对32例肺隔离症患者采用CT检查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观察,对比分析32例患者到我院就诊时的初步诊断及病历报告。结果经过对32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CT诊断,肺叶内型肺隔离症26例,占总例数的81.3%;肺叶外型肺隔离症6例,占总例数18.7%。实性病灶16例,占总病例数50.0%(其中肺叶内型10例,肺叶外型6例均为实性病灶);囊性病灶11例,占34.4%;囊实性病灶5例,占15.6%;32例患者中,胸主动脉供血27例,占总例数的84.3%;腹主动脉供血4例,占12.5%;腹腔干供血1例,占3.1%;病灶周围肺气肿7例,占总例数的21.9%。结论CT诊断肺隔离症具有敏感率高,图像分辨率高,能够直观显示供血血管,及周围肺组织受累情况、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采用CT增强及CTA能及时快速提供可靠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T 诊断 肺隔离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和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CT法诊断,观察组给予MRI法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时间和病灶大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要优于CT,能大大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 MRI 脑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病脑CT征象表现,分析中风病各证在脑内的病变特性。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66名,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并且对脑CT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结果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CT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中风病 脑CT 征象表现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6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给予CT和MRI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结果分析诊断效果。结果经CT检查诊断对于部分特殊部位骨折、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方面以及显示椎体、椎弓骨折以及骨折片的位移方面较MRI优势显著(P<0.05),但是,MRI诊对于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以及椎体挫伤等方面比CT诊断更加敏感、清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在脊柱外伤患者的诊断中采用CT和MRI;两种诊断方式均具有其优势,总体来说,MRI诊断更能准确的体现出脊柱外伤的空间定位,两种方式结合能够互相弥补其不足,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 标签: 脊柱外伤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并将其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CT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金标准进行比较,统计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检查对脾损伤和胰腺损伤的诊断率均达到100%,在肝损伤、肾脏损伤、肠道及肠系膜损伤和膀胱损伤中同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腹部创伤类型、特点以及脏器的损伤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建议采用。

  • 标签: 腹部创伤 CT诊断 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诊断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予以探析。方法将62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前者实施B超检查,后者实施CT检查,均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对前述二者的诊断准确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19%和93.55%,后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检查,准确率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腹部创伤 CT诊断 准确率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2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速3.5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2例神经鞘瘤边缘光滑,肿瘤直径4.9~13.4cm,囊实性7例,完全实质性3例,完全囊性2例。所有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6例强化显著,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体积大,血液动力学多样,容易误诊。

  • 标签: 腹膜后肿瘤/并发症 神经鞘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CT与MRI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应用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对照组应用CT检测进行诊断,研究组应用MRI检测进行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准确率以及检查所得征象检出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测方式对椎间盘变性、硬囊膜受压以及脊髓变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对钙化和积气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理和征象的检测过程当中,通过对MRI和CT的诊断准确率的对比分析,表明MRI的病理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诊断效果优于CT诊断,但在对患者征象的诊断中,两种诊断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同时CT检测速度较快价格较低,而MRI检测较慢且价格较高,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两种诊断方式,会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在临床上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CT MRI 诊断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8月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结果TRUST检测后敏感性为91.18%,特异性为63.64%,,检出率为81.58%;ELISA检测后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66.67%,,检出率为97.73%,TRUST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进行检测,准确性更高。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螺旋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IDA)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伴有Hp感染的ID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5例以单纯的补铁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予以补铁联合抗Hp治疗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Hb、SF、SI指标水平均上升,TIBC水平均下降(P<0.05),而观察组的Hb、SF、SI高于对照组,TI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伴有Hp感染的IDA患者予以抗Hp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Hb和铁相关指标。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缺铁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106例Hp感染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Hp感染根除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幽门螺旋杆菌 老年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同时多层采集技术(SMS)在膝关节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本院实施膝关节检查的受检者45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采检者均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及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对比分析两种序列图像信噪比评分、图像质量定性评分。结果在矢状位T1WI、冠状位PDWI-FS、失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脂肪抑制评分中,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图像信噪比明显低于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P<0.05);两种序列扫描均可清晰的显示膝关节软骨、韧带、骨纹理、半月板、伪影等解剖图像,在失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软骨评分中,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与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膝关节扫描中应用MRI同时多层采集技术,具有高清成象、快速扫描的优势,且不会影响到图像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 多层采集技术 膝关节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53例,均行ELISA法和TRUST法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53患者经TRUST检验诊断为梅毒螺旋体感染阳性46例、阴性7例,诊断的准确为86.79%;经ELISA检验诊断为梅毒螺旋体感染阳性52例、阴性7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8.11%,统计学比较后,准确率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ELISA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价值。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胃黏膜萎缩程度及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30例,采用胃镜病理检测判断胃黏膜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采用14C呼气试验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4.1%,不同萎缩程度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但在有无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胃黏膜萎缩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胃炎 萎缩性 肠上皮化生 上皮内瘤变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幽门螺旋杆菌在消化性溃疡并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62例消化性溃疡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通过奥美拉唑进行单纯制酸治疗,实验组选择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标准三联加铋剂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大大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实验组肝功能异常、头晕、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90%,对照组为9.67%(P>0.05)。结论通过奥美拉唑、铋剂、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联合开展抗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能够促进消化性溃疡病情改善,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 标签: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干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相关患者的护理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个体化护理干预组与传统护理组,评价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慢性胃炎相关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中,经过治疗后实验组自觉症状好转者16人,对于慢性胃炎相关知识详细了解者20人,对于护理质量满意者22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增强幽门螺旋杆菌所致胃炎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慢性胃炎 个体化护理干预
  • 简介: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64排螺旋CT、双源CT(dualsourceCT,DSCT)、320排螺旋CT等相继问世,并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使冠心病的无创检查开启了新纪元[1]。应用无创伤、几乎没有危险和并发症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技术,患者在一次屏气的时间(5~15s),甚至更短的时间(1s)内,

  • 标签: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