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93例患者PICC癌症患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原因包括:皮肤基础条件差致皮肤破溃,贴膜使用方法不当易引起皮肤损伤,药物不良作用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自身过敏体质及汗液刺激。对策:皮肤基础条件差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掌握正确的贴膜粘贴及去除方法,对皮肤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使用纱布敷料增加通透性,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93例患者针对致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皮肤状况好转,1例患者皮肤状况未见好转,最终拔出导管。

  • 标签: PICC 医用黏胶 皮肤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应用PICC治疗,观察组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与护理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和成活率,同时提高其治疗期间舒适度。

  • 标签: PICC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置管成功率 护理舒适度 存活率
  • 作者: 张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PICC自我护理能力总得分为(142.6±12.8)分,处于较高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居住地、导管留置时间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关(P<0.05),其中年龄和文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PICC自我护理能力。结论: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患者,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其PICC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行PICC穿刺后部位渗液的原因并对去进行护理后探究护理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选择其中32例PICC置管渗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16例为观察组行渗液原因分析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16例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7例。观察组16例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渗液原因分析针对性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3例。观察组渗液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PICC穿刺部位渗液因素较多,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渗液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穿刺 穿刺部位渗液 因素分析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进行 PICC穿刺后部位渗液的原因并对去进行护理后探究护理效果。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选择其中 32例 PICC置管渗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6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 16例为观察组行渗液原因分析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16例 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 7例。观察组 16例 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渗液原因分析针对性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 3例。观察组渗液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PICC穿刺部位渗液因素较多,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渗液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穿刺 穿刺部位渗液 因素分析 针对性护理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操作简单、创伤小、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有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等。导管断裂发生率很低,一般由于高压或用力冲管、固定不当、肢体活动过度等引起,人为自行损毁导管国内外罕有报道,然而由于患者情绪发生变化、知识缺乏等因素自行损坏导管致严重后果也难以预料。2010年11月,本院血液科1例患者自行将PICC导管剪断并滑入体内,经积极采取紧急措施,通过血管介入术将PICC导管取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断管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多媒体技术PICC置管前宣教法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12月开始基于多媒体技术的PICC置管前宣教准备工作,将多媒体宣教前(2014年1~10月)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1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多媒体宣教后(2015年1~10月)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1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PICC知识知晓度评分、施行置管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心理问题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用于相关宣教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住院患者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PICC置管前宣教法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PICC知识知晓度、施行置管依从率,降低该类患者负性心理问题的发生可能性,节省护理人员的宣教时间。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PICC置管 健康教育
  • 简介:目前,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命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化学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及需要多周期化疗,致外周血管损伤严重、静脉穿刺困难,使许多病人不能按时完成化疗,影响治疗效果,减少病人生存时间.2007年6月-2009年12月,我科对56例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病人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使病人顺利完成化疗,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及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术 恶性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PICC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引入我国的静脉技术,该项技术的引入对于维持静脉通畅及预防静脉炎有着极大的帮助,并受到各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本文首先对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血凝性堵塞、非血栓性阻塞、接口处污染、机械性阻塞等;其次对护理集束干预策略进行分析,包括选取正确的部位置管、脉冲式正压封管、血凝性以及非血凝型导管堵塞护理预防、建立PICC置管系统的管理机制、安排合理的护理流程以及做好日常的维护、要做好关于紧急护理的各种措施等,最后进行总结。

  • 标签: PICC置管 堵塞原因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 PICC是上个世纪 90年代初由美国引入我国的静脉技术,该项技术的引入对于维持静脉通畅及预防静脉炎有着极大的帮助,并受到各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本文首先对 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血凝性堵塞、非血栓性阻塞、接口处污染、机械性阻塞等;其次对护理集束干预策略进行分析,包括选取正确的部位置管、脉冲式正压封管、血凝性以及 非血凝型导管堵塞护理预防 、建立 PICC置管系统的管理机制、安排合理的护理流程以及做好日常的维护、要做好关于紧急护理的各种措施等,最后进行总结。

  • 标签: PICC置管 堵塞原因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需行PICC置管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其中50例归为观察组并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8%,观察组为12%。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因PICC置管操作不当、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当等因素造成的相关并发症,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PICC置管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医用粘胶是用来拉合伤口边缘或将一些外在物品如胶布、敷料、导管、心电电极、造口袋等固定在皮肤的产品。 2013年国际皮肤护理及造口护理协会发布专家共识,并定义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MARSI)。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 PICC由于留置时间长需要定期维护,如果敷料卷边、渗血、渗液、过敏等,需要频繁的更换敷料。 PICC置入部位的皮肤反复暴露于医用粘胶,在维护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从而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增加感染的风险,甚至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现有国内的研究,显示 MARSI的发生率在 19.7-28.6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本文综述了 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给予预防措施,以 减少 MARSI的发生,提高 PICC维护质量,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 标签: PICC 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新生儿PICC置管情况分析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收治的此类患儿,随机选取72例并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统计PICC导管堵塞等问题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ICC导管堵塞、导管移位脱落、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分析导管堵塞的可能诱因,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利于保护其安全,值得借鉴。

  • 标签: 新生儿 PICC 导管堵塞 护理 原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神经外科PICC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16例均为神经外科应用PICC静脉输液住院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4月,分组采用数字随机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58)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58)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外科PICC静脉输液患者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PICC 神经外科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PICC置管患者共20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依从性、舒适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门诊PICC置管患者的舒适度和患者依从性,提高满意度,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门诊维护 PICC置管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末期对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影响其掌握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3月,在研究时间段内选取于本院实习的护生共100例作为受试者参与此次研究,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护理实习生实习的末期,调查其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分析影响护生对PICC掌握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护理实习生对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为49-83分,平均值为(64.33±15.97)分,其中,28例(28%)护理实习生得分<60分,59例(59%)护理实习生得分为60-80分,13例(13%)护理实习生得分>8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学历、实习PICC科室数量、实施PICC输液次数、PICC操作失误次数、PICC冲管/封管次数,是影响护理实习生对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因素(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末期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等,知识掌握全面性有待提高。应针对影响护理实习生掌握情况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独立处理PICC问题的能力。

  • 标签: PICC 护理实习生 相关知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d这一段时间的婴儿。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由于系统器官发育并未成熟,其救治过程中往往需要输注较多的药物、营养及高渗液体,因此对静脉通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创伤性均有较高要求。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技术,具有操作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的特点,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需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被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和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救治之中。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新生儿PICC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与此同时,临床医护人员虽然在医学科研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却对相关研究的状况不甚了解,在开展临床科研的时候找不到切入点,往往存在“信息闭塞”、“自选课题盲目”和“缺乏针对性”的困难,对于基层医院尤为如是。为此,笔者希望通过应用传统的文献计量法及新兴的关键词网络,对我国权威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中收录的“新生儿PICC”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研究热点分析,尝试为我国新生儿PICC科研的开展方向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脉冲式冲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PICC在重症患儿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患儿50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9年01月~2021年05月,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ICC护理,以两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观察结果。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72.00%)相比,观察组(96.00%)更高,P<0.05。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28.00%)相比,观察组(4.00%)更低,P<0.05。结论:实施PICC护理方法,对重症患儿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ICC 重症患儿 家属满意度 并发症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