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进治疗面部色素痣及其他皮肤损害的无疤痕治疗措施。方法回顾介绍近几年我院应用微梭形切口,无疤痕修复祛除体表部位微小病损531例的治疗情况,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在本组观察的病人中,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愈后都没有产生疤痕,及其他痕迹,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作者认为,无疤痕祛除面部色素痣及其他皮肤损害的治疗方法,经验值得推广,是这类病人的优选治疗方法,本文还通过近几年来对面部微小病损的无疤痕手术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疤痕形成机理,组织愈合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组织局部自控的疤痕形成内分泌理论及皮肤张力最小单位的新概念,望同道共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夏天无片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0例门诊确诊为颈型颈椎病患者,口服复方夏天无片2片/次,3次/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进行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并根据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判定临床疗效。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症状逐步缓解,其VAS评分逐渐下降,其中第7天和第14天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其中临床治愈12例,显效10,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采用复方夏天无片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心里护理、仪器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进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术后无出血、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术后1天内即可下床活动。结论齐全的物品准备、细致的护理配合是减少术后风险,促进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共32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足液量、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T/-D30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72h的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变化情况和生命体征包括呼吸(R)、心率(HR)及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组应用无创通气(BiPAP)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减少呼吸功及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缺O2及CO2潴留,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小,更容易为患者、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TOT术治疗的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泌尿系和阴道的准备、术后护理及排尿的观察、随诊。结果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随访2-24个月,治愈率100%。结论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配合积极的护理、有效的膀胱功能锻炼,可提高术后效果及排尿自控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粘连松解术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以下腹部坠胀不适症状为主要就诊原因的194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研究。194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腹腔镜直视下发现其中168例患者伴有下腹部肠粘连。采用随机对照性研究,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75例,单纯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B组93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肠粘连松解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证实为精索静脉曲张。术前记录患者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并记录患者下腹疼痛及坠胀不适情况、阴囊坠胀及阴囊潮湿等症状。术中腹腔镜直视下记录患者腹腔肠粘连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随访一次,观察患者相应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B两组共1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3天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3、6个月随访,A、B两组在阴囊坠胀不适,睾丸疼痛、阴囊潮湿等症状的消除缓解上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无明显差异;在下腹疼痛、坠胀不适等症状的缓解消除上,两组有明显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对于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如合并下腹疼痛、坠胀不适等症状,应考虑同时存在肠粘连的可能。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时,可同时行肠粘连松解术,对于下腹疼痛、坠胀不适等症状的缓解和消除有明显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肌充盈分级(MBG)的方法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无复流现象,并探讨无复流现象对PCI后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6-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28例,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MBG0-1级)和有复流组(MBG2-3级)。其中无复流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23±13.17岁),有复流组92例(男5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18±11.73岁)。所有患者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LVG),测定心室压力、容积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CAG、LVG和ERNA检查测定上述参数。结果①无复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有复流组显著延长,CK-MB峰值和Killip≥2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②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复流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LVEDP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ERNA参数比较,无复流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和峰充盈率各参数均较有复流组明显降低,同时峰射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反映了梗死相关区(IRZ)的心肌仍处于失灌注状态,导致左室功能的降低,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着AMI患者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