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72届美国皮肤学会(AmericanAcademyofDer-matology)年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圆满落下帷幕。整个会议为期5天(2014年3月21~25日),旨在为美国本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提供皮肤科学的继续教育、资格认证和行业指导。

  • 标签: 美国皮肤病学会 年会 精粹
  • 简介:患者,女,33岁,全身红斑、丘疹,脱屑伴瘙痒反复20余年,关节痛、畸形10余年,间断性发热2年。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显著,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1.5×109/L超过6个月。皮肤组织病理: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及胶原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真皮胶原增粗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诊断: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

  • 标签: 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了解银屑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北京朝阳医院14例因银屑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4例汞中毒患者均为使用中药偏方引起,其中熏蒸吸入者5例,口服者4例,外用者2例,口服联合外用者3例.汞中毒患者主要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损害和肾脏损害.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化学检测结果均有其特异性.早期诊断和使用特效解毒剂治疗,多数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对银屑进行规范治疗,避免治疗误区,对防止患者汞中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银屑病 中药 汞中毒
  • 简介:报告1例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患儿,女,8岁。全身红斑、水疱伴痒6个月。皮肤组织病理:表皮下疱,疱内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真皮乳头保持完整,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基膜区IgA线状沉积。诊断: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

  • 标签: 儿童 线状 IGA
  • 简介:患者女,56岁,农民。主诉:右面部红色丘疹、斑块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一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后其周围出现类似几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部分上覆少量黄色和暗红色痂,无明显瘙痒及疼痛。患者曾于外院就诊,

  • 标签: 球形孢子丝菌 淋巴管型 孢子丝菌病
  • 简介:例1,男,37岁。面颈、双上肢多发暗红色丘疹伴瘙痒5个月。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双上肢泛发孤立红色丘疹,粟粒至黄豆大小,质韧。例2,女,53岁。臀部红色丘疹2年。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肘部、臀部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暗紫色丘疹、斑块,约豆粒至钱币大小,有浸润感,质韧。两例患者皮肤镜下均可见橘黄色无结构区、白色线条及白色瘢痕样色素减退、线状血管及线状分支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组成的'裸结节',结节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散在的多核巨细胞。诊断:皮肤结节

  • 标签: 结节病 皮肤镜 诊断
  • 简介:甲作为重要的皮肤附属器之一,具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结构与功能特点。基于其特殊的位置,甲常常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而出现形态各异的改变或损。有时形成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遗传性皮肤病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性皮肤病
  • 简介:《实用皮肤学杂志》由国家出版总署批准,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提高诊断水平、跟踪治疗进展、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为指导思想。开辟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继续医学教育、病例报告、皮肤病理、医学真菌、变态反应、皮肤激光与美容、皮肤外科、皮肤护理、性传播疾病、中医中药、

  • 标签: 皮肤病学 订阅 实用性 杂志 皮肤科 汇款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改变与糖尿性ED的关系.方法:将ADA标准诊断为糖尿的男性患者,根据其有无ED分为糖尿ED组与糖尿非ED组,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同时有肝、肾、甲状腺疾病,并停用了各种影响勃起功能和性激素的药物,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睾酮(T)、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ED组睾酮明显低于非ED组[(1.95±0.23vs4.01±0.38)ng/ml,P<0.01],两组的PRL、E2、血糖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3.5±2vs13.1±2.1).ng/L,P>0.05][(38.9±8.5vs39.3±8.6)ng/ml,P>0.05].[(10.3±3.7vs9.9±3.5)mmol/L,P>0.05].ED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ED组[(52.4±8.1vs42.1±5.4)岁,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程分别为33.4±10.6、12.9±4.1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致睾酮的下降是糖尿性ED产生的原因之一,患者的年龄及糖尿病程也与糖尿性ED相关.

  • 标签: 糖尿病性 性激素 ED患者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催乳素(PRL) 雌二醇(E2)
  • 简介:头面颈部皮肤损较为常见,如色素痣、皮肤恶性肿瘤、皮脂腺痣、瘢痕等.因其影响外观容貌且可造成组织器官变形,故患者治疗愿望迫切.既往治疗多以激光、冷冻、高频及化学腐蚀药物为主,往往遗留明显的治疗后痕迹(瘢痕),效果不甚理想,患者难以接受.自1998年-2002年,我们应用整形外科理论,采用美容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头面颈部上述皮肤损共278例,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头面颈部 皮肤病 皮肤外科 治疗 手术
  • 简介:经有关部门批准,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皮肤诊治中心将于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举办第6期全国皮肤诊疗新技术学习班,该项目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为:2009-04-12-009国),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

  • 标签: 皮肤病 新技术 学习班 继续教育 诊疗 国家级
  • 简介:目的评价雷公藤治疗银屑的疗效。方法按文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1966-2004)、Ovid、TheCochranelibrary2004.4th、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4)、Vip全文数据库(1994-2004)、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的期刊杂志和药厂提供的资料。应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个雷公藤治疗银屑的有效率研究按亚组分类后,组间有异质性(χ^2=22.84,P=0.004,I2=65.0%),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结果显示应用雷公藤治疗银屑的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95%CI(2.45,7.81)]。结论由于目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故尚不能据此证实雷公藤治疗银屑是有效的,随着高质量的报告出现,今后可以不断完善本评价。

  • 标签: 银屑病 META-分析 雷公藤
  • 简介:皮肤癣菌是侵犯表皮角质层或有角质结构的毛发和甲而引起人和动物浅部真菌的真菌。目前已报道的皮肤癣菌约有45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约有20余种。皮肤癣菌所致的浅部真菌是皮肤科常见,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 标签: 皮肤癣菌 浅部真菌病
  • 简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是一种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是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的一员,通过与其独特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IL-29利用与Ⅰ型干扰素相似的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proteintyrosinekinase,JAK)/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IL-29通过诱导产生特定的趋化因子,促进皮肤T淋巴细胞浸润,引起并维持炎症,从而与银屑的发病关系密切。该文对IL-29与银屑发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29 银屑病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1980-2017年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公开发表关于银屑与血脂水平之间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制作森林图并计算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银屑病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Egger检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银屑病患者比健康人群更多表现为血脂异常,上述血脂水平改变可能对银屑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银屑病 血脂水平 META分析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主因消瘦2年余伴上唇、阴茎、阴囊赘生物6个月,于2008年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因体重进行性下降在外院检查发现HIV-

  • 标签: 艾滋病 巨大尖锐湿疣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阴部瘙痒1个月余、双下肢瘙痒近1个月,于2016年10月就诊。1个月前患者阴部出现瘙痒,自感瘙痒处有虫体蠕动,夜间较为明显,未诊治,瘙痒感渐加剧,约1周后,双小腿亦出现类似阴部的瘙痒感,3d前患者在双小腿毛发根部捉到几只"活动性小虫",见图1,遂来我院就诊。

  • 标签: 阴虱病 毳毛 双下肢 阴毛 感染 阴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