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心-踝血管指数(CAVI)是测定动脉僵硬度的有力指标,CAVI的测定对于临床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一定预见作用。弦脉是中医肝气都结证的主要脉象之一,其主要的生理病理表现是动脉壁的硬度高、血管弹性差、外周阻力大等。该文就其二者间的相关性作了探讨。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年龄〉65岁的女性冠心病合并SC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36例临床治愈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1例死于并发黏液性水肿昏迷。结论我们要提高对冠心痛患者主动筛查甲状腺功能的意识,进一步总结和探索老年女性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干预时间和干预力度,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塞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80例患者,均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搜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股各40例。实验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常规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CK水平、肝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C、LDL-C、HDL-C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控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塞合并高血脂临床症状中他汀类药物效果显著,其中阿托伐他汀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他汀组和曲美+他汀组各34例.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曲美+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干预前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曲美+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他汀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4,P〈0.05).干预前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汀组变化幅度大于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心功能,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性别的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差异,以及在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患者中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检测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研究发现,共有169例患者纳入分析。超过70%的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属于正常水平,患者倾向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而不是低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平均男性患者含量高于女性患者,两者差异显著。【结论】利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诊断急性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男性患者可靠性高于比女性患者,作为早期诊断依据需要结合其他血清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中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接诊的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焦虑抑郁具有明显疗效,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对患者均实行三维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三维超声和CTA检查结果。结果: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00%,与CTA诊断一致性较好。不稳定组三维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狭窄度、IMT、斑块总体积均大于稳定组,GSM低于稳定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7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7例),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0mg·d-1),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血浆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患者干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浆hs-CRP浓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颈动脉血流参数改善,且12个月后上述变化更为明显,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浆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一定作用.
简介:目的: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并分析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某院住院的首次发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梗死组入院第3天、第14天及健康对照组体检当天血清IGF-1水平,对所有入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壁,根据斑块彩超表现分为斑块稳定组与斑块不稳定组。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组,将梗死组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并比较分析3组患者入院第3天、第14天血清IGF-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第14天血清IGF-1水平有所升高,对梗死组及对照组的所有人员颈动脉斑块情况进行检测和统计,可得以不稳定斑块居多,共76例,其余44例为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分为轻型组25例、中型组40例、重型组15例,轻、中、重型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中型组低于轻型组(P=0.008)、重型组低于中型组(P=0.009)和轻型组(P=0.009)。结论:梗死组患者体内的血清IGF-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而且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IGF-1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血清IGF-1水平的下降可能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并通过编号单双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全血黏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脂康结合阿托伐他汀对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血脂康+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康+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脂血症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脂、血糖的调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糖等常规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调节情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血糖水平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PG)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出现率为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29%(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2型糖尿病,可调节血脂、血糖以及控制炎性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简介:目的:评价硝酸甘油注射液微量泵注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微量泵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头胀、心悸、头痛、血压升高及血压下降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为77.50%(P〈0.05)。结论: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微量泵注与优质护理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较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较高。
简介: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前及术后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0min、术后1d、3d的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的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CA术后血浆内皮素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血栓素B2水平30min、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增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浆内皮素会短暂下降,血栓素B230min后回到术前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予以治疗干预后,对其心功能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衰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干预的常规组,另一组为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干预的研究组,每组各50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实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