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风险的偏差管理,简述了偏差的调查,根本原因分析,以及实施的纠正预防措施,对实际的偏差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偏差可为产品质量、生产及检验活动的持续改进提供风险点识别、风险降低措施,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浅谈不同偏差情况的处理原则。
简介:药品质量的稳定是医疗体系的基石,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偏差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确定性不佳和影响患者健康的风险。本文聚焦于分析药品生产中的质量偏差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从生产设备、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全方位考察,以引入先进设备、严格控制采购环节、规范工艺流程为基础,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加强员工培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全面质量检查,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问题的发生,提供更安全、高有效的药品,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简介: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采用低潮气量、低频率机械通气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2例。两组均采取新型排毒及解毒等抢救治疗方法后,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中间综合征前期症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通气。治疗组行呼吸机通气给予低潮气量7ml/kg/次、低呼吸频率12次/分;对照组行呼吸机通气给予传统潮气量12ml/kg/次、呼吸频率16次/分;呼吸机型及其他通气参数相同。结果治疗组病人呼吸机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死亡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低潮气量低频率机械通气能满足有效通气量,能降低并发症,特别是脏器缺血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21例临床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男8例,女1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B组(n=11,胸痛发作频率〈4次/周)。测定患者血清、尿、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通过镁离子负荷试验测定24h镁离子潴留率。结果:A组24h镁离子潴留率明显高于B组(58%±9%vs31%±4%,P〈0.01);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A组明显低于B组[(3.1±1.1vs5.0±0.8)fg/cell,P〈0.05];胸痛发作频率与24h镁离子潴留率呈正相关(r=0.69,P〈0.01),与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呈负相关(r=-0.70,P〈0.01)。结论:红细胞内镁离子浓度高低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频率有一定相关性。
简介:目的了解骨关节炎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痛敏神经元(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及其与运动评分、站立评分、关节曲升评分和软骨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VPL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在关节炎疼痛评估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采用高浓度弗氏佐剂制备单发弗氏佐剂关节炎动物模型,分别于3、4、6、8、12周随机选择6只行功能评分后采用MRI扫描关节软骨厚度,并监测大鼠VPL内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结果骨关节炎大鼠随造模时间延长软骨逐渐变薄;运动评分、站立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关节曲升评分则逐渐升高,而VPL内PSN的放电频率则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6周时达高峰(81±5)Hz,随后逐渐降低,12周时降低为(39±4)Hz。经相关分析显示VPL内PSN的放电频率与运动评分、站立评分呈负相关,与关节曲升评分呈正相关,而与软骨厚度无明确相关性。结论VPL内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关节炎疼痛程度,未来有望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疼痛评估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