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极大地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快了水土流失速度,严重制约了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在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下,人们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目前出现的水土流失,大多数是由人类活动过于频繁而引发的。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应加强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增强流域的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有效协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条件、地理状况和周围环境状况等,给实践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在设计工作方案时要对综合治理的规划方案不断优化,使其符合实际情况,有效指导实践工作。
简介:摘要:贯城河是流经贵阳老城的主要河流,是贵阳老城的城市“水脉”,也是最具地域代表、最具传统风貌、最具历史人文的城市特色空间。中央城市会议强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加强规划引领,按照本地化、景观化、人文化、特色化的要求,注重城市风貌,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编制从地上到空中的立体化、全覆盖全景规划,推进城市品质整体提升。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简介:摘要:随着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广泛使用,其易疲劳易产生微裂纹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传统方法是在U肋和横隔板连接处设置弧形缺口来缓解此类问题。但是传统的弧形切口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大多源于实践经验,缺乏相关理论支撑,普适性低。为了实现弧形切口的智能化设计,本项目搭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ANSYS和MATLAB联合仿真平台,对弧形切口的形状进行拓扑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优化进程开展,应力集中位置会发生偏移,从初始模型易疲劳的肋脚处转移至优化后模型的缺口上部圆弧的中间位置,远离了易疲劳的焊趾;优化前模型弧形切口处的最大应力为4.82Mpa,最小应力为17.4Kpa,优化后弧形切口处的最大应力增加至5.52Mpa,最小应力增加至2.76Mpa,最大应力比值仅为1.14,最小应力变化高达275倍,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实现了结构的优化;初始模型在应力幅为65.86MPa以下时达到疲劳截止限,在相同的条件下优化后的模型疲劳截止限为72.07MPa,模型抗疲劳能力明显得到提高。模型数据分析证明,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可以有效地实现弧形缺口的拓扑优化,为未来的物理模型实验提供了模型基础,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