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插增本《水浒》保存了简本的古老面貌,分为甲乙两种,白木直也、马幼垣等专家曾对此做过研究。艾俊川先生最近又发现了插增甲本的残本,与德国斯图加特残本互补,笔者对此重新进行分析。新残本中林冲题诗,五言八句,与容与堂本大致相同,这显示了新残本很古老。通过正文比勘,插增甲本有些地方比评林本详细,而且容与堂本也有相应的句子,这也是其古老的一证。不过有的地方评林本比插增甲本更详细,再拿刘兴我本、《汉宋奇书》本、《英雄谱》本等多个本子比较,插增甲本有些地方比其他简本简单,乍看似乎展示出极其复杂的情况。其实近年对《水浒》版本研究的结果提供了剖开其中奥秘的线索,笔者在本文中阐明了详细内容,并对插增甲本的插图标题也做比勘,提出若干看法。

  • 标签: 插增本 评林本 嵌图本 十卷本 英雄谱
  • 简介:清初的"庄史狱",因庄廷鑨其人"私撰"明史而兴,牵连甚广,死难者甚众。其情节大致是,庄廷鑨购已故朱国桢所撰明史,召集宾客加工成书。庄死,其父刊行。有吴之荣者,因贪赃罢官,将庄史作为把柄欲诈取钱财,并图复职,诈财未遂,即向官府告讦,致兴大狱。该史列名"参阅"(亦作"参订")的二十四人中,颇有当时的知名人士,无不牵连在案。这些人的下场,据翁广平《书湖州庄史狱》(《查继

  • 标签: 庄廷鑨 陆圻 傅以礼 庄氏史案 晚明史籍考 罪惟录
  • 简介:《婴宁》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名篇,历来研究者对它有着超乎寻常的解读热情,魅力非凡。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故事内涵仍未阐释到位,尚可再论。蒲松龄在小说中两次用到"黠"字:一处是婴宁用以形容丫鬟小荣"是亦狐,最黠";另一处是作者用以点评婴宁"其黠孰甚焉",足见此字甚得蒲之心。以本文之见,最黠者并非小荣、婴宁等美狐,而是作家本人!蒲松龄小说创作上的灵心慧性,在《婴宁》篇中施展得酣畅淋漓。

  • 标签: 《婴宁》 《聊斋志异》 小说创作 经典名篇 研究成果 蒲松龄
  • 简介:本文选刊夏兄弟1955年所写的8封书信。青年的夏志清、夏济安谈及日常琐事、感情生活、读书感悟、文坛名人张爱玲等。书信内容很深刻、很肤浅、很学术、很生活、很严肃、很八卦……为我们还原一对兄弟逐步成长为学界大家的历程。

  • 标签: 夏志清 夏济安 书信
  • 简介:杨岙,杨岙,应该是姓杨人居住的地方吧,听说村子里有一座古老别致的祠堂,为区级文物单位,很有看点。在一个天高秋爽的早上,我坐着朋友的车子沿着回旋曲折的大海线(北仑大碘至春晓海口)前去观看。

  • 标签: 陈氏宗祠 回旋曲 祠堂
  • 简介:目前所有武阳、进贤或丰润曹谱所记曹孝庆以下四代裔孙的仕宦经历似多属虚构,丰润曹较可靠的记载应起自始迁祖端明。但由于曹鼎望与曹玺两支所认的显祖相同,且其族人早先入旗时颇多互动,再加上曹钊、鈖、鋡与曹寅的生活时空、文化兴趣与交游网络颇多重迭,遂促成彼此间"骨肉"与"同胞"般的交情。本文即利用许多新材料与新论证,填补了先前曹学的部分缝隙。

  • 标签: 曹学 曹寅 曹鼎望 曹鋡 丰润说
  • 简介:<正>62岁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于1993年10月7日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也是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获奖的第八位女作家。莫里森于1931年2月18日出生在俄亥俄州钢铁城市洛雷恩,原名夏洛·安东尼·伍尔夫(CholoeAnthonywofford),是一个佃农家庭四个孩子中的老二。1953年在霍华德大学获得文学学士,1955年在康奈尔大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作家 美国黑人 伍尔夫 俄亥俄州
  • 简介:<正>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优良的天然牧场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由于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生物品种多样,区位优势明显,被誉为"绿色净土"和"北国碧玉"。呼伦贝尔的草原、森林、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一些专家称之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及确保北京和"三北"地区免受风沙侵袭的安全线的一部分,是根治松辽流域洪涝灾害的生命线,也是东北临近省区生态安全线的

  • 标签: 生态经济建设 呼伦贝尔草原 畜牧业生产基地 牧区经济 草原退化 草原畜牧业
  • 简介:中国学者普遍对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感到陌生,对她获奖感到震惊。本文对米勒其人其作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特点;指出米勒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反映了专制统治下的恐惧感和流亡者们的异类感;认为她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于其诗化的语言艺术,以及在文学形式上尤其是拼贴诗形式上的创新;分析了她的创作所具有的鲜明的跨文化特征及其影响。

  • 标签: 赫塔·米勒 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 罗马尼亚
  • 简介:元杂剧《赵孤儿》,基本取材于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描写屠岸贾族灭赵,程婴和公孙杵臼冒死拯救赵孤儿,十五年后复仇的故事。《史记》这段记载,与《左传》所述并不吻合。

  • 标签: 《赵氏孤儿》 故事 流播 宋代 《史记》 《左传》
  • 简介:<正>大凡学英国文学的,读过原著再读译文总觉得不太过瘾。我对英国文学虽无研究却十分爱好,兴趣最浓的还在诗歌。对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人的诗尤其推崇,一有闲情就要吟几首,陶醉于崇高的诗境,感到其乐无穷。然而对于翻译过来的诗,却常常抱有“译诗译意不传神”的成见,而不屑一顾.最近自己要译点东西,想先求教于先辈,于是找了莎士比亚商籁诗的两个译本——梁宗岱的和屠岸的——与原著对照逐一读来。读了几首便觉有些滋味。两位译者虽然译得风格不同,却都忠于原诗的思想,并基本保持了原文的艺术形式。

  • 标签: 商籁诗 译文 译本 原著 莎士比亚 译意
  • 简介:摘要“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的重要思想方式和个人要求,广泛而长期的影响着中国伦理学思想,而与此同时,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出人意料的提出了与儒家极为相似的“中道”(注此处名称作为亚与儒家的区分,下同。)思想,这是否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 标签: 儒家 亚氏 中庸(中道)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1
  • 简介:本文在对百年来关于《聊斋志异》“异史曰”叙事形式评价的分析中,辨析了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区别和对文体制约的因素,从而论析了叙事主体对叙事方式的选择、“破体”的界限与文体的规范性,以及蒲松龄在运用“异史曰”叙事形式上的创新思维与平庸说教。

  • 标签: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叙事形式
  • 简介:与“预、杜审言”同样对杜甫影响颇深的另一位人物,是其姑母万年县君京兆杜。杜甫自丧母,姑母“京兆杜”代其母,照顾杜甫的生活。天宝元年(742),杜甫三十一岁时,姑母京兆杜去世。杜甫为这位给予他无私之爱的姑母,写了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墓志》以报答她恩情。

  • 标签: 杜甫 杜审言 人物 墓志铭 中心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