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型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康复治疗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型模式护理。采用国际通用Barthel指数量表、Brunnstrom运动模式分期评定表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60 d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Barthel、Brunnstrom入院时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干预60 d后实验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Brunnstrom评定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过程中运用共同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规范患者及家属的自护、照护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二次损伤及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住院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术中或术后并发逆行性A型夹层(RAAD)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实施TEVAR的1 176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并发RAAD(1.2%),另收集9例在外院实施TEVAR发现RAAD的TBAD患者。患者男18例、女5例,年龄38~79(54±12)岁。其中典型夹层15例,壁间血肿7例,穿透性溃疡1例。16例实施外科手术,1例杂交手术,其余6例保守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23例患者中,2例RAAD在TEVAR术中发现,8例发现于围手术期,5例发现于出院后3个月内,8例于TEVAR 1年后发现,时间最长为TEVAR术后120个月。RAAD破口位于主动脉大弯侧21例,小弯侧2例。13例破口紧邻支架头端,10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且距离支架头端2 cm以上。本组随访21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1~134(59±40)个月。死亡6例,包括3例全因死亡和3例心血管事件死亡。16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发生脑梗死及纵隔感染1例。1例杂交手术患者恢复良好。6例保守治疗患者中死亡5例。结论RAAD是TEVAR相关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的严重并发症,在TEVAR的早期或晚期均可以发生。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推荐外科手术为RAAD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重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的临床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共12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术中主动脉弓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平均52岁。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手术成功,平均心肺转流时间(190±42)分钟,平均心肌阻断时间(110±30)分钟,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2±13)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6±13)小时。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复查示支架位置正常,升主动脉及弓部覆膜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造影剂外渗。结论应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简化手术操作,可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eBakeyⅠ型、II型、III型主动脉夹层(AAD)之间低血钾的不同,探讨临床意义。方法:2022年02月~2024年02月选取82例AAD患者,按照CT血管造影(CTA)诊断结果划分为DeBakeyⅠ型(30例)、其他类型AAD(26例II型与26例III型),对三组血钾水平与其他临床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DeBakeyⅠ型的冠心病比例偏高(P<0.05);其余一般资料与其他类型差异不显著(P>0.05)。DeBakeyⅠ型的正常血钾比例偏低,低血钾比例偏高(P<0.05);高血钾比例与其他类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AAD患者观察血钾水平发现,DeBakeyⅠ型的低血钾比例明显偏高,进行AAD诊断以及类型鉴别时,临床若发现低血钾表现,对确诊DeBakeyⅠ型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瘤 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的症状及护理方式与效果。 方法 : 在我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 患者中选择合适的 42 例进行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并发症护理内容,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对进行了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瘤 手术的患者护理中增加并发症护理内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 4月至 2007年 8月 ,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 B型主动脉夹层 135例。男 125例 ,女 10例 ;年龄 (52士 10)岁 (31一 81岁 )。经股动脉切开置人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 ,置人后造影检查证实疗效 ,术后随访 1一 64个月 ,平均 18土 17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住院期间死亡 1例 ,1例转送外科手术 ,发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症 18例 ,5例患者左锁骨下动脉被完全封闭 ,6例部分封闭。 2例出院 1月后死亡 ,其中 1例死于胃癌 ;l例术后 1年出现迟发性内漏。 1例术后半年发生截瘫。随访 3个月时 ,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封闭 ,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 ,假腔内血栓形成 ,支架位置、形态正常。 1例术后 1年升主动脉发现夹层未行外科手术。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院内及中期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再植技术(reimplantation;David Ⅰ)与重塑技术(remodeling;David Ⅱ)两种不同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41例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44.63±11.34)岁,男36例,女5例。5例采用David Ⅱ技术,36例采用David Ⅰ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的主动脉瓣反流情况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住院死亡占4.9%,两组各死亡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vid Ⅱ组在血液制品(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应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二次开胸止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床旁血液滤过等方面明显劣于David Ⅰ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39例出院生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4.56(3~121)个月,随访率100%。两组均无随访死亡患者,无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无心血管再干预手术。术后出现主动脉瓣2级或以上反流方面,David Ⅱ组明显高于David Ⅰ组(P=0.02)。应用Cox回归分析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发现David Ⅱ手术是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与David Ⅱ手术相比,David Ⅰ手术具有更好的围术期及中期结果,二次开胸止血及血制品应用率、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反流概率明显降低,远期结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02年6月至2021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依据性别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及主动脉影像学资料,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及1、5年全因死亡(按死亡时间分为院内死亡、院外死亡,其中院内死亡包括术前死亡、术中死亡和术后死亡;按死亡原因分为主动脉原性死亡、心原性死亡及其他原性死亡)、卒中、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的发生情况。30 d内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新发截瘫、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及主动脉原性死亡;远期(出院后1年及以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主动脉原性死亡、再发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覆膜支架内漏及远端溃疡事件。对比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临床因素与30 d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09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53.9±12.1)岁,其中男性861例(78.7%),女性233例(21.3%)。(1)临床特征: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大、≥60岁患者的比例高,背痛症状、贫血、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均较高;而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比例,肌酸激酶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更低(P均<0.05);而主动脉夹层撕裂特征和临床分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比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预后: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30 d内全因死亡率[6.9%(16/233)比3.8%(33/861),P=0.047]、院内死亡率[5.6%(13/233)比2.7%(23/861),P=0.027]、术前死亡率[3.9%(9/233)比1.5 %(13/861),P=0.023]及主动脉原性死亡率[6.0%(14/233)比3.1%(27/861),P=0.041]均更高;1年及5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间死亡、脑血管病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预后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组中体重指数>24 kg/m2(HR=1.087,95%CI 1.029~1.149,P=0.013)、高血压(HR=1.094,95%CI 1.047~1.143,P=0.040)、贫血(HR=2.987,95%CI 1.054~8.468,P=0.032)及肌钙蛋白T>0.05 μg/L(HR=5.818,95%CI 1.611~21.018,P=0.003)与30 d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结论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具有特殊性,发病年龄大,贫血和合并背痛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等更高。女性患者1个月内死亡风险较男性患者更高,体重指数、高血压、贫血及肌钙蛋白T可能与其相关,但两者远期预后相当。
简介:摘要总结经胸骨小切口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3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经胸骨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年龄38、38、44岁,体质量70、90、70 kg。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无反流或少量反流,均采用胸骨上段小切口,急诊行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无手术死亡,复查超声心动图示3例患者升主动脉内及主动脉弓降部人工血管血流通畅,主动脉瓣未见反流;主动脉CTA检查显示人工血管形态正常。3例临床实践结果初步表明,经胸骨小切口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对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患者经降压、止痛等术前准备后(发病2周内)在全麻下行腔内隔绝术。结果5例患者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出现Ⅰ型内漏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胸痛全部缓解,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对于急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孕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收治12例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例急诊行主动脉CTA检查过程中突发夹层破裂死亡,另外10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年龄22~40岁,平均(30.7±5.8)岁;妊娠15~39周,平均(28.8±6.5)周;孕中期2例,孕晚期7例,产褥期1例。其中,7例患者为马方综合征,1例患者为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2例患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12天死于腹主动脉夹层破裂。胎儿1例术前确诊为死胎。其余9例患者及新生儿均生存并康复出院。2013年12月以前6例患者体外循环(96.8±16.5)min,主动脉阻断(70.8±19.3)min,重症监护室停留(3.4±2.3)天,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21.6±15.6)h。2014年1月以后4例患者体外循环(202.3±6.4)min,主动脉阻断(137.5±10.3)min,停循环(27.3±8.8)min,重症监护室停留(12.0±5.7)天,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40.3±24.4)h。术后并发症包括气管切开2例,血液透析1例,伤口局部愈合不良1例。1例先前行Bentall手术患者,随访至6年死于弓降部夹层进展破裂。1例患者随访至7年因人工瓣膜感染及弓降部夹层进展,行再次Bentall手术、全弓、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其余患者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积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多学科团队协作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
简介:目的比较Stanford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腔内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收治的B型壁间血肿患者48例,14例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给予降压、镇痛镇静治疗(腔内组),34例患者行单纯药物降压、镇痛镇静等保守治疗(保守组),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血肿基本吸收率、死亡率、恶化率。结果腔内组与保守组的卧床时间、死亡率、恶化率分别为8.42±2.34天vs12.92±3.75天、7.14%vs14.70%、7.14%vs32.35%,腔内组与保守组随访1、3个月的血肿基本吸收率分别为71.42%vs47.05%、92.86%vs6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是安全可行的,但应根据影像学检查主动脉的形态、症状体征等重要因素来明确腔内修复的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Ⅲ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患者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样本,以30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舒适组与常规组两个组别,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舒适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焦虑评分(41.5±3.2)、抑郁评分(34.1±2.0),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47.8±9.2)、抑郁评分(40.9±8.8),患者护理满意度73.33%。两组对比,舒适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舒适护理用于Ⅲ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患者术前护理过程中,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确保患者可积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建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模型对主动脉根部病变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的病理解剖情况进行系统分类,归纳总结出7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模型分型,依次将各分型的256CT增强扫描主动脉断层影像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进行图像优化、分割及三维重建,经过FreeCAD软件的简化、Blender软件的细节调整及上色预览等步骤,完成7种模型的三维数据重建,最后通过Stratasys Objet J750打印机进行3D模型打印。结果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重建出7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模型。模型具有可重复使用、辨识度高、耐久等特点,能够清晰、多维角度展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的解剖特点及病理改变。结论3D打印技术可有效重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模型,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处理策略及方法提供有力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接受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瘤术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常见并发症情况以及有关护理对策进行分析。 方法 按照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针对我院在2018年 3月至 2019年 6月接受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瘤术患者 120例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其并发症情况。 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该部分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在多个层面,常见如急性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出血以及低氧血症等。结论 接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瘤术治疗患者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及时给与有效护理干预,针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与处理,帮助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