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进入21世纪后,城市的基本建设有了跨越式的改变,交通事业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生活的同时,由于交通等导致四肢开放性大血管损伤的患者也逐年增加。四肢开放性大血管一旦发生损伤,患者易因失血过多等造成功能性障碍,甚至死亡。能够正确及时有效的处理这类患者成为了院前急救的关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对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内生软骨瘤的临床、X线和CT表现。结果11例病灶均为单发;掌骨2例,指骨3例,趾骨1例,股骨3例,胫骨2例。单发型内生软骨瘤的X线表现为病灶呈囊状或类圆形透光区,瘤灶有钙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可出现病理性骨折;CT表现为病灶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可见钙化,骨皮质可局部溶解吸收。结论内生软骨瘤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病灶内不同程度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X线空间分别率高,是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CT作为X线的补充。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四肢血管栓塞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纳入患者共计为65例,属于本院在2020年2月至12月所接诊病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对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被病理检查确诊为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50例患者均接受MRI检查。观察MRI的诊断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的四肢软组织良性肿块准确率为97.14%,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3.75%;MRI检查结果显示,病变范围、边缘和信号对鉴别诊断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意义不大(P>0.05),病变周围水肿和侵袭性可较好的鉴别诊断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瘤(P<0.05)。结论MRI检查的有关征象能够在鉴别诊断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对于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例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杉树皮小夹板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四肢活动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四肢活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杉树皮小夹板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治疗,可取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接近的复位固定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四肢功能,还可促进骨折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管状骨骨折治疗中予以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50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为样本病例,样本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08.8~2014.10期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髓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Ⅰ期或Ⅱ期愈合(骨不连、复杂性骨折、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再次骨折、关节僵硬、骨不连、骨畸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病例并不存在。结论在四肢管状骨骨折治疗中予以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恢复时间短、可较好的固定和复位,尽早实现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胎儿四肢畸形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1568例孕妇,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对产妇进行产前胎检,记录诊断结果,并与产后随访结果对比,计算准确率。结果1568例产妇分娩结果证实胎儿中有86处存在畸形,二维超声诊断畸形检出率为70.9%(61/8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畸形检出率为93.0%(80/8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应用于产前胎儿四肢畸形诊断中,具有快速、无创、图像逼真直观且准确率高的特点,可提高胎儿四肢畸形的产前超声检出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中VSD封闭引流术的应用。方法选择20例四肢创伤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常规治疗(对照组,n=10)与VSD封闭引流术(观察组,n=1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四肢创伤病例植皮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植皮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无感染事件,对照组3例,占30%,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四肢创伤病例,采用VSD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植皮所需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创面愈合率及植皮成活率,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意义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卫生院中四肢外伤患者的急救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四肢外伤患者80例,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采取现场抢救的措施对外伤、骨折、止血、补血以及抗休克进行救治。结果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次基层卫生院收治80例四肢外伤患所采用的急救处理措施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有效率在93.75%,其中有5例因外伤过于严重被紧急送往上级医院进行救治。结论四肢外伤患者通过在基层卫生院进行急救处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病痛,避免伤势进一步恶化,这为后续的治疗和健康恢复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asquelet技术治疗枪弹伤所致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附属骨科医院收治的3例因枪弹伤所致的长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均为男性,年龄18~41岁,平均30.7岁;均为贯通伤,均为Gustilo ⅢB型开放性骨折;长骨缺损5~9 cm,平均6.7 cm;2例骨缺损位于股骨近段,1例骨缺损位于肱骨中上段。均按照标准Masquelet方法给予两阶段手术治疗。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Lowa膝关节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别评价髋关节、膝关节和肩关节功能。结果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7.3个月随访。3例患者骨缺损全部修复愈合,无感染征象。2例股骨骨缺损患者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2例均为优,根据Lowa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例,良1例。肱骨骨缺损患者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为优。结论Masquelet技术是治疗枪弹导致长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