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271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法筛选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发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风险列线图预后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内部验证。结果 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EAP≥4级(OR=5.440,95%CI=2.335 ~12.671)、硬化剂注射治疗(OR= 0.044,95%CI =0.007~0.290)、髂静脉狭窄(OR=110.901,95% CI = 9.558~ 1286.727)、肌间静脉增宽(OR =38.377,95%CI=5.611~ 262.483)、糖尿病(OR=7.129,95%CI =1.661~ 30.596)、交通瓣膜关闭不全(OR=15.761,95%CI=3.514~ 70.684)、髂静脉受压综合征(OR=3.868,95% CI=1.371~ 10.913)是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P < 0.05)。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约登指数0.684,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2.7%,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符合度。结论 基于CEAP分级、硬化剂注射治疗、髂静脉狭窄、肌间静脉增宽、糖尿病、交通瓣膜关闭不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等建立的预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
简介:本文围绕“医院服务成本结构的优化模型研究”展开,首先分析了当前医疗行业中服务成本上升、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严峻性及其对医院运营效率和患者负担的影响。通过深入剖析医院服务成本的构成与现状,识别出成本结构中的关键要素及其存在的问题。随后,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等理论,构建了医院服务成本结构的优化模型,旨在通过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医院服务成本的有效降低和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模型构建过程中,明确了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并选择了合适的求解算法进行仿真模拟与结果预测。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医院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优化模型在改善医院服务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方面的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研究结果的医院成本管理策略建议,为医院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实践应用的广阔前景。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医院服务成本结构的优化模型研究”展开,首先分析了当前医疗行业中服务成本上升、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严峻性及其对医院运营效率和患者负担的影响。通过深入剖析医院服务成本的构成与现状,识别出成本结构中的关键要素及其存在的问题。随后,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等理论,构建了医院服务成本结构的优化模型,旨在通过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医院服务成本的有效降低和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模型构建过程中,明确了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并选择了合适的求解算法进行仿真模拟与结果预测。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医院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优化模型在改善医院服务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方面的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研究结果的医院成本管理策略建议,为医院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实践应用的广阔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触噪声工人听阈变化规律,建立基于个体的听力损失预警模型,以期精准化和差异化管理接触噪声工人的健康。方法于2019年9月,收集某企业561名接触噪声工人自入职以来所有体检资料,收集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较好耳4 000 Hz平均听阈值和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值指标,利用广义估计方程(GEE)调整性别和年龄,建立各指标的预警模型,根据ROC曲线面积(AUC)和约登指数筛选敏感指标和预警模型。结果561名接触噪声工人中,有26人出现听力损失(4.6%);敏感指标为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值≥20 dB、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30 dB和较好耳4 000 Hz听阈值≥25 dB,各指标AUC分别为0.602、0.794和0.804,约登指数分别为0.204、0.588和0.608;GEE听力损失预警模型中较好耳高频平均听阈值≥20 dB和较好耳4 000 Hz平均听阈值≥25 dB为最优模型,AUC均为0.862。结论个体水平的听力损失预警模型可较为准确评估接触噪声工人个体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相应培训课程,旨在提高手术室麻醉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方法2018年8~12月,应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10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麻醉护士360例,通过查阅文献、横断面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初步构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护理麻醉专家为咨询对象,由专家对问卷结构进行整理及分析,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问卷。结果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包括5个一级指标(麻醉处置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28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名第一的为麻醉处置能力。在能力素质模型理财上,初步制定了手术室麻醉护士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5大培训模块(基础护理课程、麻醉理论知识课程、麻醉操作技能课程、护理人文课程、临床实践课程)。结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为麻醉科护士选拔、岗位职责制订、科室绩效管理、课程设置、综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对麻醉科护士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抑郁(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22年6月1日收录的PSD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采用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清单(CHARMS)对纳入文献中的模型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模型中具有共性的预测因子的预测价值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含11个PSD风险预测模型,所有模型的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0.854,其中7个模型的AUC≥0.8,预测效能较高,但仍存在偏倚风险,主要原因包括未报告缺失数据的处理、模型效果评价不完整以及未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OR=6.73,95%CI:3.87~11.73)、艾森克人格问卷(EPO)评分(OR=1.13,95%CI:1.03~1.23)、高血压(OR=0.47,95%CI:0.30~0.74)、Barthel指数(OR=0.98,95%CI:0.98~0.99)均是PSD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PSD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性能良好,但也仍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未来应对建模方法进行改进;PSD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可重点关注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EPQ评分、高血压、Barthel指数等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损害女性身心健康。因伦理原因,难以对人体卵巢组织进行研究,构建DOR动物模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构造DOR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其病理生理及探索治疗措施。目前构建小鼠DOR模型的方法主要有:使用药物(化疗药物、干扰代谢类药物、免疫调节剂等)、射线照射、基因工程、环境毒物损伤等,这些造模方法各具特点,其中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是建立DOR小鼠模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周期快、效果确切、易重复、卵巢损伤程度可控的优点。本文对DOR小鼠常用建模方法的原理及特点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不同抑郁症患者的最优治疗方案一般需通过长期、低效率的试错过程来逐步确定。为实现抑郁症的精准治疗,有必要通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该技术能处理大量高维、复杂的数据,适用于自动提取和学习临床、基因组学和神经影像数据的特征。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抑郁症治疗反应的预测模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更为高效的个体化精准医疗方案。本文从人口学、临床症状数据、基因组学数据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三个方面,对深度学习预测抑郁症疗效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深度学习研究方向尤其是多组学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的应用进行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儿科门诊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医院儿科门诊护士的招聘、培训、选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提取胜任力要素,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德尔菲法确定儿科门诊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要素权重。结果得到6项鉴别性胜任力,最终形成儿科门诊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个人特质、职业素养、发展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管理能力6个一级指标,权重范围为0.107 4~0.210 1,39个二级指标,权重范围为0.086 4~0.256 5,组合权重范围为0.009 9~0.053 9。结论本研究建模方法科学合理,所建模型可靠实用,为儿科门诊护士的准入,培养,绩效考核等提供依据,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股骨纵向骨搬移模型兔,并评估该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取20只雄性新西兰兔,先在兔股骨近端造成一段14 mm骨缺损,骨缺损远端截骨,形成游离骨段,随后安装自制的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7 d间歇期,将游离骨块向骨缺损处搬移,以刺激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在搬移期第1天和第14天、固定期21 d和第35天分别处死4只家兔,通过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标本形态、X线片来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结果术后骨搬移模型兔的一般情况良好;大体标本及X线检查可见骨缺损区重建修复,并逐渐接近正常骨组织;固定期间骨搬移装置无松动、脱落等不良情况,搬移期每日可定量完成1 mm骨搬移,最终修复骨缺损。结论纵向骨搬移模型兔建模方案简便可靠,可较理想地模拟临床骨搬移全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水乙醇内囊靶向注射建立大鼠痉挛性脑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60只,鼠龄2~3月龄,体质量290 g~320(304.2±11.6)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ETH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空白对照组(CK组),每组20只。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使用脑立体定位仪确定大鼠右侧内囊位置后,ETH组注射80 μL无水乙醇,NS组注射80 μl生理盐水,CK组不注射任何试剂。术后观察各组大鼠左侧上下肢痉挛状态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术后第3、7、14、21天采用神经系统安全性评分(NSS)标准评估大鼠脑损伤程度,Faden评分标准评估大鼠运动损伤状态,改良Ashworth评分标准评价肌肉痉挛状态。术后第21天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内囊损伤情况;取左侧上肢指总屈肌、左侧下肢腓肠肌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Ⅰ型肌纤维百分比。结果术后3天内,ETH组大鼠死亡5只,NS组死亡2只,CK组死亡1只。ETH组大鼠术后第1天即出现左侧上、下肢痉挛状态,症状持续直至术后第21天处死前;NS组、CK组大鼠均无左侧上、下肢痉挛症状。NS组、CK组大鼠术后第3、7、14、21天NSS、改良Ashworth评分均为0分,Faden评分均为22分;ETH组第3、7、14、21天NSS评分分别为(15.5±1.9)、(15.8±1.8)、(15.4±1.7)、(15.1±1.8)分,Faden评分分别为(3.5±1.8)、(3.2±1.7)、(3.7±1.9)、(3.9±1.8)分,改良Ashworth评分分别为(3.5±0.5)、(3.5±0.5)、(2.9±0.7)、(2.9±0.6)分。术后第21天脑组织形态学检测提示:ETH组右侧内囊部位空洞样坏死,神经细胞显著减少,神经细胞结构松散,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消失,未累及其他脑区;NS组、CK组脑部神经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有序,细胞核无扭曲、变形,核仁清楚。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ETH组、NS组、CK组左侧上肢指总屈肌和左侧下肢腓肠肌Ⅰ型肌纤维百分比分别为10.2%±6.3%、6.5%±2.9%、6.7%±2.9%和13.8%±5.1%、7.7%±3.3%、7.6%±4.8%,ETH组大鼠上肢指总屈肌、下肢腓肠肌Ⅰ型肌纤维百分比均大于NS组、C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无水乙醇内囊靶向注射可以建立一种症状典型、稳定的成年SD大鼠痉挛性脑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