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个体化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栓塞(PE)的风险Nomogram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因AECOPD入院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数据分为训练集(n=203)和验证集(n=89)。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PE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建立相关Nomogram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外部验证通过验证集验证。结果年龄≥70岁、卧床时间≥7 d、深静脉血栓史、双下肢周径差≥1 cm、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5 mmHg和D-二聚体≥500 μg/L为AECOPD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危险因素建立预测AECOPD合并PE的Nomogram模型,校准曲线验证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值同实测值均基本一致,ROC曲线验证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879和0.774。结论基于AECOPD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Nomogra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准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过程中采用介入护理干预,极大程度提高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和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采取适形调强放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对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增长患者生存时间,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急性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创伤相关性疾病,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保守和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开始应用的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血肿再扩大和全身麻醉手术的风险。本研究中,18例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颅骨钻孔引流+尿激酶注入术,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应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BPH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与实验组(采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6-2019.8收入我院接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在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00%)高于对照组(85.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将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其术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经锁骨下静脉入路导管碎栓溶栓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年限时间范围限定为2017年3月-2020年10月,择取研究样本为70例于我院就诊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锁骨下静脉入路导管碎栓溶栓救治,分析具体救治效果。结果:70例患者术后造影显示41例患者栓塞的肺动脉大部分开通,29例患者部分开通,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术后48h-120h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动脉平均压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经锁骨下静脉入路导管碎栓溶栓救治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有介入条件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动脉瘤栓塞术,观察组33例实施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2019年日本结直肠癌研究学会(JSCCR)指南推荐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清扫范围应包括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脂肪组织,但并未明确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部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也未明确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LCA)。是否保留LCA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不影响患者肿瘤学结局的前提下,能否同时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或术后功能损害。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上述问题进行评述,最终认为,保留LCA的优势被多数研究支持,可改善近端吻合口血供,技术上可达到与IMA高位结扎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但是否影响患者生存、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Dixon)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60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保留组和未保留组,其中保留组(n=32)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术,未保留组(n=28)采用高位结扎的Dixon术。采用SPSS 22.0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围术期各项指标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采用χ2或Fisher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肛门排气时间、边缘动脉弓压力显著少于未保留组(P<0.05),其余围术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总数、转移淋巴结数及阳性淋巴结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数目显著大于未保留组(P<0.05);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3.1%(1/32)显著少于未保留组10.7%(3/28),(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高位结扎的Dixon术,保留左结肠动脉不增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概率,并且可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Dixon)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60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保留组和未保留组,其中保留组(n=32)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术,未保留组(n=28)采用高位结扎的Dixon术。采用SPSS 22.0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围术期各项指标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采用χ2或Fisher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肛门排气时间、边缘动脉弓压力显著少于未保留组(P<0.05),其余围术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总数、转移淋巴结数及阳性淋巴结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数目显著大于未保留组(P<0.05);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3.1%(1/32)显著少于未保留组10.7%(3/28),(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高位结扎的Dixon术,保留左结肠动脉不增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概率,并且可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项止血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项止血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行为习惯、饮食睡眠、人际关系、情感、思维以及感觉评分〔(2.54±0.43)分、(3.32±0.68)分、(4.32±0.91)分、(2.71±0.47)分、(2.32±0.48)分、(2.64±0.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3±0.86)分、(5.64±1.09)分、(6.64±1.42)分、(5.54±1.36)分、(4.03±0.76)分、(4.35±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级为5级、4级所占比例(28.57%、53.06%)明显高于对照组(12.24%、32.65%),观察组GOS评级为3级、2级所占比例(16.33%、2.04%)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1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止血护理可降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心理、躯体健康程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在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感觉刺激;将2020年1—8月收治的60例纳入观察组,实施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中文版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昏迷状况、苏醒状态和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GCS、CRS-R及MMS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采用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有助于减轻昏迷程度,促进患者苏醒,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TACE组,每组30例。TACE组采用TACE治疗,联合组采用TACE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53.33%,16/30)高于TACE组(26.67%,8/30),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高于TACE组,CD8+低于TACE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VEGFR2、MMP-2水平低于TACE组(P<0.05);两组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年生存率(90.00%,27/30)、2年生存率(76.67%,23/30)均高于TACE组(66.67%,20/30;50.00%,15/30),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客观缓解率,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并可提高远期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婆罗双树样蛋白4(SALL4)、甲胎蛋白(AFP)水平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接受TACE治疗的86例HCC患者。在术前测定患者的血清SALL4、AFP水平,于术后1年评估患者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分组,调查患者基线资料,观察血清SALL4、AFP水平与患者经TACE术后预后不良关系及其对预后不良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86例HCC患者接受TACE术治疗后1年,肿瘤细胞转移15例,复发6例,病死4例,预后不良25例(29.07%)。预后不良组术前血清SALL4、AF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C患者血清SALL4水平与AF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ALL4、AFP单独及联合预测HCC患者经TACE术后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均>0.80,预测价值均较理想。结论HCC患者TACE术前血清SALL4、AFP过表达可能提示术后预后不良高风险,临床可考虑通过术前检测HCC患者的血清SALL4、AFP水平,来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并指导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患者,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之间,使用奇偶数字编号额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就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1例,介入护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展开比较。结果:经组间区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和肽素(Copeptin)与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将其分为无收缩压高压组(<30 mmHg)27例、轻度收缩压高压组(30~60 mmHg)36例、中重度收缩压高压组(>60 mmHg)22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相关性。根据入院30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69例、死亡组16例,比较两组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无收缩压高压组、轻度收缩压高压组、中重度收缩压高压组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NT-pro BNP、Copeptin呈上升趋势,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均呈正相关(r=0.877、0.731);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当NT-pro BNP取值1026.18 pg/ml时,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AUC为0.736;当Copeptin取值18.43 pmol/L时,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AUC为0.777;二者联合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AUC最大为0.820。结论血清NT-pro BNP、Copeptin与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及预后呈正相关,可作为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