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评价中华护理学会首届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月抽取来自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参加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的25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调查问卷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方面评价培训效果。共发放问卷259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65.3%。结果反应层方面,25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网络理论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3.83±8.20)分,对基地的总体满意度为(97.15±6.61)分。学习层方面,25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理论考试成绩为(82.90±6.42)分,操作考核成绩均>90分;16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理论知识、专科技术与能力、沟通咨询与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自评得分分别为(8.17±1.23)、(8.39±1.15)、(8.82±1.18)、(6.36±1.99)、(7.91±1.60)分。行为层方面,36名(21.3%,36/169)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反映培训前后开展/承担的工作无变化。50%以上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开展的静脉治疗临床工作(如置管、维护、并发症处理等)、带教/培训、加入静脉治疗小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会诊工作方面无变化。结果层方面,16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均分为(4.36±0.51)分。结论柯氏模型有效评估了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能够为培训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开展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项目能够提高临床护士的静脉治疗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认同感,但网络课程设计有待优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标签: 护士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柯氏模型 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口腔颌面部创伤严重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通过德尔菲法,收集了26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意见,并计算出所构建的概念模型各指标的权重;依据201例病例,通过计算严重度与住院时间的线性相关关系,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中,硬组织损伤在评价口腔颌面部创伤时的重要性占到62%;而软组织则占到38%;而在硬组织的损伤中,上颌骨损伤、下颌骨损伤、颧骨/弓损伤的重要性较大,分别占18%、17%和12%;而在软组织损伤中神经损伤的重要性最大,为14%。通过计算收集到的201例临床病例的严重度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r=0.778,P〈0.01),本研究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能比较客观地评价患者的颌面部创伤程度。结论从硬组织和软组织两个方面所构建的颌面部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层次分析法所计算的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该模型对于科学评价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预测医疗资源利用率,监测医疗量和司法机构判定伤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上颌面部损伤 创伤严重度指数 线性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新西兰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模型中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反搏术构建新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损伤模型。方法选用2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10只:激光组单纯行视网膜动脉激光光凝术,反搏术组于光凝术后行PPV联合反搏术,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玻璃体腔氧分压(PO2)评估灌注恢复情况,观察视网膜电图(ERG)的振荡电位(OPs)变化评估视网膜功能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视网膜结构改变。结果反搏术组术中即可观察到视网膜灌注恢复;术后2 h,FFA检查示所有眼视网膜动静脉完全恢复灌注,早期即见视网膜动脉充盈,随后静脉充盈,充盈时间无延迟,无血流中断。不同时间点反搏术组、激光组和正常对照组PO2百分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30.87,P<0.001;F时间=985.70,P<0.001),其中激光后、术后不同时间点反搏术组玻璃体腔PO2百分数分别为(18.67±6.29)%、(38.82±1.48)%、(57.33±4.25)%、(84.51±3.91)%和(89.20±2.97)%,高于激光组的(23.24±1.95)%、(31.44±3.29)%、(40.21±3.05)%、(43.65±3.82)%和(58.07±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间点反搏术组、激光组和正常对照组OPs百分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64.09,P<0.001;F时间=447.91,P<0.001),其中术后3 d、7 d、2周和1个月反搏术组OPs百分数分别为(47.23±2.73)%、(70.79±3.09)%、(78.39±3.63)%、(76.69±4.08)%和(82.18±1.78)%,较激光组的(46.83±2.89)%、(55.32±1.58)%、(51.08±4.02)%、(52.32±6.59)%和(53.46±6.46)%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反搏术组视网膜内层结构破坏较小,有髓神经纤维层(MFL)结构疏松,大量空泡状改变。激光组MFL、内丛状层、内核层和外丛状层结构紊乱,Müller细胞神经纤维破坏。结论在新西兰兔CRAO模型中行PPV联合反搏术可构建新型RIR损伤模型

  • 标签: 视网膜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玻璃体切割术 动物模型 反搏术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的实验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级助产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试验组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练习,对照组采用新鲜猪肉、普通模型练习,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既能降低实验教学成本,又能有效提高学生会阴切开缝合术的技巧,达到了《高级助产学》实验大纲的要求。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助产士 模型 教育
  •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冷冻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自制冷冻杯,用液氮进行大鼠硬脑膜外冷冻,监测伤后的颅内压变化,测定伤后不同时期的行走、平衡等行为功能,并行神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大鼠冷冻伤后出现颅内压升高,伤后4h达到高峰(14.56±2.31)mmHg;伤后的行走和平衡功能明显障碍;冷冻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周围出现水肿,同时伴有脑皮质冻伤灶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空泡样变。结论大鼠的冷冻性脑损伤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脑损伤动物模型

  • 标签: 冷冻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MRI表现,探索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可行性。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白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通过肌注糖皮质激素及强迫运动方式制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4周后进行MR检查,测量股骨头信号强度值,并取股骨头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大鼠股骨头坏死的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表面局部凹陷。实验组大鼠股骨头多为混杂信号,测量的均值信号强度较对照组股骨头在T1WI、T2WI、T2WISPIR、3D-WATSc均减低。骨小梁变细且断裂,骨细胞排列紊乱,严重变性。结论肌注糖皮质激素加强迫运动制作大鼠股骨头无菌坏死模型方法可靠。用MR扫描证实早期模型的形成可行。

  • 标签: 大鼠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颅CT检查对尿毒症脑出血的诊断结果,以及在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至2017年经CT诊断证实的尿毒症颅内出血病人9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回顾性,总结头颅CT资料及预后情况,分析不同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3例尿毒症脑出血患者中共死亡21例(22.6%)、生存72例(77.4%);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中线移位宽度都存在明显关系。尿毒症脑出血患者行头颅CT扫描有助于疾病确诊及预后评估,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头颅CT 尿毒症患者 脑出血 诊断及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外疝治疗中腔镜技术的应用与临床预后。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腹外疝患者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腔镜技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出血指标、手术耗时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均分;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指标、手术耗时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均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均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外疝患者行腔镜技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生活质量均分,加速康复。

  • 标签: 腹外疝 腔镜技术 应用效果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综合评估对CHF患者治疗效果的指导意义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CHF患者,根据单一参数评估及多参数综合评估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进行治疗及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分析不同参数评估的价值。结果:多参数联合评估CHF患者对症用药后总有效率高于单一参数评估患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分对CHF患者治疗具有良好参考价值,诊断准确率较各参数单独应用明显提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多参数综合评估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限制液体摄入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关于液体摄入对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同时采用试验序贯分析方法评价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真实性,应用Egger's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样本量867例。Meta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慢性期限制液体摄入组的体重[MD=-3.04,95%CI(-4.70,-1.38),P<0.001]、B型利钠肽[MD=-249.32,95%CI(-305.00,-193.63),P<0.001]、血肌酐[MD=-22.03,95%CI(-24.98,-19.09),P<0.001]、再入院率[OR=0.30,95%CI(0.20,0.45),P<0.001]低于对照组;急性期限制液体摄入组的体重[MD=1.41,95%CI(-3.73,6.55),P=0.59]、B型利钠肽[MD=64.52,95%CI(-50.01,179.06),P=0.27]、血肌酐[MD=3.83,95%CI(-9.69,17.36),P=0.58]、再入院率[OR=1.21,95%CI(0.65,2.27),P=0.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慢性期限制液体摄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和疾病的预后,心力衰竭急性期可能需联合多种治疗方式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容量状态。

  • 标签: 心力衰竭 限制液体摄入 预后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 简介: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需要一个更准确评估预后和决策治疗的生物标识物,并且可以把这种新的生物标识物使用于临床实践的治疗早期.近期研究发现,和肽素作为一项新的生物标识物可以代替精;酸加压素(AVP),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脓毒血症及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疾病预测因素.本文对目前和肽素作为诊断和预后标识物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和肽素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脓毒血症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康复的疗效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4 月 -2017 年 2 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 70 例进行研究,对 70 例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淋巴瘤 护理干预 预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血糖组70例,血糖正常组80例,对两组患者的cTnl值和NT一proBNP值进行检测。结果相对于血糖正常组而言,高血糖组患者的cTnl值、NT一proBNP值、严重心力衰竭和死亡例数明显要高,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具有较差的预后,而NT一proBNP值则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很好的评价

  • 标签: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激性高血糖 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干预后的作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MMSE及MBI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期间给予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急性脑梗塞 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0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干预组35例。对照组只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而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受试者入组时及10周后进行测评,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干预组SAS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的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女性 更年期 抑郁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用危重症评分在脓毒症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101例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在进入ICU之后采集24h内体格检查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按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器官功能序贯衰竭评分(SOFA)、快速器官功能序贯衰竭评分(qSOFA)这三种评分的判断标准进行评价,以ICU内死亡作为首要结局,绘制各种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ROC曲线图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三种评分AUC的差异。结果MEWS、SOFA、qSOFA预测脓毒症患者ICU死亡的AUC分别为0.732、0.751、0.806,三种评分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SOFA、qSOFA三种评分在脓毒症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无较大的差异,但从操作便捷性上分析,qSOFA评分的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危重症评分 脓毒症 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在Ⅱ、Ⅲ期肺癌在手术、化疗及随诊过程中的变化,观察肿瘤标志物变化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术后分期为Ⅱ、Ⅲ期术前高肿瘤标志物的肺叶切除术后、接受4周期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年。结果三年生存率患者中肿瘤标志物下降33例;小于3年生存率患者中肿瘤标志物下降21例,两组间有差别(P=0.04);结论对术前高肿瘤标志物的Ⅱ、Ⅲ期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中,检测肿瘤标志物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预测病情进展,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较影像学检查更早、敏感,可以更好地预测肿瘤进展及预后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恶化,恶性肿瘤患者越来越多,通常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均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极易导致该类患者出现血栓,继而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血液高凝状态时恶性肿瘤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血液学改变,通过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肿瘤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血液高凝状态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碎裂QRS波在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心肌梗死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有无碎裂QRS波分为碎裂QRS波组和无碎裂QRS波组,并对这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0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与心源性死亡发生的概率。结果研究表明碎裂QRS波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几率明显高于无碎裂QRS波组。结论心肌梗死预后与患者有无碎裂QRS波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临床上可以碎裂QRS波作为预测心源性死亡和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新指标。

  • 标签: 碎裂QRS波 心肌梗死 心脑血管事件 预后评价 应用
  • 简介:摘要肺炎严重程度的精准及时评估对于重症肺炎的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一个理想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系统应该是早期、高效、精确和独立的,以用于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死率风险,并作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主要评分系统有肺炎严重程度指数及CURB-65等,但这两种常用的评分标准并未实际应用于儿童患者的严重程度评估,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一项基于改进的成人肺炎PIRO量表的计分系统可能适用于儿童患者,可以辅助临床医生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该文旨在回顾目前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估计预后的评分工具,并重点介绍可能适用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评分系统。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评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