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抽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65例)为良性组,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5例)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0例)为混合组(45例)。患者均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准确率(98.18%,108/110)高于MRI(90.91%,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χ2=5.641)。良性组患者肿瘤局部切除术占比高于混合组,肿瘤扩大切除术、乳房切除术占比低于混合组(P<0.05)。良性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1.54%(1/65)、1.54%(1/65),低于混合组的11.11%(5/45)、13.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病理分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对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多采用局部切除术,交界性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以肿瘤扩大切除为主,若患者病情加重,则需要全乳切除。治疗后良性肿瘤患者局部复发率、转移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乳腺肿瘤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进展情况。方法:为了研究探讨乳腺肿瘤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随机选取了我院在 2013年 2月份到 2016年 2月份收治的 83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和研究分析,探究乳腺肿瘤 MRI诊断的临床准确率以及是否值得推广。结果:相比于其他传统的肿瘤诊断方式而言,在这 83例的乳腺肿瘤患者中,乳腺肿瘤 MRI的诊断率高达 90.4%。其中良性肿瘤有 32例,恶性肿瘤有 43例,误诊 8例。总体来说,准确率还是大幅度提升的。结论:乳腺肿瘤 MRI诊断作为一种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式,对人体没有辐射作用,安全指数较高,在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之中,应该大为推广,相比于其他传统的诊疗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乳腺肿瘤切除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乳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乳腺肿瘤切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使用SPSS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各种临床风险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7—83岁(中位年龄41岁),良性40例,交界性24例,恶性2例。局部复发15例,其中12例复发发生于区段切除术。在不同手术方式、不同组织学等级的叶状肿瘤患者之间,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为保护因素(RR=0.151),扩大切除术和乳房切除术者的复发风险较区段切除术者下降至66/1000和53/1000;组织学等级为危险因素(RR=5.803),恶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分别为良性肿瘤者的12.26倍和4.37倍。结论恶性程度高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影响预后。叶状肿瘤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选择切除范围扩大的手术方式,尤其是对恶性程度高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活检诊断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大同煤矿总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PTB女性患者48例,均行超声介入活检。48例患者年龄30~65岁,PTB良性36例、交界性7例、恶性5例。分析患者超声影像表现,并统计超声介入活检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超声介入活检诊断PTB的准确度为95.83%(46/48),PTB良性、交界性、恶性诊断符合比例分别为34/36(94.44%)、7/7、5/5。34例PTB良性及9例PTB交界性者超声影像表现为肿瘤呈分叶状、长径<5.0 cm、内部回声为实性、边缘清晰、无或少量血流信号,5例PTB恶性者肿瘤则呈圆形或椭圆形、长径≥5.0cm、内部回声为囊实性、边缘模糊、血流信号丰富。结论超声介入活检诊断PTB的准确度较高,能提供肿瘤位置、长径、形态等影像学信息,可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107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导管内癌11例(误诊3例);浸润性导管癌59例(误诊1例);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小叶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伴粘液腺癌2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伴印戒细胞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5例;髓样癌5例(误诊1例);浸润性筛状癌5例;乳头状粘液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paget病1例(其中1例患者右乳腺为导管内癌,左乳腺为浸润性导管癌伴粘液腺癌;肿瘤直径≤1为10例)。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检查率较高,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通过疼痛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乳腺肿瘤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5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比较两组差异,p<0.05,则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积极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疼痛敏感度进行有效降低,从而增强临床护理效率和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肿瘤患者24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4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阻力指数,并综合分析手术及病理结果。结果良性肿瘤208例,占83.5%;恶性肿瘤41例,占16.4%。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钙化、衰减、彩色血流信号及R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色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状况,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经乳晕缘切口,对照组经肿瘤原位切口,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评分(VS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1例术后切口感染,未发现术后血肿。观察组VSS评分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安全性高、肿瘤暴露良好,术后无明显瘢痕,不影响美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存在肿瘤位于外下和内下象限的,术后易产生乳晕区感觉异常,应当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切除,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进行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