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微创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手术入路、创口闭合、临床疗效与美容效果。方法选择需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入路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6h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术后6h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而手术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容效果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度更高。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进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臂丛麻醉上肢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4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X2=10.530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臂丛麻醉上肢手术的患者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发生原因、受伤机制和治疗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4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采用胫骨前侧手术入路行前外侧钢板联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对无明显移位后踝骨折先固定后踝骨折再复位固定胫骨,对后踝骨折移位明显者予先复位固定胫骨,然后手法复位后踝骨折,再进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所选患者中腓骨骨折均为中段及近端骨折,均未予固定。结果两组随访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胫骨下1/3螺旋骨折愈合时间及总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Ⅵ型损伤组后踝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Ⅲ型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胫骨前侧单切口手术入路,应用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及空心拉力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对Ⅲ、Ⅵ型骨折治疗效果均较好,是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发生原因、受伤机制和治疗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4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采用胫骨前侧手术入路行前外侧钢板联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对无明显移位后踝骨折先固定后踝骨折再复位固定胫骨,对后踝骨折移位明显者予先复位固定胫骨,然后手法复位后踝骨折,再进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所选患者中腓骨骨折均为中段及近端骨折,均未予固定。结果两组随访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胫骨下1/3螺旋骨折愈合时间及总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Ⅵ型损伤组后踝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Ⅲ型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胫骨前侧单切口手术入路,应用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钢板及空心拉力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对Ⅲ、Ⅵ型骨折治疗效果均较好,是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显性后踝骨折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医治的5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27)与研究组(n=27),参照组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以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探讨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并无太大差异,且P>0.05,不存在探析价值,研究组平均手术用时(62.19±7.48)min、平均愈合时间(88.21±11.85)天、并发症发生率3.70%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时,应用前侧入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改善治疗情况以及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的临床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骨科对经过保守治疗9个月以上仍无效的20例(22足)跖筋膜炎患者,在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在足底内侧建立两个通道,首先在跖筋膜下方进行清理、松解,切开跖筋膜内侧1/3-1/2,进入跖筋膜上方间隙进一步松解。12例存在跟骨骨刺给予切除骨刺,3例存在足底麻木者给予松解足底外侧神经及第一分支。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9月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AOFAS-AH)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0例(22足)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经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跖筋膜松解术治疗后,随访6~9个月,20例(22足)患者AOFAS-HA评分明显增高,平均由46.8分升高到89.1分,VAS评分明显下降,平均由8.6分下降到1.2分,优良率达90%。结论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松解术具有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势,是治疗顽固性跖筋膜炎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比较内镜辅助下2种手术入路在巨大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3例行巨大咽旁间隙肿瘤内镜辅助下切除术患者(男15例,女8例),11例经口入路(endoscopy-assistedtransoral,ETO),12例经颈小切口联合下颌支垂直骨离断术(endoscopy-assistedtranscervicalminimalincisionplusosteotomyoftheverticalramusoutsidethemandibularforamen,ETC+MO),比较2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结果:ETO组患者均为良性肿瘤,ETC+MO组有2例腺样囊性癌和1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无破裂。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ETC+MO组有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轻瘫,术后8周自发性缓解。ETO组所有患者和ETC+MO组10例患者均获得理想的面部美学保存效果。经7~2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ETO和ETC+MO入路均为安全可靠的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的手术方法,且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和美观效果。2组比较,ETO组住院时间较短,可避免下颌神经损伤危险,ETC+MO组则更适用于晚期、复发性咽旁间隙肿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正中入路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28例,19例合并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观察手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近期效果。结果28例手术均以正中入路VATS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7例术后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12例术后重症肌无力明显改善,溴吡斯的明减量。出院后电话、门诊随访3-18月,未见复发、重症肌无力控制良好。结论正中入路胸腔镜手术扩大切除胸腺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简介: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各项症状改善时间,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6.1%(P〈0.01),下腹坠痛、腰骶骨疼痛、白带异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经半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结论宫颈炎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总结改良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癌的操作体会。方法:共收治12例巨大囊性肾占位患者,肿瘤最大径56~78mm,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囊性肾癌。术中先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视野下操作,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并尽可能分离部分囊性占位;然后改为开放手术操作,进一步完整分离出肿瘤,在完全长时间阻断前,行肾脏缺血预适应操作。完全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n+1”缝合技术,缝合肾脏创面。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热缺血时间平均(29.1±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6.5±40.1)mL,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为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分级Ⅰ级10例、Ⅰ~Ⅱ级2例。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肾小球滤过率表现为较术前轻中度下降,6例患者存在部分肾盏轻度积水。结论:采用改良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癌,同时达到了“保肾”、“去瘤”的两个目的,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