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水墨的存在,似乎总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随着时代的脉搏不停地运动,见证水墨背后的文化变迁过程。近代以来,水墨不断被水墨之外的因素干扰太多。从康有为的“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到吕潋的“我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极加革命”;从陈独秀的“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要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到蔡元培的“望学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再到徐悲鸿的“欲救目前之弊。
简介:荆州中学“绛帐台”文学社及校刊《绛帐台》创立于2004年,后于2014年进行了杂志改版,改版后的杂志以其时尚、大气、简约的风格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简介:我忽然有了重返文学的念头。说重返,倒不是说我脱离了有多久。事实上,这些年我断断续续写文章,没有停止过。然而,主要的精力,主要的心思,是不是还花在文学上呢?倒还真不是了。说句实话,早已三心二意了。在年过花甲之后,我做了几件重要的、以我的年龄似乎不该重负的事。简单地讲,首先,替儿子办了婚礼。在中国,结婚是儿子的事,更像是父母的事。第二件事就是,卖房,买房,装修,搬家。
简介:曾经17次担任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说过这样一句话:“以书写对抗失忆是作家的责任。”对抗失忆不仅是作家的责任,也是文化人的责任。
简介:我一直相信每个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那是因为他们拥有一种魔力,能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6月,高考倒计时将进入最后一个月。模拟考结束的钟声响前,我交卷时便留意到了监考的数学老师正在写些东西。起初,我以为那是教学计划之类的东西,再凑上前看时,老师索性直接邀请我看。
简介:1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似乎一直思考的是,文学能为现实做什么,但当2016年马上过去,新年即将来到——无论从历史、传统、旧俗,还是从个人生命和心理意义上讲——需要总结些什么的时候,尤其是面对这本小书,需要写一份自序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恍惚怔忡、不知如何言说的困惑:对于文学,就我自己而言,我为它做了什么?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对于文学,我做
简介:1在一次题为“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的研讨会上,某作家这样表述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期待:“希望批评家能够认真地分析和评论作品,希望批评家老师们能对我们的写作多进行有益的指导”。貌似客气而谦逊的发言,却引发了在座批评家的不满和反驳,一位青年批评家直接拿起话筒反问:“批评为什么要指导创作?文学批评仅仅是为创作服务的吗?”
简介:R·韦勒克曾经简明地将文学研究划分为三个领域: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不至于产生多少异议,可是,许多人觉得,文学批评作为一个领域似乎有些奇怪。文学批评不就是七分文学史研究加三分文学理论吗?然而,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提出了许多独特的问题,种种学派纷至沓来,
简介:“京味”文学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特质,而且具有超时空的发展潜质。在多重维度的比较视野下来审视“京味”文学,或许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它的某些本质问题以及它与相关问题的本质联系。
简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香炉山叶弥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我抬头看看偏西方向的月亮,应该有十点钟了,我迷路两个多小时了。
简介:
简介:继《“第三代”诗歌研究》和《当代诗坛“刀锋”透视》之后,《文学的回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是刘波推出的第三部著作。与前两部不同的是,这部著作的学术视野更加开阔,涉及的领域从诗歌延伸到了小说、散文以及80后作家。全书从综合评述到个案分析,从理论探索到文本细读,向我们展现了当下文学创作现场的具体情状。通过这部著作,我们看到了一直以来着力于诗歌批评的刘波更加立体多元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发现.
简介:夏日清晨,穿过城市的条条街道,走进广阔的乡间,我们止步于正定县西慈亭村贾大山先生故居门前。这是先生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时,在乡村居住过的地方。在这里。他迎来了两个儿子的诞生,也迎来了创作的通途。
简介:编前语:在当下的文学语境中,网络文学的发展态势已成为所有文学研究者不能忽视和回避的一种文学现象。但是,目前学界对于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和成果,这显然是与当下的网络文学繁荣相违背的。对网络文学创作规律、特征的研究和引导,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文学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本期热点话题聚焦网络文学批评,从批评者的角度阐释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导向。
简介:毛滂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同时也是其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他在这些作品中透露出他在文学本体、文学功用、创作主体等方面的积极尝试和探索,进而提出一些影响当时、流传后世的文学见解。通过对毛滂文学观的发掘有益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并且有助于今人进一步地窥视宋代的文学风貌。
简介:《钟山》非常关注文学的新生力量。当“60后”作家成为当代文坛的重要力量时,1998年前后,《钟山》组织了全国首次“新生代小说家研讨会”、“新生代作家笔会”,当年有较大的反响和争议。
简介:语言学从反讽的类型与功能出发,挖掘和总结反讽的基本内涵。在追溯其形成的条件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浪漫主义反讽之前的反讽如何从修辞的角度扩展到了文学的领域,继而开启了反讽的新时代。
简介:唐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唐代民族关系是中国民族史上荣耀的时期,但相比其他时段,唐代民族文学却并没有一种主体性的地位,相关研究也处于极不相称的状态。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文学观念的僵化和滞后,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文学史料的匮乏。就前者而言,解决的一个途径是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持一种“了解之同情”来对待唐代的民族文学现象,向着内部开掘;就后者而言,充分运用新史料,开拓民族文学的外围空间,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简介:7月19日至23日,由《飞天》文学月刊编辑部主办,中共环县委宣传部承办,环县文联协办的“感受环县对话文学”——全国著名作家“走环县、看环县、写环县”采风活动在甘肃环县成功举办。
简介:和许多朋友们谈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诸多已被经典化的小说,总会听到类似的感叹:那个时候的小说真好写。这样的感叹大多是就作品的“文学性”而发的。《班主任》《伤痕》《李顺大造屋》乃至《平凡的世界》这些曾经并且仍然脍炙人口的名作,无论从人物的是否复杂还是结构是否巧妙的标准考量,比起其后的很多小说都要单纯得多,甚至可以说幼稚得多。那些作品的确只能代表新时期文学的青春时期,而非成熟年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站在宋诗的角度去反观初唐,也会感慨当年的诗好作。
从叙事到媒介的当代水墨
绛帐台文学社
我为什么要重返文学
文学与影视的“桃李关系”
数学老师的文学课
我的文学与生命观
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视角与问题
穿越时空的“京味”文学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文学的回声》:批评的力量
文学与人生的互文
聚焦网络文学批评
论毛滂的文学观
文学:我们的主张(续二)
反讽之路:从修辞到文学
唐代民族文学研究初探
“感受环县 对话文学”活动剪影
重构文学与现实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