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葡萄氧化酶基本特性、应用结构、作用机理等内容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做好菌种选育工作、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做好提取纯化工作、进行化学修饰处理等工艺应用要点,其目的在于积累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发酵条件 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梗死患者通过参茸葡萄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的1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联合参茸葡萄注射液进行治疗的1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脑梗死患者通过参茸葡萄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问题,还可以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参茸葡萄糖注射液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检验指标对糖尿病患者代谢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诊的 87 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按照空腹血糖水平不同分为观察1组(27例.≥12mmol/1L),观察2组(30例.L

  • 标签: 甲状腺激素检验 糖代谢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心病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78例选取为2018年10月到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纳入病例经计算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39)、参比组(n=39)。为参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开展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比对分析2组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值均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hs-CRP、TNF-α、IL-6、BNP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COPD 肺心病 低分子肝素钙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骨科疾病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创伤骨科接收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可分治疗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应用常规预防措施,治疗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栓塞患者治疗中采用那屈肝素钙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的效果,以为肺栓塞患者优质康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入院我院收治于2018年3月12日~2020年4月20日肺栓塞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D组(予以法舒地尔治疗)、联合L组(予以那屈肝素钙+法舒地尔联合治疗),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气指标水平、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对照D组、联合L组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并无明显差异(t=0.086、0.047、0.192,P>0.05);治疗2周后联合L组PaO2、PaO2/FiO2、PaCO2、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D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92例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法进行分组,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6例,分别给予单纯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和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TT、D-D、PAI-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一组患者(P<0.05),分娩周期,总活产率,均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效果突出,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计98例。通过抽签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49)持有蓝色签,治疗仅使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n=49)持有红色签,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还原型谷胱甘肽。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CO2均低于对照组,P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SV以及CO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干预,可使其血气指标与心功能等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低分子肝素 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PICC导管相关血栓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32例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钠组,各16例,PICC 导管常规用0.9%生理盐水 20ml进行封管,导管发生血栓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对比,低分子肝素钠组堵管以及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能够减少血栓的发生和出血事件的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证明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血液性相关恶性肿瘤携带PICC 导管血栓具有一定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PICC 导管 血栓 低分子肝素钠 普通肝素钠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我院急诊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采用肝素抗凝血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80例,对这80例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患者的血液注入真空普通的试管中,并将该组设定为甲组(40例),另外一组血液则注入到真空肝素抗凝试管中,并设为乙组(40例);之后对两组样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验后,分析组间样本检测结果,两组的CI-、Ca2+、CK、Cre以及Urea水平无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以及缬沙坦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常规组(27名)和观察组(30名)。常规组用常规方法,观察组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缬沙坦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常规组中12名显效(44.4%),8名有效(29.6%),7名无效(25.9%);观察组中20名显效(66.7%),9名有效(30.0%),1名无效(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常规组74.1%(20/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缬沙坦 肾病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银杏达莫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划分本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接诊100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心源性脑栓塞 低分子肝素钙 银杏达莫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SD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葡萄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NRG-1组,每组6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NRG-1组大鼠在建模成功后,于尾静脉注射NRG-1β(100 μg/kg),每周2次,共6周;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干预结束后,予超声心动图及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测心脏功能和心肌葡萄摄取。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形态和胶原面积分数,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组织丙酮酸脱氢酶(PDH)、柠檬酸合成酶(CS)活性以及ATP生成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葡萄转运子-4(Glut-4)、己激酶-2(HK2)、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C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RG-1、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4(p-ErbB4)及葡萄代谢相关蛋白(包括Glut-4、HK2、PDH、CS)表达水平。结果建模成功后,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NRG-1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低于假手术组(P均<0.01),两组的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给予NRG-1β干预6周后,心肌梗死+NRG-1组的LVEF及LVFS较心肌梗死组高(P均<0.01)。PET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心肌梗死+NRG-1组大鼠的标准化摄取值平均值(SUVmean)低于假手术组(4.06±0.28比5.18±0.37,P<0.01),但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4.06±0.28比2.86±0.49,P<0.01)。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心肌梗死+NRG-1组的左心室胶原面积分数[(7.83±1.24)%比(18.31±3.58)%,P<0.01]、心肌细胞凋亡比例[(37.98±4.26)%比(67.04±5.38)%,P<0.01]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DHE染色荧光强度低于心肌梗死组(0.057 28±0.007 06比0.076 94±0.008 46,P<0.01),提示NRG-1β干预可减少ROS生成。心肌梗死+NRG-1组心肌组织的PDH活性及CS活性较心肌梗死组高(P均<0.05),ATP生成亦更多(P<0.01)。qRT-PCR结果显示,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心肌梗死+NRG-1组大鼠心肌组织Glut-4、HK2和CS mRNA表达水平上调,而PDK4 mRNA表达水平下调(P均<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心肌梗死+NRG-1组的NRG-1和p-ErbB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心肌梗死组,同时Glut-4、HK2、PDH和CS蛋白表达水平亦较心肌梗死组上调(P均<0.01)。结论NRG-1通过激活心肌组织ErbB4受体的磷酸化表达,促进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葡萄摄取和利用,为改善心肌梗死后能量代谢提供了干预靶点。

  • 标签: 心肌梗死 神经调节蛋白-1 葡萄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环境下黄连素(BBR)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REC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高组(HG组)、BBR处理组(BN组)、BBR+高处理组(BH组)。各组细胞均置于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中培养。NC组、HG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5、30.0 mmol/L葡萄。BN组培养基中加入5.0 mmol/L葡萄和5.0 mmol/L BBR;BH组培养基中加入30.0 mmol/L葡萄和5.0 mmol/L BBR。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 (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G组比较,BH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G组比较,BH组细胞中Bax、Cyt-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cl- 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环境下BBR可通过影响凋亡蛋白表达抑制hREC凋亡。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 血管 细胞凋亡 黄连素
  • 作者: 张启伦 叶山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研究室,合肥 2300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合肥 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研究室,合肥 230001
  • 简介:摘要钠-葡萄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类新型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其除了良好的降糖效果,还能降低血尿酸、尿蛋白排泄、血压和体重等,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以往的观点认为,SGLT2i的降糖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肾脏近端小管葡萄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肾阈,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最近几年人们发现,SGLT2其实在多种组织广泛表达,如胰腺、肝脏等,SGLT2i对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还存在其他机制,对此的深入了解可为其在治疗糖尿病的应用提供新的认识。

  • 标签: 2型糖尿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SCAS)和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在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体检的人群中,前瞻性连续纳入既往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体检者,收集人口学信息,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血管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检查资料。超声医师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用盲法评价颈动脉,判断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或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分为SCAS组和无SCA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与SCAS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01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体检者,年龄为(52.2±10.4)岁,女性170例(42.4%),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6.4%(66/401),SCAS患病率为48.9%(196/4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93,95%CI:3.86~9.09,P<0.01)、高血压(OR=2.76,95%CI:1.84~4.15,P<0.01)、糖尿病前期(OR=1.67,95%CI:1.08~2.58,P<0.05)和糖尿病(OR=3.60,95%CI:1.97~6.58,P<0.01)、吸烟(OR=2.64,95%CI:1.82~3.81,P<0.01)、HDL<1.04 mmol/L(OR=1.58,95%CI:1.04~2.42,P<0.01)和Hcy≥15 μmol/L(OR=1.69,95%CI:1.17~4.04,P<0.01)增加SCAS的患病风险,女性(OR=0.53,95%CI:0.39~0.74,P<0.01)降低SCAS的患病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后,糖尿病是SCAS 的独立相关因素(OR=2.32,95%CI:1.16~4.67,P<0.05),而糖尿病前期(OR=1.48,95%CI:0.91~2.41,P>0.05)和SCAS 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SCAS的独立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60岁(OR=6.04,95%CI:3.13~11.7,P<0.01)、高血压(OR=2.14,95%CI:1.13~3.87,P<0.05)和吸烟(OR=2.19,95%CI:1.21~3.98,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和SCAS独立相关,糖尿病前期有增加SCAS风险的趋势。

  • 标签: 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RA是一种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及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病,T细胞在RA的发病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谢的正常为T细胞供能在RA的发生中至关重要,因此,作者对近年T细胞的代谢在RA的发病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RA的治疗寻找新的途径。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T淋巴细胞 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脂饮食是否加剧牙周炎对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牙周炎组,用5-0号丝线结扎大鼠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诱导牙周炎;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牙周炎组,给予高脂饮食,并在实验开始后8周诱导牙周炎。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安乐处死大鼠,收集盲肠内容物,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样本中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用RDP Classifier和SILVA(SSU123)16S rRNA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高脂饮食和牙周炎诱导的肠道菌群变化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扎诱导牙周炎4周后,牙周炎组大鼠和高脂饮食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4.93±0.28)、(5.25±0.24) 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4.56±0.20) mmol/L](P<0.05),且牙周炎组大鼠和高脂饮食组大鼠均存在葡萄糖耐量受损。高脂饮食+牙周炎组的空腹血糖水平[(5.53±0.14) mmol/L]显著高于牙周炎组和高脂饮食组(P<0.05),其葡萄糖耐量曲线也高于牙周炎组。肠道菌群分析显示,牙周炎组大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比值(0.37±0.23)显著低于对照组(0.68±0.05)(P<0.05),毛螺菌科NK4A136组的丰度[(14.03±6.38)%]显著低于对照组[(28.21±4.82)%](P<0.05),异杆菌属、瘤胃球菌科UCG_005、布劳特菌属的丰度[分别为(4.27±2.67)%、(3.70±0.90)%、(0.63±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60±0.72)%、(0.43±0.16)%、(0.13±0.13)%](P<0.05)。高脂饮食+牙周炎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的丰度[(3.06±0.90)%]显著高于牙周炎组[(1.40±0.98)%](P<0.05)。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β多样性分析显示,高脂饮食+牙周炎组大鼠的肠道菌群与牙周炎组、高脂饮食组均有明显的分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中毛螺菌科NK4A136组的丰度与空腹血糖及负荷60和120 min的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0.50、-0.42,P<0.05),异杆菌属、产粪甾醇真杆菌属、未培养的消化链球菌科、扭链瘤胃球菌属以及变形菌门中多个菌属的丰度与负荷120 min的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牙周炎与肠道菌群紊乱和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高脂饮食可使这种联系更为紧密。

  • 标签: 牙周炎 糖尿病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与原研硫酸氨基葡萄胶囊的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试验设计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三序列、三周期部分重复的交叉设计,试验药物为国产硫酸氨基葡萄胶囊伊索佳(受试制剂)和原研硫酸氨基葡萄胶囊维固力(参比制剂)。将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服药3个周期,但服用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顺序不同,分别为TRR、RTR、RRT组。受试者分别在试验第1、4、7天进餐后30 min时口服试验药物。每次服药前1天晚餐后1~2 h(基线1)、服药前60 min内(基线2)、服药后15、30、45、60、90、120、150 min和3、4、5、6、8、10、14、16 h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血浆冻存。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样品中氨基葡萄浓度,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包括从0时至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AUC(AUC0-t)和从0时至无限时间(∞)的AUC(AUC0-∞)]和药峰浓度(Cmax)等主要药动学参数。由于氨基葡萄为人体内源性物质,采用减去服药前基线值(基线1和基线2的平均值)的方法对测得的氨基葡萄血药浓度进行校正。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t、AUC0-∞和Cmax的几何均数比值(GMR)及其90%置信区间(CI)落在0.800~1.250范围内为等效。结果纳入试验的健康受试者共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1±7)岁,范围18~45岁。TRR、RTR、RRT组各10例。TRR组1例于第1周期服药后脱落,余29例完成试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未经基线校正的AUC0-t、AUC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85(0.941~1.031)、1.014(0.961~1.070)和0.937(0.827~1.062),经基线校正的AUC0-t、AUC0-∞、Cmax的GMR(90%CI)分别为0.977(0.923~1.035)、0.976(0.922~1.032)和0.932(0.817~1.063),均落在等效范围内(0.800~1.250)。试验期间3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国产与原研硫酸氨基葡萄胶囊餐后服用情况下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良好。

  • 标签: 骨关节炎 临床试验 硫酸氨基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