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桐乡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点出血量,两组止血时间、宫缩持续时间、子宫下降幅度、恶露持续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用药后0.5 h、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76.82±15.40)mL、(112.34±18.73)mL、(196.70±20.60)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7.38±17.65)mL、(198.49±19.37)mL、(283.74±21.56)mL(t=17.565、18.643、17.020,均P<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3.83±1.40)h]及子宫下降幅度[(6.25±0.93)cm]均优于对照组[(1.92±0.59)h、(4.65±0.66)cm],观察组止血时间[(21.29±3.60)min]及恶露持续时间[(17.19±4.67)d]均短于对照组[(42.28±3.85)min、(24.28±6.11)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0、7.331、8.181、5.37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脑钠肽分别为(91.22±6.23)μmol/L、(24.56±2.46)μmol/L、(46.81±5.10)ng/L,均低于对照组的(98.63±7.51)μmol/L、(30.92±3.95)μmol/L、(90.35±4.66)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8、7.969、36.750,均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促进产后恢复。

  • 标签: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加压催产素 药物疗法,联合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利钠肽,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的患儿进行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患儿用药后阴茎长度和阴茎头直径的变化,同时检测患儿用药前后骨龄、血清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以及局部特征等的改变。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后,患儿均实施Duckett尿道成形术,术后密切随访,记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①激素治疗前阴茎长度为(1.83±0.54)cm,治疗后为(3.03±0.64)cm(P<0.05);治疗前阴茎头直径为(1.06±0.14)cm,治疗后为(1.32±0.16)cm(P<0.00);②所有患儿均采用Duckett尿道成形术,2例发生尿瘘,2例出现尿道憩室。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患儿经激素治疗后术中阴茎解剖清晰,层次分明,更易于分离,岛状皮瓣血供更加丰富。结论短期雄激素肌肉注射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尿道下裂合并小阴茎患儿的阴茎生长,改善阴茎解剖条件,能使患儿阴茎体周围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进一步发育成熟,无明显并发症,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小阴茎 雄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大肠癌治疗中采用FOLFIRI(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临床诊断为晚期大肠癌患者42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23)。对照组男10例,女9例,年龄(52.68±5.37)岁;观察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53.20±5.49)岁。对照组行FOLFIRI方案治疗,观察组行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4/23),低于对照组47.37%(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值为(105.71±52.11)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314.62±46.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减轻,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晚期大肠癌 康艾注射液 FOLFIRI方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急性共同性内斜视41例(7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内直肌肉毒素注射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前内斜视度数为43.54△±13.63△,术后3个月34例(82.93%)眼位正位,复视消失,6例(14.63%)斜视明显好转,1例(2.43%)无效。术后2周3例(7.31%)出现上睑下垂,3例(7.31%)出现过矫,术后1个月上睑下垂和过矫均恢复。结论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内斜视,共同性,急性 肉毒毒素,A型,注射,非肌电图引导
  • 简介:摘要1例62岁女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接受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吡柔比星30 mg入5%葡萄糖注射液30 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灌注液保留40 min)。前12次治疗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术后7个月进行第13次膀胱灌注约30 min时,患者出现口唇、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全身潮红,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血压测不到,心率110次/min,考虑为吡柔比星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排空膀胱灌注液,予吸氧、抗过敏、强心、升血压治疗1 h后,患者血压恢复至70/5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恢复;2.5 h后患者出现全身水肿伴皮疹,再次给与抗过敏治疗。3 d后皮疹消失,11 d后水肿消退。

  • 标签: 蒽环类 投药,膀胱内 过敏反应 休克 吡柔比星
  • 作者: 张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
  • 简介:目的:探析老年患者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接收的44例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结果:44例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主要涉及消化、神经、循环、皮肤及附件等系统;44例患者用药不良原因主要包括适应症不合理、溶酶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及用法用量不合理四个原因。结论:丹红注射液的使用,需结合药品说明书,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遵循合理的用药方法,不仅能大幅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还能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老年患者;丹红注射液;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2020年1月至9月收治的70例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行标准同步放化疗,试验组行同步放化疗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4.57(2.52)×109/L vs. 5.59(2.23)×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2.95(1.66)×109/L vs. 3.69(1.56)×109/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4,P=0.151;Z=1.52,P=0.130);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4.28(2.50)×109/L vs. 4.25(1.88)×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2.99(2.50)×109/L vs. 2.94(1.61)×109/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7,P=0.503;Z=0.69,P=0.489);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7,P=0.443;Z=1.08,P=0.279;Z=1.06,P=0.289;Z=0.68,P=0.49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指标PCT[0.02(0.03)μg/L vs. 0.02(0.05)μg/L]及IL-6[0.04(0.21)μg/L vs. 0.04(0.12)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0,P=0.482;Z=0.77,P=0.439);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PCT[0.06(0.17)μg/L vs. 0.03(0.08)μg/L]及IL-6[0.10(0.25)μg/L vs. 0.01(0.08)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8,P=0.038;Z=2.92,P=0.003);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PCT及IL-6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0,P=0.230;Z=1.19,P=0.23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PCT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P=0.005),血清炎症指标IL-6水平较治疗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P=0.158)。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放射性食管炎以Ⅰ~Ⅱ级居多,对照组24例,试验组28例;对照组发生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8例,试验组1例,两组患者发生放射性食管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35)。治疗期间大多数患者放射性肺炎评级为0级;对照组发生轻度放射性肺炎(Ⅰ~Ⅱ级)患者10例,试验组6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发生Ⅲ级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各2例;两组均无Ⅳ级放射性肺炎发生,两组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P=0.720)。结论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能够预防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PCT水平的升高,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喜炎平 放射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作为一种具有前景的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优异的疗效。瑞基奥仑赛注射液(relma-cel,JWCAR029)是一种靶向CD19的自体CAR-T治疗产品,于2021年9月1日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目前,relma-cel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数据尚待完善,为了进一步规范其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员结合CAR-T的应用现状及已经公布的relma-cel相关研究数据,制定了该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淋巴瘤,B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瑞基奥仑赛注射液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是否接受丁苯酞注射治疗,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及预后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峰流速[(69.42±4.88)cm/s]和平均流速[(35.45±2.85)cm/s]高于参照组[(61.53±4.98)、(31.44±2.32)cm/s],脉动指数(0.55±0.25)低于参照组(0.82±0.12),P<0.05;研究组血管生长因子浓度、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参照组,一氧化氮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脑神经损伤评分低于参照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力指标,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脑神经受损程度,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丁苯酞 脑血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发病率。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以当地的清洁针具交换点为平台,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队列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评估,调查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HC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开放队列,每12个月队列开放1次,补充研究对象至200人。结果社区吸毒人群队列随访5年,共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31人,5年随访率为82.0%(164/200)。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第5年尚未发现HIV阳转。研究队列共有89名HCV阴性注射吸毒者,观察总人时为384.6人年,HCV发病率为0.26/100人年。结论该地区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需继续在吸毒人群中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控制该人群HIV传播。

  • 标签: 注射吸毒人群 前瞻性队列 艾滋病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P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抗肿瘤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Ⅳ期NSCLC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P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期采用艾迪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2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癌胚抗原(CEA)、IL-1β和IL-6浓度均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YFRA21-1、CEA、IL-1β和IL-6降低更显著(P值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KPS功能状态量表卡氏(KPS)评分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2~3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7.5%(18/48)、6.3%(3/48)、14.6%(7/4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3%(28/48)、20.8%(10/48)、33.3%(16/48),P值均<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4.9个月、20.1个月,较对照组(3.4个月、16.4个月)均显著延长(P值均<0.05)。结论将艾迪注射液用于Ⅳ期NSCLC患者PP方案化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能进一步抑制患者血清IL-1β、IL-6的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可使患者在远期生存方面获益。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顺铂 培美曲塞 角蛋白质类 生物标记,肿瘤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眼镜蛇毒注入大鼠臂丛神经下干的方法,探索建立新型臂丛神经痛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2~3月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蛇毒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仰卧位固定,沿右侧锁骨下缘向腋窝方向做1 cm切口,显露与锁骨下静脉伴行的臂丛神经,予臂丛神经下干内注射4 μl眼镜蛇毒(100 mg眼镜蛇毒溶于1 ml无菌生理盐水抽取4 μl);假手术组注射相同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于术前3 d和术后3、6、9、12、15、20、30和60 d时观察大鼠左前肢及右后肢对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于术后14、60 d时于假手术组、蛇毒组各取2只大鼠行4%多聚甲醛和2%戊二醛混合溶液主动脉灌注后取材,电镜下观察臂丛神经和颈髓(C8~T1)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3组大鼠在术前3 d时左前肢及右后肢机械痛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蛇毒组大鼠左前肢及右后肢机械痛阈值在术后各时点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持续至术后60 d(P均<0.05)。电镜下观察注射蛇毒后的大鼠右侧臂丛下干及颈髓(C8~T1)发现有明显脱髓鞘改变。结论大鼠臂丛神经下干鞘内注入眼镜蛇毒可成功模拟臂丛神经痛,神经受损后臂丛神经和中枢神经相应节段同时发生脱髓鞘改变。

  • 标签: 臂丛神经 神经痛 动物模型 蛇毒 脱髓鞘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光注射微交联透明质酸在面部年轻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5—6月,云南华美美莱美容医院皮肤美容中心门诊要求面部年轻化美容就医者32例,男1例,女31例,年龄28~41(32.69±8.31)岁。均用自身左右脸对照方法分别进行微交联透明质酸水光注射和非交联透明质酸注射,于治疗前、3次治疗结束后1、2、3个月用VISIA检测仪判断皮肤改善程度,记录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VISIA检测仪显示,治疗侧治疗后1个月有效32例,占100%;疗程结束后3个月有效28例,占87.51%。对照侧治疗后1个月有效28例,占87.50%,3个月后有效7例,占21.88%。左右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侧满意31例,占96.88%,对照侧满意28例,占87.50%。结论水光注射微交联透明质酸能达到面部年轻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安全有效。

  • 标签: 面部 水光注射 微交联透明质酸 非交联透明质酸 面部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患者临床资料。注射方法:用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将100 U A型肉毒毒素配置成浓度为50 U/ml的溶液,标记咬肌"安全注射区",前、后边界分别为咬肌的前、后边缘,上界为嘴角至耳垂连线,下界为下颌骨的下边缘,在此区域内标记3个或4个注射点,注射点距离4个边界至少1 cm,每侧注射25~40 U。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并发症种类,总结治疗措施。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男8例,女152例,年龄(30.6±6.2)岁。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咬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下面部线条更加柔和,面部轮廓得到了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81.3%(130/160),主要有以下有4类:(1)非肌肉源性的并发症,包括淤斑5例(3.1%),一般于5~7 d可自行消退;头痛2例(1.3%),适当休息,2~3 d症状可消失。(2)与毒素效应相关的并发症,主要是咀嚼力下降,共86例(53.8%),随着药物的代谢3~12周逐渐恢复。(3)与注射剂量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面部下垂4例(2.5%),单次注射剂量双侧各30~40 U,2例未予特殊处理,约8~12周逐渐恢复,1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提升下颌缘后约2周逐渐恢复,1例于外院使用热玛吉治疗后逐渐恢复;反常性硬性咬肌膨出9例(5.6%),5例给予补充注射4 U A型肉毒毒素后1周内消退,其余4例未予特殊处理,1~2周后自行消退。(4)与注射部位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微笑异常3例(1.9%),嘱患者正确练习微笑动作,4~12周逐渐恢复;面颊凹陷21例(13.1%),1例患者通过注射透明质酸改善症状,其余患者未予特殊处理,8~12周逐渐恢复。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推荐的咬肌安全区域内进行注射,合理把握注射剂量和注射深度,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肉毒毒素类 咬肌 并发症
  • 作者: 周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610072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降低皮下出血和出血程度采取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60 例进行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3.33%);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显著。结论: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皮下出血情况,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出血;出血程度;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报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的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注射吸毒HIV感染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死亡密度,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2020年,我国累计报告≥15岁注射吸毒HIV感染者119 209例,其中死亡59 094例,全死因死亡密度为6.96/100人年,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为1.91/100人年,总死亡密度呈下降趋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HIV感染者全死因死亡风险,相比于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0个/μl者,未检测CD4计数、0~、200~和350~个/μl的HR值(95%CI)分别为2.85(2.78~2.93)、2.47(2.40~2.54)、1.58(1.53~1.62)和1.24(1.21~1.28);相比于抗病毒治疗者,未抗病毒治疗者的HR值(95%CI)为7.13(6.99~7.27);相比于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未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HR值(95%CI)为1.07(1.04~1.10)。注射吸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相比于首次CD4计数>500个/μl者,未检测CD4计数、0~、200~和350~个/μl的HR值(95%CI)分别为3.26(3.08~3.46)、5.54(5.24~5.85)、2.35(2.21~2.50)和1.41(1.32~1.50);相比于抗病毒治疗者,未抗病毒治疗者的HR值(95%CI)为5.96(5.74~6.18)。结论应促进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坚持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等降低危害项目,提高其依从性,进而降低其死亡风险。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注射吸毒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ADA)关节腔注射治疗难治性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仅有膝关节受累的11例难治性少关节型JIA患儿的年龄、性别、关节肿痛症状等临床资料。用药后每4周为观察点分析不同治疗时间医生、父母-患儿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价、活动性关节个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血清中的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时间临床评价指标及实验室检查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11例患儿中男5例、女6例,年龄3.0(2.8)岁。11例患儿均有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症状,3次ADA关节腔注射治疗后,11例患儿关节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7例患儿关节症状完全消失,在6个月随诊期间内,7例均无复发。不同治疗时间医生、父母-患儿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价、患儿活动性关节个数、ESR、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99、59.37、32.87、40.07、54.00,均P<0.001)。治疗3个月及随访6个月中11例患儿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关节腔注射ADA治疗难治性少关节型JIA控制关节症状效果显著且相对安全。

  • 标签: 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 注射,关节内 抗体,单克隆 有效性研究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传统水银血压计辅助按压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辅助按压组和对照组各40例,辅助按压组拔针后辅以水银血压计按压穿刺点,设定患者个体收缩压强度为按压强度;对照组采用自主垂直按压手法,检查后定性评估2组穿刺点渗血如二次出血、血肿、淤斑、正常等4种情况。结果辅助按压组二次出血3例,血肿1例,淤斑0例,正常36例;对照组二次出血4例,血肿2例,淤斑1例,正常3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72~34.225,P<0.05)。结论传统水银血压计辅助按压穿刺点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制订个性化护理止血方案,减少由按压力度不稳,着力不均等因素引起的穿刺点渗血、淤斑,甚至皮下血肿等现象,实践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对比剂 高压注射 止血按压
  • 简介:摘要随着201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Luxturna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基因治疗在眼科领域迅速发展。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视网膜下注射术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s)等眼底病变相关基因治疗药物有效的递送方法之一。视网膜下注射基因治疗是在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基础上叠加独特的给药操作,使基因治疗药物能够精准地聚积于目标区域并作用于靶细胞,而基因疗法的效果、病毒载体的分布、宿主组织的免疫反应程度均取决于药物能否被安全、高效地递送至视网膜下腔。我国IRDs等眼底病变患者众多,虽然基因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因此极有必要依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证据和临床实践,制定一个详细、完整的基因治疗药物视网膜下注射术操作流程专家推荐意见,以规范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在相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促进IRDs等眼底病变相关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的顺利开展和进步。未来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视网膜下注射术操作规范将不断完善更新。

  • 标签: 基因治疗/方法 眼内注射 视网膜疾病/遗传 视网膜疾病/治疗 光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切割术 操作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儿科门诊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的疼痛。方法通过循证方法寻找减轻肌内注射导致疼痛的最佳证据,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A族链球菌感染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360例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线调查组、第l轮证据应用组和第2轮证据应用组。基线调查组120例,男69例,女51例;第l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第2轮证据应用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3组患儿年龄均在5~15岁之间。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证据应用前后护士最佳证据的执行情况、证据应用前后患儿疼痛评分及硬结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对最终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共提取10条证据,制定出9个临床审查指标,运用证据前后对比,证据应用后患儿疼痛评分由8.42分下降为4.26分,注射30 min后疼痛评分由4.53分下降为2.18分,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发生率由75.8%(91/120)下降为32.5%(39/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一系列药物及非药物措施能减轻儿童程序性疼痛;Buzzy小蜜蜂装置(冷+振动+分散注意力)可以减轻肌内注射青霉素疼痛;正确的苄星青霉素配置方法、注射手法、注射部位、注射速度可以减轻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疼痛。

  • 标签: 儿童 苄星青霉素 肌内注射 循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