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工作压力状况等,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缓医务人员压力、改善医院管理制度,提供有效措施和建议。方法于2017年3—10月采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综合分析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及压力来源。一共纳入有效样本375例,通过相关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从心理契约、组织公平度、组织透明度、年龄、从业年限比较分析导致儿科医务工作者工作压力的主要压力来源,发现其中以组织公平、组织透明度、从业年限对压力的影响较大。员工感知到的压力与组织公平呈负相关(r=-0.13,P<0.05),与组织透明度呈负相关(r=-0.11,P<0.05),与从业年限呈正相关(r=0.11,P<0.05)。高压力人员所知觉的组织公平程度(M=4.71)低于低压力群体(M=5.07),高压力人员所知觉的透明度感知(M=4.47)低于低压力群体(M=4.71),高压力人员从业年限(M=11.35)高于低压力群体(M=9.18)。结论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感受较大,建议从医院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层面予以改进,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压力应对,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专科医院5年到院死亡病例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趋势,为有效减少儿童到院死亡提供数据支持及策略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5年间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接诊的到院死亡病例,分别对死亡儿童的性别、年龄、籍贯、死亡季节、死亡时段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儿童到院死亡病例的相关特征。结果共收集到院死亡病例151例,年份分布上呈逐年递减,性别上男童多于女童,年龄以1岁以内婴儿为主,外地籍贯多于上海户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死亡季节、死亡时间段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推测死亡原因方面:围生期疾病占33.8%(51/151),伴严重基础疾病占39.1%(59/151),明确意外因素占14.6%(22/151),不明原因死亡占12.6%(19/151),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97,P<0.001);同时伴明确基础疾病的到院死亡病例在性别、年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8,P=0.027;χ2=32.169,P<0.001);意外伤害所致的到院死亡病例在年份、年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6,P=0.002;χ2=14.727,P=0.002)。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及筛查,减少早产及出生缺陷,积极宣教减少儿童意外伤害,普及医疗急救知识,加强儿童转运系统,是未来减少儿童到院死亡的有效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门市区120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掌握电除颤术现状,为全市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备现状、120急救车除颤仪配备现状、人员培训现状、急救人员对电除颤术掌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江门市区公共场所均没有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江门市区120急救车均没有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仅配备手动监护除颤仪;被调查医院有70%的医院有对本单位的急救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计划;基层医院的急救人员对电除颤术技能掌握合格率(73.2%)显著低于二级以上医院的急救人员(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门市公共社区和120急救车均缺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电除颤技能水平欠理想,尤其是基层单位急救医护人员,应加强规范培训。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实施对于脑干出血患者的作用疗效。方法:此次实验期间,共从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之间接收的脑干出血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相关探究工作。对其中25例患者进行现场急救,称其为研究组,另外25例患者不做现场急救干预,称之为对照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表现水平。结果:从恶化死亡率的角度进行统计比较,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干出血的患者而言,对其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医疗护理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部分,患者治疗与恢复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护理质量的影响。但受到护理专业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医护设施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我国乡镇卫生院护理质量与城市医院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乡镇卫生院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与提升的机会,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以及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基层卫生院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方法、疗效展开分析研讨,旨在推进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为研究期限,纳入9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平行序贯分组原则”,按照系统抽样法进行组别划分,每组归入(n=45);同时命名为A组与B组,A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B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健康教育治疗方案,而后进行相关数据的手机整理,统计分析,全情阐述。具体比对范围包括:临床疗效、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可知,不同治疗方案的开展实施,均对患者影响作用积极,但B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体现上,优势性更强,均显优另一组(P<0.05),值得探讨。结论:在本文实验中,有针对性的对基层卫生院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上的方法方式和效果展开分析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对比方式,使每项治疗方案的优势性尽显,能够为患者寻求一种更高切实有效的方案策略。结局所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的联合应用,即有效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将血压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还可极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思考、肯定和推崇。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治疗心力衰竭(HF)的疗效及安全性(不管是否存在糖尿病)。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SGLT2i对比安慰剂治疗H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12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7 617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使用SGLT2i显著降低了HF住院(HR=0.69,95%CI:0.63~0.77)、心血管死亡(HR=0.86,95%CI:0.78~0.95)、全因死亡(HR=0.83,95%CI:0.75~0.92)、HF住院或心血管死亡复合风险(HR=0.74,95%CI:0.69~0.80);在射血分数保留的HF亚组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的益处;此外,使用SGLT2i减少肾脏相关不良反应(RR=0.84,95%CI:0.72~0.99)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9,95%CI:0.85~0.93),但是增加了生殖器感染发生率(RR=2.48,95%CI:1.56~3.9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不管是否存在糖尿病,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SGLT2i,可改善HF患者心肾结局,并且减少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了生殖器感染风险,但对射血分数保留的HF无明显益处。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丙氨酰-转运RNA合成酶2(AARS2)基因突变相关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基因突变位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此种罕见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0年10月确诊的1例AARS2基因突变相关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男性,25岁,临床表现为慢性起病的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伴银屑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双侧白质病变、小脑萎缩:脊柱MRI示椎体不全性融合。基因检测显示患者AARS2基因存在杂合复合突变[c.985C>T chr6:44275041(p.R329C)和c.452T>C chr6:44279256(p.M151T)]。结论AARS2基因突变相关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线粒体病,可表现为进展性下肢运动障碍和共济失调,认知功能相对保留,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胼胝体、双侧脑室旁脑白质对称性病变。AARS2基因杂合复合突变[c.985C>T chr6:44275041(p.R329C)和c.452T>C chr6:44279256(p.M151T)]是导致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致病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团队协作路径化管理模式对麻醉科手术患者转运质量、护理质量及身心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42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171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转运,对研究组患者行多学科团队协作路径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转运期间不良情况发生概率、转运质量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总转运时间为(31.82±6.26)min,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9.57±8.29)min(P<0.05),且研究组转运期间不良情况总发生概率为7.6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3.45%(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转运质量评分为(101.23±4.3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9.43±5.67)分(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为(105.46±5.14)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49±6.09)分(P<0.05),术前,两组患者身心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COr、IL-6及CRP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麻醉科手术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路径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转运期间不良情况发生概率,同时对提高患者转运质量、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身心应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强化方案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脆性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在胰岛素强化基础上联用沙格列汀,观察组在胰岛素强化基础上联用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随访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其波动情况、胰岛素用量、8-异构前列腺素F2α(8-PGF2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标准差[(1.8±0.5)mmol/L vs (6.5±1.4)mmol/L,t=7.235]、日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6.5±1.1)mmol/L vs (17.3±4.7)mmol/L,t=13.446]、餐后血糖波动幅度[(1.2±0.4)mmol/L vs (9.2±2.0)mmol/L,t=8.921]、四分位血糖波动范围[(3.7±1.1)mmol/L vs (12.4±4.2)mmol/L,t=7.003]、日间血糖[(1.5±0.4)mmol/L vs (4.6±0.8)mmol/L,t=4.537]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8-PGF2α[(7.8±1.2)ng/L vs (13.6±2.3)ng/L,t=4.882]、hs-CRP[(5.2±1.3)mg/L vs (8.7±1.3)mg/L,t=4.406]、胰岛素使用量[(30.9±10.2)U/d vs (42.3±13.4)U/d,t=5.726]以及体重指数[(18.3±1.2)kg/m2 vs (21.0±2.3)kg/m2,t=4.135]亦显著降低(P<0.05);低血糖事件[16.3%(8/49) vs 36.7%(18/49),χ2=9.697]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0 vs 14.3%(7/49),χ2=7.268]显著降低(P<0.05)。结论脆性糖尿病患者于胰岛素强化基础上联用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方案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同时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并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膜透析滤出液(PDE)外泌体微RNA(microRNA,miR)-503在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并预测miR-503的靶基因及其可能的生物学作用,为其在腹膜转运特性方面的研究提供生物信息学数据。方法选取24例稳定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分为高转运(高/高平均转运组,n=12)和低转运(低/低平均转运组,n=12)两组。收集患者留腹过夜的PDE 500 ml,利用超滤杯进行浓缩后,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重悬于磷酸盐缓冲液(PBS),通过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Western印迹和荧光染色鉴定外泌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提取PDE外泌体miR,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PDE外泌体miR-50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503的相对表达量与PET值和24 h超滤量的相关性。使用Targetscan和miRDB数据库预测miR-503的靶基因,运用富集分析工具DAVID(https://david.ncifcrf.gov/)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PDE中提取到的外泌体透射电镜下呈杯状,直径100 nm左右,表达特异性表面标志CD63、CD8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被间皮细胞内化吞噬。与低转运组相比,高转运组PDE外泌体miR-503的相对表达量较高(P=0.002),且PDE外泌体miR-503的相对表达量与PET值呈正相关(r=0.547,P=0.006),但与24 h超滤量无相关性(r=-0.297,P=0.159)。miR-503共有156个靶基因可通过2个不同数据库同时预测出,156个靶基因的GO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与蛋白激酶结合、调节蛋白修饰和代谢过程以及调控上皮细胞增殖方面。KEGG通路则富集了许多肿瘤相关和经典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同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也是miR-503的直接靶基因,与许多纤维化机制中的蛋白相关。结论PDE外泌体miR-503在高转运组中明显升高,并与PET值呈正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其可能通过靶向VEGFA调控腹膜血管新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表达水平及其D442G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抽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取同期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ETP和血脂指标如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及CETP D442G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脑出血与CETP及D442G多态性关系。结果研究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有高血压史、高脂血症、有吸烟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TC、CETP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442G多态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D基因型与DG基因型者血脂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D基因型者LDL-C与TC水平低于DG基因型者(P<0.05);CETP表达水平与T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CETP表达与脑出血患者TC、HDL-C有关,D442G多态性可能和LDL-C、TC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强化方案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脆性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在胰岛素强化基础上联用沙格列汀,观察组在胰岛素强化基础上联用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随访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其波动情况、胰岛素用量、8-异构前列腺素F2α(8-PGF2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标准差[(1.8±0.5)mmol/L vs (6.5±1.4)mmol/L,t=7.235]、日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6.5±1.1)mmol/L vs (17.3±4.7)mmol/L,t=13.446]、餐后血糖波动幅度[(1.2±0.4)mmol/L vs (9.2±2.0)mmol/L,t=8.921]、四分位血糖波动范围[(3.7±1.1)mmol/L vs (12.4±4.2)mmol/L,t=7.003]、日间血糖[(1.5±0.4)mmol/L vs (4.6±0.8)mmol/L,t=4.537]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8-PGF2α[(7.8±1.2)ng/L vs (13.6±2.3)ng/L,t=4.882]、hs-CRP[(5.2±1.3)mg/L vs (8.7±1.3)mg/L,t=4.406]、胰岛素使用量[(30.9±10.2)U/d vs (42.3±13.4)U/d,t=5.726]以及体重指数[(18.3±1.2)kg/m2 vs (21.0±2.3)kg/m2,t=4.135]亦显著降低(P<0.05);低血糖事件[16.3%(8/49) vs 36.7%(18/49),χ2=9.697]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0 vs 14.3%(7/49),χ2=7.268]显著降低(P<0.05)。结论脆性糖尿病患者于胰岛素强化基础上联用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方案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同时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并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利用仪器法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408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64.7%。科室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ICU、呼吸内科、肿瘤科、神经外科及综合科。抗生素中仅有多粘菌素B耐药率低于50.0%(耐药率为0.3%),其余的耐药率均高于50.0%。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医院应积极开展其耐药性检测,制定合理的抗生素用药方案,加强手卫生、环境物表管理,以防止多重耐药菌的扩散。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120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80例因严重创伤骨折由我120指挥调度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采用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关节肿胀情况、关节活动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关节肿胀度和关节活动度变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休克和二次损伤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120院前急救过程中施行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能够促进患者关节肿胀情况的改善,能够提升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的院区间转交接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病房进行院区间转运的患者,分析患者转运质量、患者转运不良事件情况、护士使用满意度。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转运过程中未发生跌倒、管路滑脱、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转交接质量总均分为(6.47±0.68)分,转交接质量较好;护士对转运记录单使用满意度得分为(88.12+12.62)分,整体得分较高。结论基于SBAR模式的院区间转交接记录单符合临床情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转交接质量及保证患者转交接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卒中(LVO)的院前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发病24 h内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8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定的有无大血管闭塞为参照标准,分为有大动脉闭塞组及无大动脉闭塞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疾病史、生活史、用药史)、NIHSS的各单项评分、入院时的血压值,并将筛选出来的因素与一些常用的预测LVO的量表进行比较。结果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761例,均发病在24 h内,NIHSS评分 ≥ 8分;大血管闭塞组228例,非大血管闭塞组533例。两组中的房颤[比值比(OR)5.230,95%可信区间(95%CI)3.400~8.043,P < 0.001]、收缩压(SBP)≤ 170 mmHg(OR 5.181,95%CI 3.327~8.068,P < 0.001)的比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收缩压 ≤ 170 mmHg与LVO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