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劳伦斯·阿尔玛一塔德玛爵士(1836—1912)于1894年创作了《春》(布面油画,178.4厘米×80.3厘米)。
简介:
简介:生活总是教会我们最好的道理,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学会总结自己的生活,同时学会借鉴他人的经验。有些不明所以,有些嗤之以鼻,有些却醍醐灌顶。无聊是种奢侈,变老是种特权,正如作者的最后一句:Writeitdown。觉得无聊的时候不妨拿起笔,感受岁月流逝赋予你的特权,学会记录生活,传递智慧。
简介:晨光普照,森林原野泛着绿宝石般的光泽,陶醉在春日美景中。欢乐的银色鸟雀掠过澄净的天空;满足于平凡容颜的素色“小歌手”啁啾在灌木丛及树巅。叶芽绽绿,花儿吐艳。泛着涟漪的溪水潺潺。柔风抚面,送上欢愉的耳语。
简介:曾几何时,人们跨上皮实的飞鸽牌自行车,身着色彩单调的中山装,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汇聚成滚滚的自行车河流,而这条河流已经干涸很久了。
简介: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愿贵刊在新的一年里再铸辉煌.如果说10年前与贵刊相逢相识是缘,那么与贵刊相守至今便是份。贵刊从从容容宛如平常一段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象汩汩流泉,沁人肺腑。回想昨日与贵刊相处所
简介:村上春树是一位在“小资”头街之下的严肃的纯文学作家。在村上的多部文学作品中,他以冷静的视角将笔锋指向人类社会种种深刻的问题,也封许多日本人讳莫如深的二战历史进行了批判和剖析。特殊时代背景下对人性淋漓尽致的揭示,伴随现代文明产生的种种深刻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伤常常是村上文学中的重要话题。
简介:5月10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彦春教授来到南师大外院,在700号楼报告厅为大家做了一场题为“语言表征与形意张力——以宋词英韵为例”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副院长辛斌教授以及各位老师出席了讲座,由张杰院长致开场词。
简介:针对异化翻译与直译在本质上相同的观点,本文指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与直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的体系来看,其联系表现在:1)异化翻译观起源于新直译论;2)直译是实践异化翻译的重要话语策略。其区别体现在:1)就理论范畴而言,异化翻译属于翻译伦理的范畴,而直译属于翻译方法的范畴;2)就翻译标准而言,异化翻译可以偏离忠实,而直译是以忠实为基础;3)就翻译实践而言,异化翻译还包含了除直译以外的话语策略。另外,异化翻译与直译的区别还必须考虑文化语境的差异。
简介:英国作家毛姆在创作中涉及过中国和中国人,然而并不友好。20世纪20年代初,毛姆到访中国,在拜访辜鸿铭的过程中,毕恭毕敬,表现出对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膜拜,而与中国现代戏剧家宋春舫面谈时,态度却极其傲慢。以往国内学者就此多从中外文学关系和形象学等视角来研究毛姆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他笔下的中国形象。本文通过追溯毛姆与辜鸿铭和宋春舫的具体交往,分析了毛姆一卑一亢的态度背后的旧史观。
简介:外语教学法始终是外语教学的核心问题。从四个维度对它进行思考和评价,就本体论而言,其语言观的本质是建构语言学,体现为语言学的建构性循环网络;就认识论而言,该理论建立在对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历时分析基础上,坚持实践、发展和多角度综合研究的眼光;其价值论体现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突破和提高;而其方法论意义已经体现在如上三个维度的分析之中。
《春》
春泽
何而为人?
春之印象
大学因何存在?
中国单车“第二春”
中国现状教育应以何居首
《英语知识》好 只把春来报
何大一:防治艾滋第一人
村上春树小说的批判现实主义
第十四届科技文化月之赵彦春教授讲座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与直译有何联系和区别?——兼与张经浩教授商榷
毛姆对辜鸿铭和宋春舫的一卑一亢态度及其历史观
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的四个维度——缅怀已故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