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作家、诗人们把创作说成是“刨食”。微信上也出现了“今天在哪里刨食”“刨食千万别累着了”等等问候语。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的也是投稿经验和路径——分享各自的“刨食宝典”。
简介:《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是曹雪芹熔铸了自己人生感悟和理想、耗费了大量笔墨和心血而成的文学大厦。《世说新语》《晋书》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诸多名士的逸闻趣事以及他们的言谈举止乃至喜怒哀乐。《红楼梦》复现了《世说新语》等所载一些魏晋名士的言行风采。“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表现名士风采,”“《红楼梦》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一位风流名士在抒发情怀、在激扬文字。”1曹雪芹对名士有种特殊情感,深填于膺堂,形成了一种情结,贯穿于《红楼梦》的创作中。不仅曹雪芹本人身上有名士之气,而且其作品中构拟的人物更是如此。《红楼梦》中的一些人物高蹈独立,不论风神仪貌,
简介:中学时学过一篇古文《庖丁解牛》,说的是有个厨技精湛的人,因干“解牛”活路久了,将牛筋牛肉牛骨等在牛身上的布局纹路熟记于心,杀牛剥皮剔骨扯筋割肉易如反掌,这叫干一行精一行,越干越内行。搞文学创作是不是也像“解牛”一样,越干越熟路?三思之后,觉得又像又不像。说搞创作像“解牛”,写多了,文学的道道格格爬多了,积累了见识,贮藏了经验教训,于是对文学就比较懂,懂得它的基本路数。但搞文学创作又不像“解牛”,庖丁解牛时必是先将牛击昏,然后一刀插进喉部,出尽了血,剥皮,开膛、出下水,然后剔骨抽筋;分牛腩,理牛肉。他不断重复自己,每次都是照着原来的路数干。搞文学创作却是不能老是按照老路数干下去的。第一篇这样写,第二篇就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