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毕生的古希腊情结,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随笔中纵论古希腊文学,以主客合一的审美感悟和由感及悟的整体观照,揭示古希腊文学独特的情感性、诗意性、整体性和直观性。其批评方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树立的分析性和概念化范式,有益于激发我们对文学批评的形式和本质的重新思考。

  • 标签: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古希腊文学 《论不懂希腊》
  • 简介: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在教学中既能起到增长知识的作用,又能起到美化人品、净化心灵的美育作用。本文从诗歌美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诗歌美育策略,即从审美主体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审美主体在诗歌美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通过酝酿氛围、营造韵律感受、重视朗读等手段来进一步推动诗歌美育。

  • 标签: 审美主体 诗歌 美育
  • 简介:澳大利亚是一个有着深刻丛林传统的国家,丛林神话是澳大利亚民族身份建构的重要元素。本文从澳大利亚丛林神话的缘起与发展、丛林神话的城市与丛林之争、丛林现实与劳森神话三方面论述了澳大利亚丛林传统,并深入剖析了劳森丛林书写对澳大利亚丛林神话的续写。研究表明劳森对澳大利亚“丛林神话”的续写和劳森丛林书写的天才创造力共同缔造了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劳森神话”。

  • 标签: 澳大利亚 丛林神话 劳森神话 民族想象
  • 简介:约翰·厄普代克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短篇小说集《爱的插曲》通过记忆重构了20世纪60年代的婚外恋叙事,重新定义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并赋予其意义。依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生存三境界"理论,60年代的美国信仰传统式微,人们远离了宗教境界,陷入暧昧性之中,并且面临道德真空,伦理境界亦不复存在;此时主人公们沉浸在审美境界中,追求审美主义的生活方式,追逐欲望的最大化,最终难免陷入幻灭与绝望。厄普代克重写了那段历史,展现了被忽视的60年代之私人领域,揭示了"欲望乌托邦"的脆弱无力。

  • 标签: 厄普代克 60年代 审美主义 记忆 家庭
  • 简介:钱钟书先生曾于1985年断言,从英文译成中文的第一首诗是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在过去的20年当中,这一论断一直作为权威的结论被人广泛引用和转述。本文根据最新发现的材料,试图论证,迄今为止我们所知最早的汉译英诗并非朗费罗的《人生颂》,而是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明》。这个结论必将改写海内外所有的中国翻译史。

  • 标签: 弥尔顿 《论失明》 文学翻译 英国 翻译文本
  •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初唐四杰"一向被视为盖世奇才而又时运不济的一代文人典型,所谓"四子淹踬不振,一时剖断,终莫能拔。"(张燮《王子安集序》)而作为"四杰之冠"的王勃,尤其如此:"子安天性过人,夙企曾闵,所遭多忤。"(同上)人们每提及王勃,不能不惊叹他的天才早熟,他的文采斐然,又无不为其落魄一生、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

  • 标签: 王勃 黄帝八十一难经 滕王阁序 中国古代文学史 杨炯 初唐四杰
  • 简介:李商隐写有大量梦诗,晏几道写有大量梦词。他们将大量生活场景写入梦中,而人生遭遇的相似使他们写梦之作都呈现出凄迷、哀婉的感伤色彩。但由于二人秉性气质的差异和诗词两种文体的不同,他们的写梦之作表现出一些不同之处:李诗内涵丰富,晏词内涵单一;李诗多用典寄托,晏词多直书其事;李诗少叙述,晏词多叙述。

  • 标签: 李商隐 梦诗 晏几道 梦词
  • 简介:甘肃小说"八骏"之一王新军,以扎根西北农村朴实而温暖的写作风格,被评论界誉为"第三代西北小说家"群体当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大致可分三类,但都共同地带有王新军式的温情。本文将分析这三类小说如何体现王新军在贫瘠的西部所坚守的温暖的文学理想,以及作品中的人性观照。

  • 标签: 温暖 农民 人性观照
  • 简介:《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语言极富活力和魔力,这主要源自它的对应性、通感性、音乐性、隐喻性和象征性。本文从文本入手,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例,剖析了《肖像》语言的五大特征。

  • 标签: 《肖像》 对应性通感性音乐性 隐喻性 象征性
  • 简介:我们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时,不仅仅是散文艺术本身,而往往会被其人生观和人生态度所感动,他用自己的甘苦和辛酸留给我们的是美,是真诚,是感动。他的散文艺术也像他的人生态度一样朴素,一样真挚,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和回味。他的散文就其整体而言是平淡的,但又能做到于平淡中见纤,纤中见平淡的神奇效果。

  • 标签: 温和 平淡 纤秾 神奇
  • 简介:作为荒诞派戏剧在美国的代表人物,爱德华·阿尔比在其代表作《谁害怕弗吉妮亚·沃尔夫?》中,以批评美国社会作为中心主题。由此表明,阿尔比是一位与欧洲荒诞派作家有着重大区别的自觉的社会批评家。

  • 标签: 爱德华·阿尔比 《谁害怕弗吉妮亚·沃尔夫?》 社会批评
  • 简介:<正>在奥尼尔的作品中,大海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奥尼尔的一生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海给了他难以磨灭的苦痛,幸福和慰藉,更因为在他相当一部分作品中,实在的大海为故事情节提供了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而观念中的大海则向我们展示了剧中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剧作家本人)的精神追求。他甚至计划写一系列以“大海母亲之子”为总标题的剧本,尽管这一宏愿并未付诸实施,但我们仍然可以说,奥尼尔作品中大海丰富多采的形象、作用与内涵在相当程度上反

  • 标签: 剧作家 作品 精神追求 故事情节 长日 奥尼尔
  • 简介:卡里尔·菲利普斯是英国著名文化学者吉尔罗伊流散思想最精粹的表达者,尤其是其作品《渡河》被公认为是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中所表达的流散思想的范例文本,也是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精华体现。二人均强烈抵制将黑奴与奴隶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等一系列关系简单粗暴的对立,反对以国家和民族为基础的流散身份模式,致力于一种无种族的混杂研究,《渡河》1993年出版时,因身负刻意遗忘"非洲"形象和"美化"白人的罪名一度被视为是殖民统治的共谋者,质疑声颇多。但如果在全球化语境下加以观照就不难发现,随着大规模的移民迁徙运动的发展,流散群族与流散文学也得以发展。《渡河》虽然具有局限性,但作者所表达的超前的流散思想与当前的流散趋势不谋而合。小说往日备受抨击的方面恰恰应和今日流散文化之趋势,成为智者对流散文化的一部预言书。同时菲利普斯流散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一个演变过程。

  • 标签: 《渡河》 流散 全球化 预言 演变
  • 简介:作为中国现代诗学场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诗学有着一套独立且系统的诗学理论体系,这套诗学理论的建构源于诗学主体对于中西诗学资源的双向采撷和创造性整合。具体而言,一方面横向汲取西方有益的诗学资源,另一方面则从纵向吸纳中国传统诗学资源,继而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对中西诗学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从而实现西方诗学资源的本土化和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化转型。

  • 标签: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诗学 资源配置 横向整合 纵向承继 创造性转化
  • 简介:阿米里·巴拉卡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非裔作家。20世纪60年代,他深受黑人权力运动的影响,强调要建立独特的黑人美学,突出文学的革命性。他促进了黑人艺术运动的发展,被誉为黑人艺术运动之父。他的代表短剧《荷兰人》生动地表现了黑人艺术运动的思想,成为当代美国戏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 标签: 阿米里·巴拉卡 《荷兰人》 黑人艺术运动 黑人权力运动
  • 简介:传记家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对传主的选择。约翰生明显迷恋着他的传主塞维奇,并且深受他的影响。约翰生和塞维奇在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前提下产生的深厚友谊、共同的政治观以及对待恩主的一致态度为约翰生设身处地考察传主塞维奇的性格和心理提供了可能性。约翰生在传中运用感伤场面、作品阐释以及解释等方法来显示对传主的同情性理解,从而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与塞维奇取得同一。他为塞维奇的遭遇所表达的愤慨也是他对自己存身世界憎恨的某种宣泄。材料的取舍也是传记作家主体精神的显现。约翰生面临着有关传主塞维奇极为芜杂的材料,然而他以敏锐的眼光遴选那些最能使塞维奇人格发出闪光,使其形象突现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塞维奇传》中去。这实际上也是对传主塞维奇的一种理解,反映了传记家约翰生的政治观和宗教信仰,以及对待演员和爱情的态度。

  • 标签: 约翰生 《塞维奇传》 主体性 宗教信仰
  • 简介:柏拉图的诗学观念比人们通常从《理想国》中了解的驱逐诗人的“诗学暴政”要复杂得多。联系柏拉图建构形而上学意义体系的历史使命与其哲学思维个性,柏拉图需要通过《伊安》篇中所发挥的灵感说,在对于诗性意义进行系统利用的基础上,压抑一种对于语言的(转喻-寓言)自觉与理解方向。后者对于形而上学意义体系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灵感说彰显了柏拉图对于诗性意义进行控制、导引的模型,以及对于形而上学意义体系的元哲学论证。这里的分析属于对于形而上学的意义体系进行的意识形态批判。

  • 标签: 《伊安》篇 形而上学 诗学 诗性意义 意义模型
  • 简介:美国当代著名女剧作家温迪·瓦萨斯坦在戏剧创作中有意识地对女性主义问题进行了探讨。她通过戏剧充分展示了现代知识女性的梦想和追求,再现了她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彷徨的困境,反映了妇女运动的成败得失,激发了人们对妇女权利、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的广泛关注。她使剧院成为表现妇女形象、呼吁妇女权利的场所之一,极大地推动了当代美国女性戏剧创作。

  • 标签: 温迪·瓦萨斯坦 戏剧 女性主义
  • 简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它不仅是一个人的代号,更寄托着殷切的盼望,蕴含着时代的潮流,融合着民族的文化。名字的主要类型有单名与双名之分。在先秦两汉魏晋时期,单名占据绝对性的优势,而至南北朝时期,双名所占的比例陡然提升,并开始与单名并驾齐驱,其背后的缘由很难说没有游牧民族南下这个时代背景的影响。

  • 标签: 游牧民族 南北朝 双名
  • 简介:本文以英国18世纪诗人蒲伯的早期作品“温沙森林”为例,分析贯穿于蒲伯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伦理思想——“和谐”。诗歌中蒲伯在对广袤的大自然混杂现象的观察中,引发了对人、社会和历史的联想。通过描绘自然界、社会和历史中的种种杂乱、不协调和非理性现象,以及对英国社会生活中某些政治与历史事件的议论和回顾,蒲伯阐述与论证了他的“和谐”伦理思想。

  • 标签: 蒲伯 “温沙森林”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