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输注血液成分期间TEG(Thrombosis elastomography gauging 血栓弹力图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作用。方法:在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参与血检项目患者中选定260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甲乙组,甲组采用常规血液检测技术,乙组运用TEG,对比血液成分输注率与临床指标(血检指标与凝血指标)。结果:甲组与乙组检测技术下血小板输注率80.00%、53.33%,血浆输注率83.33%、56.67%,冷沉淀输注率66.67%、40.00%;FIB(4.39±2.04)g/L、(2.59±1.75)g/L,PLT(101.28±26.39)×109/L、(85.92±24.93)×109/L;APPT(55.38±3.59)min、(42.82±2.96)min,PT(14.30±2.14)min、(10.07±2.27)min,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TEG在临床合理输注血液成分中发挥着深刻的临床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腔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到本院接受宫腔镜检查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7例患者。给予研究组患者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给予参照组患者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均比麻醉前低,且参照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各麻醉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4%,而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66%,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腔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镇痛、镇静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温保存与深低温保存机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2008年。纳入比较常温保存与深低温保存机采血小板临床输注的2个随机对照研究和5个临床对照研究,共1151例,所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etoOR值为1.41,95%CI(1.06,1.87),常温组与深低温保存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P=0.02)。结论根据目前证据,可认为常温保存机采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高于深低温保存组。
简介:摘要目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腹水再利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用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是目前内科治疗难治性腹水较好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消除水,钠储留,补充蛋白质,安全、有效。认为护理要点做好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取得病人配合,做好术中、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输注HIV感染者血液传播HIV的机率及其对艾滋病防治和研究的意义。方法对某医院26名接受HIV阳性供血员血液的患者进行随访及HIV和HCV筛查。结果1995年8月8日至1996年12月27日在该医院输注某HIV感染者全血的26名患者中8人已死亡,2人失访,在筛查的16名受血者中,15人抗-HIV阳性,14人抗-HCV阳性,接受输血后,HIV和HCV传播率分别为93.8%和87.5%。1例受血者多次检查抗-HIV均为阴性,HIV-RNA阴性,但抗-HCV阳性,HCV-RNA阳性。被发现的HIV感染者均得到了救助、治疗和培训。结论在血传播为主的艾滋病疫区,对输注未经HIV及HCV检测血液的人群进行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治疗和救助HIV感染者,有利于避免HIV的二次传播。输注HIV感染者血液传播HIV概率很高,但确有个别人不受传染,其机制可能与基因类型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老年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大骨科手术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采取常规的异体采血进行输血,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采取自体血液进行回输,在患者自体血不足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情况为患者补充异体血液。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并对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出血量、手术中的输血量以及输血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出血量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异体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体血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前、手术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输血后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中仅有1例进行异体输血补充的患者输血后出现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骨科大手术中对患者采取自体血液回输的方法进行补血,能够有效避免患者接受异体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同时还能有效节约血液资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肺癌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PRC)前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联法对33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输注PRC前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输注PRC前血清TNF-α、IFN-γ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输注2周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输注PRC对肺癌患者地疗效具有重要地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小板抗体检测对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的一年间收集的需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小板抗体检测,记录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有输血史、无输血史患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同时将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组内再分组,两小组分别采用随机输注和配合性输注的方法,比较两小组患者的输注效果。结果:120例肿瘤患者经血小板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患者18例,阳性率为15.00%,其中,有既往输血史和无既往输血史患者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3.94%(17/71)、2.04%(1/4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既往输血史的患者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血小板抗体检出率逐渐升高。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经随机输注或配合性输注后,配合性输注组输血1h后CCI、输血24h后CCI以及输血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随机输注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患者多次输血容易使患者产生同种抗体,影响输血效果,而在输血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患者实施配合性输注,则可大大提升输血疗效,避免因此带来的血液资源浪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中应用连续静脉输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文中病例选取为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10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以电脑随机选取法将入选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人数为6例,另一组人数为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安慰剂,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静脉输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最终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对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及时给予连续静脉输注硫酸镁治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治疗效率,减轻疾病危害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苏醒后呛咳评分、拔管后MAP、HR、躁动-镇静评分和镇痛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呛咳评分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拔管后MAP、HR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躁动-镇静评分为5~6分的多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甲状腺全麻手术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呛咳的不良反应,并且也能够较好的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的平稳,降低患者术后躁动和疼痛,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