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工作中,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沿用回顾性方式展开,将研究时段严格控制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择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本研究纳入100例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式下,真阳性、真阴性例数分别以95、5例显示,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00%。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下,真阳性、真阴性例数分别为67、16例,假阳性和假阴性例数分别以7、10显示,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01%和69.56%。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式下,对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诊断工作,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相比,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准确性更高,但动态心电图操作简便且无创;故而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还需将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联合使用,继而降低对患者的创伤、提高诊断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采用多层螺旋CT与高频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高频超声组全部接受超声诊断,CT组全部开展多层螺旋CT诊断,联合组开展多层螺旋CT与高频超声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不同诊断方案的正确率。结果CT诊断正确率为86.58%,高频超声组诊断正确率为85.36%,可见,CT组与高频超声组诊断正确率比对无意义(P<0.05);联合组诊断正确率为98.78%,可见,联合组诊断正确率与CT组及高频超声组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采用多层螺旋CT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确诊率,临床意义价值较高,值得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与常规CT诊断颅底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62例颅脑外伤后疑为颅底骨折患者,同时予以62例患者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为观察组,常规CT扫描诊断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扫描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扫描后,观察组患者中显示骨折人数(55例)明显高于参照组(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显示出现颅前窝骨折30例,颅中窝骨折20例,颅后窝骨折5例,参照组患者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分别为15、8、2例。结论在诊断颅底骨折上,多层螺旋CT扫描比常规CT扫描的影像学诊断更为明显,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硝唑及甲硝唑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220例,根据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组110例。两组患者均在经期后一周行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奥硝唑,对照组口服甲硝唑,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且每4周行一次复查。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以及记录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6%,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对照组为9.09%,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宫颈糜烂患者行微波加奥硝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较行微波加甲硝唑的疗效更好。
简介:目的比较CT与核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CT诊断,观察组行核磁共振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T诊断的准确率,观察组核磁共振诊断对血肿厚度情况的判断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比较,核磁共振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较CT诊断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CT;核磁共振;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因为病情程度的不同,造成的后果不同,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快速的对患者的病情有个准确的判断,对及时诊治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都有重要的意义。CT与核磁共振是常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两大诊断方式,为了更好的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本文就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诊断分析,具体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40.15±7.59)岁,病程10min~12h,平均病程(4.98±0.45)h,其中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15例,脑内血肿12例,脑挫损伤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1.25±7.68)岁,病程15min~12h,平均病程(4.97±0.43)h,其中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内血肿13例,脑挫损伤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行CT检查用GE的CT机对患者行全身螺旋的CT轴位扫描,检查数据为100mm的层距,10mm的层厚,11层扫描层数,部分患者可采用4mm薄层扫描;观察组行核磁共振检查采用1.5T核磁共振仪进行扫描,仪器参数为层间隔为2.1mm,层厚为7mm,矩阵为320×256,视野为23×26cm。行横轴、矢状位的扫查,横轴扫查序列为T1WI/SE、T2WI/TSE、T2WI/TIR,矢状为T1WI/SE1。1.3观察指标(1)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准确率。(2)两种检查方式对血肿厚度的诊断效果。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准确率比较对照组患者经CT检查,确诊硬膜外血肿8例,准确率为88.89%;硬膜下血肿12例,准确率80.00%;脑内血肿9例,准确率75.00%,脑挫损伤3例,准确率为60.00%,总准确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硬膜外血肿10例,准确率为100.00%;硬膜下血肿11例,准确率91.67%.00%;脑内血肿12例,准确率92.31%,脑挫损伤5例,准确率为100.00%,总准确率为95.00%。经比较,观察组行核磁共振检查较对照组行CT检查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准确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对血肿厚度情况的诊断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经病理证实,血肿厚度<1.5mm、1.5~5.0mm、5.1~8.0mm、>8.0mm的患者分别为8例、12例、15例、5例,经CT确诊的血肿厚度<1.5mm、1.5~5.0mm、5.1~8.0mm、>8.0mm的患者分别为7例、10例、12例、2例,检出率为77.50%;观察组患者经病理证实,血肿厚度<1.5mm、1.5~5.0mm、5.1~8.0mm、>8.0mm的患者分别为7例、13例、18例、2例,经核磁共振确诊的血肿厚度<1.5mm、1.5~5.0mm、5.1~8.0mm、>8.0mm的患者分别为6例、13例、17例、2例,检出率为95.00%。经比较,核磁共振诊断较CT诊断对血肿厚度情况的检出率较高,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造成急性颅脑损伤的原因有多种,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物体重击等,这些都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头部损伤,临床上表现为脑膜、脑组织、颅骨以及脑血管损伤、变形等,而继发性的颅脑损伤患者多出现脑血肿、脑充血或是颅内压增高等症状,甚至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临床研究认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时间以及对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因此确诊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CT检查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X线束、γ射线、超声波,与探测器一同围绕在人体某部位作连续的断面扫描,具有安全方便、图像清晰等优点;但是由于CT技术的限制,容易出现漏诊。而核磁共振成像是作为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具有损害小、准确率高、图像对比度高等优点,对脑、甲状腺、肝、胆等部位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有研究认为其对确定颅脑损伤的具体位置以及对血肿厚度的判断有着明显的优势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核磁共振诊断急性颅脑损伤准确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CT诊断准确率(80.00%),且观察组核磁共振对血肿厚度情况的诊断效果(95.00%)也高于对照组的CT诊断效果(7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CT与核磁共振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均有一定的效果。但经比较,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王蕴丹.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28)123+125.2喻建军,樊勤莲.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