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在社区医生日常接诊小儿患者中,粪便异常是常见的小儿疾病之一。选择能够帮助社区医生简便、快速、准确的评估小儿大便情况的评估方法尤其重要。本文将对布利斯托小儿粪便评估量表进行介绍。为社区医生评估小儿大便情况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顺产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而经阴助产率(11.1%)和剖宫产率(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经阴助产率(24.4%)和剖宫产率(28.9%)(P<0.05)。结论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为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分娩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透明隔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500例孕妇进行胎儿透明隔(CSP)宽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透明隔腔正常胎儿设为对照组(479例),透明隔腔缺失胎儿设为观察组(21例),观察CSP宽度与孕周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两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结果(1)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孕周与CSP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2)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测透明隔腔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关键环节,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中晚期孕妇103例,首先依据系统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严重异常组76例(A组)和微小异常组27例(B组),然后进行产前侵入性检查,并分析染色体核型,最后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析两组染色体核型得出,严重异常组染色体异常发病率(34.2%),明显高于微小异常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严重异常组染色体异常发病率进行组内比较,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病率(48.4%),明显高于剩余严重异常的胎儿(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尤其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从而减少异常发育胎儿的出生,为今后进一步有效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β-HCG与孕酮联合测定诊断异常妊娠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异常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测定血清β-HCG与孕酮水平。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28.01±13.46)、β-HCG(10632.21±6246.81)水平显著高于异位妊娠组血清孕酮(24.21±10.31)与β-HCG(5412.23±2736.24)水平及稽留流产组血清孕酮(18.58±9.14)与β-HCG(1864.25±873.26)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异常妊娠患者,测定妊娠患者血清β-HCG与孕酮水平,对临床诊断具有关键作用,有利于临床治疗,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儿2-3岁步行周期中踝关节异常姿势情况。方法运用直接目测观察法结合间接录像观察法对我院高危儿门诊随访的160例2-3岁小儿进行步态分析,重点观察踝关节在步行周期中的运动姿势。并根据一岁前是否曾因运动落后或姿势异常进行过早期干预分为干预组(90例),未进行过康复训练的患儿为空白组(70例),对两组患儿踝关节异常姿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①160例小儿在步行周期中出现踝关节姿势异常的总发生率占15%,干预组姿势异常发生率(10.0%)较空白组(21.4%)显著降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中首次着地前脚掌着地占3.7%,站立相足外翻占5.6%,站立相足内翻占1.3%,迈步初期足趾拖地占3.1%,迈步相过度跖屈占1.3%;③干预组高危儿踝关节姿势异常最主要表现为“首次着地前脚掌着地”,空白组高危儿踝关节姿势异常最主要表现为“站立相足外翻”。结论高危儿在2-3岁独走步行周期中踝关节姿势异常发生率较高,早期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踝关节姿势异常的发生率,因此在高危儿随访门诊中应加强小儿步态的随访监测,对异常姿势给予及时康复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病人中有5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FPG(空腹血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比较其两种方法的测定效果。结果45例非糖尿病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患者者有18例,占到实验总人数的40%;加上5例糖尿病患者后,5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23例,占实验总数的46%;检测过程中葡萄糖耐量试验与空腹血糖相比检出准确率更高,有效的避免了检查过程中的的漏诊及误诊现象。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多数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检测过程中采用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在今后临床检验时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病人血生化检测中的胆固醇水平,探讨导致血清胆固醇检验异常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4.11~2015.11来我院进行血生化检测的12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清胆固醇检验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200例血生化检验结果中,血清胆固醇异常293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781419,血清胆固醇异常者分别是202例和91例,占各自性别比例的25.86%和21.71%。25~55岁的男性检测患者的异常率为27.76%,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女性患者的19.37%。在≧56岁的患者中,女性胆固醇异常率为26.92%,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的24.30%。在293例血清胆固醇检测异常患者中,原发性增高31例,继发性增高190例,原发性降低23例,继发性降低49例。胆固醇增高患者明显多于降低患者。继发性疾病导致的血清胆固醇异常明显多于原发性疾病。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固醇水平受性别、年龄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年人士与绝经期后的女性血清胆固醇异常发病率稍高。在血清胆固醇检验异常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的胆固醇都是升高的,并且与原发性疾病疾病导致的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相比,继发性疾病导致的患者人数明显更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且成功地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14例为治疗组,并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临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行PCI治疗40例为对照组。各组于术前及术后4h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计算QTd及QTcd。结果PCI术后4h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QTd及QTcd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术前与术后4h相比,QTd及QTcd均有明显减小(均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之间QTd及Q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及QTcd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