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来我院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脱垂的患者10例,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结果患者治愈8例(80.0%),有效2例(20.0%),总有效率为100%,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随访患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未发生炎症、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患者随访无复发。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剥离子宫方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医生易于掌握。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 阴道壁修补 子宫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14岁学龄儿童性格特征和可能影响因素,提出合理性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集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实施调查。结果儿童性别、年龄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结论儿童性格与性别、年龄有关。

  • 标签: 学龄儿童 性别 年龄 性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SD-10系列分析仪测定TCO2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对实验中正常分离的血清,溶血血清,放置不同时间段的血清及暴露和密闭保存的血清,分别用本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这些因素对TCO2检测结果都有影响。结论标本一定要正确采集和保存和使用。

  • 标签: PSD-10系列分析仪 TCO2测定 保存和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透明敷贴致小儿皮肤破损的护理。方法分析10例透明敷贴致小儿皮肤破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经过2-4d外擦药膏,10例小儿皮肤损伤恢复正常,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以及护士良好的职业素养,能有效减少透明敷贴致小儿皮肤破损的发生。

  • 标签: 皮肤破损 透明敷贴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10例抗菌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措施。得出结论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后饮酒或使用含乙醇的药物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提高认知程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双硫仑样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与10%氯化钠溶液及各种常见溶液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灯盏花素溶解予10%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结果放置5分钟,30分钟后发现灯盏花素与10%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结晶且不溶解现象。结论灯盏花素与10%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 标签: 灯盏花素 0.9%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10%氯化钠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肿瘤或怀疑肿瘤复发的患者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显像结果,所有病例由临床医生根据病理做出最后诊断。计算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结果18F-FDG符合显像诊断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5.7%(24/28)、66.7%(6/9)和81.1%(30/37)。37例患者中,9例呈阴性结果,其中3例假阴性,分别为肺癌化疗、胃粘液腺癌、乳腺纤维囊性病灶性癌变;28例阳性结果,其中4例假阳性,分别为副神经节瘤、淋巴结炎、胃炎和子宫肌瘤。结论肿瘤18F-FDG符合显像在肿瘤诊断中具备一定的价值,但必须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

  • 标签: 符合成像 氟化脱氧葡萄糖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与聚凝胺法在交叉血实验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交叉血实验后输血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微柱凝胶法与聚凝胺法两种交叉血实验方法,聚凝胺法作为对照组,微柱凝胶法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不规则抗体种类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抗E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抗D、抗e、抗M、抗C、自身抗体等检出率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在交叉血实验中的效果更佳,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临床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交叉配血实验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建立自体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我科2015—2018年10例采用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术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10例患者术后内瘘使用情况并总结该术式较传统标准内瘘的优势。结果1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即刻通畅达到100%,6~8周后均顺利穿刺使用,且透析血流量均在200mL/min以上,使用中均未发生窃血综合征、肿胀手综合征及缺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自体血管内瘘术与标准内瘘透析效果相当且并发症少,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无法建立标准内瘘时的一种良好替代。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贵要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0日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序贯组与三联组,每组45例。序贯组采取10日序贯疗法,前5d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口服,后5d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口服,继续服用兰索拉唑至疗程满4周;三联组采取传统三联疗法,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疗程7d,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至疗程满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序贯组总有效率93.3%,优于三联组的80.0%(P<0.05),Hp根除率88.9%,显著优于三联组的77.1%(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0日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三联疗法,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序贯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 消化性溃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F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本院行胸腔闭式引流的1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根据胸管管径不同分成10F管组92例及26F管组90例,分析比较两组肺复张时间、引流时间、治愈率、胸管堵塞率及并发症。结果10F管组及26F管组平均肺复张时间、平均引流时间比较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10F胸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10F胸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紧急床边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对10例患者在洗胃、导泻、心电监护、给予硫酸镁、氯化钾静滴,阿托品静注,利多卡因静注及胺碘酮泵入等抢救方法无效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锁骨下静脉在体表心电图监护下送入临时起搏电极直到脉冲夺获心室。结果10例患者均起搏成功,成功率达100%。结论应用体表心电图监护下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抢救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临时起搏器 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一期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并肾衰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并肾衰患者均行URS一期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术后双侧输尿管均留置双J。结果1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并肾衰患者术后均能立即解除双侧输尿管梗阻,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急性肾衰患者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择URS一期碎石治疗是一种适宜的腔内手术,且创伤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急性肾衰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诊疗特点、误诊原因以及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对10例AD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降压、止痛、镇静等内科治疗措施后有7例患者其血压降至正常,疼痛明显缓解,休克症状改善,另有1例其症状未获明显缓解,1例经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及1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等症状消失,至今存活。10例AD患者中,未行手术者分别有3例和3例死于发病后1d和5d内,其死因均为急性夹层动脉瘤破裂;另有4例经降压等综合治疗措施其病情相对稳定。结论协助医生对AD患者进行准确早期诊断,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治疗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诊断治疗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三甲医院10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变化趋势。方法以贵州医科大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例横断面回顾性调查2001、2006、2011三个时间点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对比基础情况、就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001年共收治18例AMI患者,2006年共收治36例AMI患者,2011共收治110例AMI患者。组间年龄、性别(P>0.05)。就诊时间延长(P<0.05)。住院时间及出院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院前延迟时间>24h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患者仍然较多,需加强AMI社会宣传及公众卫生知识普及,各级医师应加强对AMI相关指南学习。2.本研究中住院时间及住院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院前延迟时间增加有关,提高AMI患者疗效需综合考虑多因素原因。

  • 标签: 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回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择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心肌损害治疗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8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治疗(参照组,共有54例)以及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研究组,共有54例)。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显著好,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对小儿心肌损害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辅酶Q10 心肌损害 临床效果